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01篇
化学   362篇
综合类   3篇
物理学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陈英军  高保娇  田鹏  马云霞 《化学学报》2011,69(11):1337-1346
采用Kornblum氧化反应, 先将氯甲基交联聚苯乙烯(CMCPS)的氯甲基氧化为醛基, 制得醛基(AL)化改性微球ALCPS, 然后使改性微球ALCPS与溶液中的苯甲醛(或取代的苯甲醛)、吡咯之间发生固-液相之间的Adler反应, 成功地实现了卟啉在交联聚苯乙烯微球表面的同步合成与固载, 制得了固载有苯基卟啉(PP) 、对氯苯基卟啉(CPP)、对硝基苯基卟啉(NPP)的功能微球, 最后使功能微球与钴盐发生配合反应, 制备了固载有三种钴卟啉的固体催化剂. 研究重点有两方面: (1)考察主要因素对卟啉同步合成与固载过程的影响|(2)考察固载化钴卟啉在催化分子氧氧化环己烷羟基化过程中的催化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 以醛基化改性微球ALCPS与溶液中的吡咯及小分子苯甲醛(或取代的苯甲醛)为共反应物, 通过固-液之间的Adler反应, 可以顺利地实现卟啉在微球ALCPS表面的同步合成与固载, 这是制备固载化卟啉的新途径|苯甲醛的取代基结构、催化剂的酸性与溶剂的性质对卟啉的同步合成与固载都有较大的影响|所制备的固体催化剂对分子氧氧化环己烷羟基化的反应, 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环己烷最高转化率约为40%)与选择性(环己醇的选择性在90%以上), 这是由固体催化剂特殊的化学结构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342.
本文测定了KClO3, NaNO3, NaNO2 三种盐在甲醇-苯, 甲醇-环己烷, 甲醇-四氯化碳和甲醇-二氧六环以及KCl 在甲醇-苯和甲醇-甲苯中的溶解度.它们与非电解质的摩尔分数Xne 的关系符合经验公式计算得到各种盐的甲醇化数: KClO3 为7.1 , NaNO3 为6.4 , NaNO2 为5.8 . 从单骀溶剂化模化模型出发,应用改进的Born 公式, 推导出第二介质参数k'的理论计算公式. 计算的k'和实验的k 数值相近, k'对k 有一定的预示.  相似文献   
343.
建立了微生物降解体系中反-4-甲基-环己烷酸(4MCCA)的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方法。分别采用孔径为0.45和0.22μm滤膜对微生物降解体系中的4MCCA样品进行减压过滤,去除菌体;用0.1 mol/L H2SO4调节滤液至pH 2~3;二氯甲烷萃取定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的选择离子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本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0~100 mg/L,相关系数为0.9994,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0 ng和0.34 ng,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2.7%~6.6%和1.5%~11.3%。采用本方法测定了150 mg/L 4MCCA在微生物降解体系中的降解情况,24,48和96 h时4MCCA的降解率分别为24.7%,51.8%和55.0%。  相似文献   
344.
345.
The synthesis of 2, 4, 6-triisopropyl- 1, 3, 5-trioxane with high yield and desirable selectivity from solvent-free cyclotrimerization of isobutyraldehyde catalyzed by ionic liquids was reported in this work.  相似文献   
346.
Hβ分子筛在环己烷过氧化氢分解中的催化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志强  徐杰  杜仲田  张伟 《催化学报》2006,27(4):299-300
 使用不含过渡金属的Hβ分子筛催化环己烷过氧化氢分解反应,考察了主要产物环己醇和环己酮随反应时间和温度的变化. 结果表明, Hβ分子筛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其TOF值高达181.9 h-1, 与贵金属催化剂5%Ru/Al2O3相当. 在125 ℃下环己醇和环己酮的总选择性达84.6%. 反应的主要副产物为环己酮缩合和羰基加成产物.  相似文献   
347.
钛酯丁酯与乙酐在环已烷中混合加热反应,钛酸丁酯中的烷氧基容易发生二取 代反应,生成溶于有机溶剂的丁氧基乙酸钛和乙酸丁酯;在过量的乙酐存在下,二 取代产生形成两种不同结构的钛氧有机物,乙酸氧钛和丁氧基乙酸氧钛,两种物质 分子中都存在Ti-O-Ti键型的结构,它们不溶于有机溶剂。Ti_2O(OC_4H_9)_2 (OOCCH_3)_4更容易加热分解。  相似文献   
348.
髟发迹反应总压和氢与环己烷摩尔比相结合的方法判定了环己在不同催化剂上氢的动力学模型,并进而确定了有关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由于制备方法不同,使催化剂的表面反应和吸附参数均发生变化,从而选择了催化剂的反应特征。  相似文献   
349.
环己烷在Pt-Ir双金属催化剂上加氢转化反应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清华  柳云骐  刘春英  刘晨光 《分子催化》2005,19(3):193-198,i002
采用高压微型反应器.在压力为4.0MPa,温度230℃~320℃、氢油比为500:1、空速1.0h^-1条件下,研究了不同Ir/Pt原子比的双金属催化剂上环己烷的催化反应规律.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和Ir/Pt原子比是影响催化剂开环活性、裂化活性的两个重要因素,当反应温度为290℃时,催化剂I的开环活性最好,开环产物的选择性为86.5%,环己烷转化率为82.3%,在Ir、Pt双金属催化剂上环己烷的开环机理除正碳离子机理外.主要符合金属氢解机理.  相似文献   
350.
常温下环己烷的液相羟化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温下环己烷的液相羟化反应韩世清,曹国英,姜子奇,奚祖威(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116023)关键词环己烷,羟化反应,过氧化氢,铁络合物,钒络合物,金属络合物催化剂环己烷的氧化反应在工业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作为饱和烃官能团化(特别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