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7篇
  免费   621篇
  国内免费   1356篇
化学   2050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125篇
综合类   331篇
数学   2186篇
物理学   106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286篇
  2013年   275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286篇
  2010年   264篇
  2009年   302篇
  2008年   310篇
  2007年   317篇
  2006年   338篇
  2005年   321篇
  2004年   275篇
  2003年   253篇
  2002年   193篇
  2001年   199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130篇
  1997年   114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71.
In this paper, we first presented a novel method for quantification of circulating DNA in human serum based on capillary zone electrophoresis with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 detection (CZE-LIF). The serum was digested by proteinase to release free DNA, and then CZE-LIF system was used for the quantification of total circulating DNA. This method was successfully used to quantify the circulating DNA levels in sera from healthy individuals and certain cancer patients.We found the significantly elevated circulating DNA levels in certain prostate cancer patients. Our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CZE-LIF system has good linearity, excellent sensitivity (0.5 ng/mL DNA),satisfactory reproducibility (RSDs in one day and between days were both less than 5%) and reliability, and is well suitable to the quantification of the circulating DNA in human serum or plasma.  相似文献   
172.
脱氧核糖核酸电分析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黄海珍  杨秀荣 《分析化学》2002,30(4):491-497
就DNA电分析化学研究及其应用方面进行综述,主要叙述了DNA的各种电分析化学方法,以及DNA电化学传感器的原理,应用以及发展,本文引用文献77篇。  相似文献   
173.
龙德武  刘传银  赵鸿雁  陆光汉 《分析化学》2002,30(10):1250-1253
运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铜(Ⅱ)-三氮唑偶氮(2-[2,3,5-三氮唑偶氮]-5-二甲氨基苯甲酸,TZAMB)络合物与脱氧核糖核酸(DAN)的相互作用。在pH2.5(0.05mol/L)邻苯二甲酸氢钾(PBS)缓冲溶液中,DNA与Cu(Ⅱ)-TZAMB络合物形成一种电惰性结合物,使Cu(Ⅱ)-TZAMB络合物的还原峰电流减小。通过循环伏安法、盐效应以及紫外-可见吸收谱证实了是由Cu(Ⅱ)-TZAMB络合物与DNA形成一种插入式的电惰性结合物而使其峰电流下降。根据这种峰电流下降可以测定DNA,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4.
动力学涂层毛细管电泳分离双链脱氧核糖核酸片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异丙醇为聚合反应链转移试剂,水相法合成了短链聚N,N-二甲基丙烯酰胺(PDMA),研究表明,该聚合物能在毛细管内壁形成稳定的动力学涂层,从而有效地抑制电渗流和毛细管内壁与DNA的作用。这种介质被成功地应用于DNA片段的高效分离。  相似文献   
175.
宋玉民  芦小林  唐慧安  秦淑琪 《化学学报》2006,64(14):1451-1455
合成了新的O-(硫杂蒽酮-[2]-基)-氧乙酸及其稀土配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 IR, 1H NMR, UV, DTA-TG和13C NMR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研究表明: 配体羧羰基脱质子后与金属离子配位, 2位氧原子也与金属离子配位, 配合物中含有一定量的配位水, 配合物为非电解质类型. 同时, 研究了O-(硫杂蒽酮-[2]-基)-氧乙酸稀土配合物对质粒DNA的切割作用. 结果表明: 铕的配合物对DNA的切割较明显, 且当配合物浓度增加时, 质粒DNA的超螺旋构型逐渐减少, 而缺刻、开环型构型逐渐增多. 在相同条件下, Eu(III)离子对质粒pBR322DNA几乎没有切割作用; 配体O-(硫杂蒽酮-[2]-基)-氧乙酸对质粒pBR322DNA也有切割作用, 但配合物EuL3对质粒pBR322DNA的切割作用明显强于配体, 表明稀土离子Eu(III)与配体生成配合物后有较好的协同切割作用.  相似文献   
176.
采用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 现场监测不同界面电场下完全匹配的靶标DNA和不完全匹配的靶标DNA分别与寡聚核苷酸探针分子杂交的过程. 结果表明, 电极表面荷正电时DNA表观杂交效率比电极表面荷负电时高, 但假阳性比较显著; 而电极表面荷负电时能有效地抑制错配杂交. 探讨了引入界面电场后探针分子取向和微观作用力对DNA杂交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7.
基于卟啉对癌细胞的特殊亲和作用和哌嗪化合物的抗肿瘤、抗病毒作用,设计并合成了具有哌嗪结构的新型卟啉化合物5,10,15,20-四[4-(4'-乙基哌嗪基)苯基]卟啉(TEPPPH2),其结构经UV-Vis, 元素分析,1H NMR等手段证明。采用UV-Vis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TEPPPH2和小牛胸腺DNA 的相互作用模式和结合机理。实验发现,TEPPPH2能嵌入到DNA的碱基对中,1个小牛胸腺DNA分子对TEPPPH2分子的最大结合数n约为88,结合常数为8.4×106mol•L-1 。TEPPPH2与DNA的结合数和结合常数大于已知的四(4-N-甲基吡啶基)卟啉和Ca/sal-his、Ni/sal–aln型席夫碱抗癌药物。  相似文献   
178.
The mixtures of two polymers, poly (N,N-dimethylacrylamide) (PDMA) and polyvinylpyrrolidone (PVP) were synthesized and used as the separation medium for double-stranded and single-stranded DNA fragments b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with UV detector. On optimal conditions, 2%w/v PDMA 2%w/v PVP can be used to separate the doublet 123/124bp in pBR322/Hae Ⅲ Markers.  相似文献   
179.
本文应用取代基效应方法研究了氯化聚乙烯~(13)C NMR谱的归属。讨论了它的链结构并指出中氯含量氯化聚乙烯的结构特征是分子链中出现1,2-二氯乙烷式的结构,从氯化聚乙烯的~(13)C谱中归纳出取代基参数,发现氯含量和温度的改变对取代基参数没有明显的影响。而在溶剂ODCB中加入C_2Cl_4后,取代基参数S_1减小0.48ppm。文章最后研究了氯化聚乙烯的序列分布,讨论了氯含量对序列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0.
试验发现在pH 6.5的B-R缓冲溶液中在加脱氧核糖核酸(DNA)后亚甲蓝溶液在其吸收峰666 nm波长处的吸收明显减弱(即色泽减褪),而且吸光度的减弱(ΔA)程度与DNA的质量浓度在10.0 mg.L-1以内保持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9998,此反应对DNA的检出限为0.10 mg.L-1,分别以蛋白酶、胰蛋白酶及溶菌酶作为基体定量加入DNA配制成3种合成样品,按所提出方法进行分析,测得回收率结果在98.4%~101.0%之间,分析结果的RSD(n=11)值在1.1%~3.1%之间。对反应条件(包括亚甲蓝的浓度、反应的温度、酸度及时间等因素)作了试验和选定,还对反应机理作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