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9篇
化学   221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22篇
数学   9篇
物理学   4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9 毫秒
71.
采用BT2.15型Calvet微量量热计常压下测定了α-蒎烯+对伞花烃和β-蒎烯+对伞花烃两个二元体系在298.15 K、308.15 K及318.15 K下的超额焓. 实验数据采用Redlich-Kister方程进行关联, 标准偏差较小. 该两个二元体系的超额焓在全浓度范围内均为正值, 其最大值在摩尔分数x1=0.5附近. 温度对超额焓有一定的影响, 超额焓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相同温度下, α-蒎烯+对伞花烃体系的超额焓比β-蒎烯+对伞花烃体系的大.  相似文献   
72.
橙花素的催化合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研制得的季鏻盐型高聚物相转移催化剂用于橙花素(即β-萘乙醚)的催化合成。研究结果表明,在β-萘酚∶溴乙烷为1∶1.3(摩尔比),通N2保护,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5 h的条件下,可获得81.7%的收率。此法具有操作简便、反应温和、催化剂能重复使用、效果良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73.
以Spur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 5μm)、甲醇-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5 nm和柱温30℃为色谱条件,建立了HPLC法测定水龙骨中没食子酸与鞣花酸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没食子酸在浓度为0.5~5.0 mg·L-1的范围内(r=0.999 9),鞣花酸在质量浓度为6.944×10-3~69.44×10-3μg的范围内(r=0.999 8)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没食子酸和鞣花酸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4.21%和101.52%,RSD值分别为4.51%和3.83%;按外标法测得水龙骨中没食子酸含量(n=6)为26.83μg·g-1,鞣花酸含量(n=6)为62.18μg·g-1。该测定方法易操作、稳定性及重复性好,为水龙骨药材质量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4.
采用晶种法合成了金纳米花(AuNFs)。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和原子力显微镜方法对金纳米花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金纳米花呈蓝紫色,在549nm处有特征吸收峰,且形状为花状。借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AuNFs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结合过程。当AuNFs与HSA相互作用时,随着AuNFs溶液浓度的增加,HSA的紫外吸收峰强度也随之增加,但荧光光谱强度则发生了猝灭。由变温荧光实验可以获得两者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参数,如结合常数(Ka)、吉布斯自由能变(ΔG)、熵变(ΔS)、焓变(ΔH)。ΔG<0表明在溶液中AuNFs与HSA可以自发结合发生反应并形成复合物;ΔH<0、ΔS<0表明结合过程以范德华力和氢键为主。同步荧光和3D荧光实验均表明,AuNFs的存在使得HSA的构象以及周围的环境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75.
将线叶旋覆花两个入药部位分开裁剪,用水洗净后干燥、粉碎,过孔径为0.25 mm筛网。分取0.02 g粗粉于20 mL顶空瓶中,于120℃加热30 min。所得挥发性成分进入气相色谱仪,以DB-5色谱柱在程序升温条件下分离,用配电子轰击离子源的质谱仪检测,以保留时间、碎片离子峰定性,以面积归一化法定量。结果显示:从线叶旋覆花中鉴定出的挥发性成分分别有46种(茎叶中)和30种(花中),其峰面积占总挥发性成分峰面积的71.11%,99.98%。花和茎叶中共有挥发性成分有8种,特有挥发性成分有22,38种;茎叶中挥发性成分包括烯烃类、酸类、醇类、醛类、烷烃类、芳香烃类、酯类、酮类和其他类化合物各13,5,4,9,7,2,3,2,1种,相对含量分别为18.11%,17.32%,12.16%,8.76%,4.05%,0.41%,0.80%,0.32%,9.18%;花中挥发性成分包括烯烃类、醇类、醛类、芳香烃类和其他类化合物各18,2,5,2,3种,相对含量分别为52.67%,29.35%,11.50%,2.07%,4.39%。不同入药部位中活性成分烯烃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均较高,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相对...  相似文献   
76.
课堂生成,是激活课堂的催化剂,在关键时刻要用好这一催花剂,让它把课堂推向高潮.因此面对课堂生成,教师要像一个节目主持人那样,要善于捕捉课堂生成资源,能够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探究的时间,让智慧"喷薄而出",使课堂教学更精彩.一、捕捉意外错误,以小"误"见大"悟"一位教育家说过"学生不会出错的课堂不是精彩的课堂".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会经历新知识结构与旧知识系统的冲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即使深入研  相似文献   
77.
建立了枇杷花中有机氯类农药残留量的固相萃取-毛细管气相色谱(SPE-CGC)分析方法。对采自福建蒲田等12地的枇杷花中六六六(4种异构体)、滴滴涕(4种异构体)、五氯硝基苯共9种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进行了测定。样品采用丙酮超声波提取,浓缩后过Florisil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洗脱剂为V(正己烷)∶V(丙酮)100∶1。用DB-1701弹性石英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分离样品,微电子捕获检测器进行检测。9种有机氯农药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最低检测限为0.016~0.125μg/L,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85.4%~106.9%,相对标准偏差为1.8%~9.8%。该方法能够满足农药残留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78.
79.
亚硫酰氯还原的电催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碳粉微电极和显微Raman分子探针技术研究了SOCl~2阴极还原的电催化性能.在八硫杂氢化酞菁的催化作用下, SOCl~2还原过程中的产物硫将进一步还原.碳粉微电极表面沉积物形貌和Raman光谱分析表明硫是引起电极钝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硫进一步还原的结果是使碳表面有不同程度的活化,这对提高电池容量和电压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0.
DNA纳米技术在生物传感领域引起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现已构建多种二维和三维DNA功能纳米结构.滚环扩增(RCA)作为一种等温扩增技术,为DNA纳米材料的设计和自组装提供了新途径.该文通过RCA一锅法合成封装有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DNA纳米花(HRP@DNFs),进一步基于双核酸适体识别构建光热生物传感器,用于肝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