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4篇
  免费   320篇
  国内免费   541篇
化学   1913篇
晶体学   13篇
力学   294篇
综合类   54篇
数学   305篇
物理学   115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204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186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海泥、海水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与赤潮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有着密切的关系,微量元素Fe和Mn的超标存在是赤潮形成的诱发因子[1]。海水中微量元素的测定方法主要有氢化物发生 原子荧光法[2]、ICP AES法[3,4]、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5~7]、流动注射 氢化物发生 非色散原子荧光光谱法[8]等,而海泥中的微量元素的测定却未见报道。本文用ICP AES法测定粤东近岸海域海泥中的Fe和Mn。1 实验部分1.1 取样海泥:用取样器于监测站点取出0~0.5cm、3~3.5cm、5.0~5.5cm深处,大小为10cm×10cm×0.5cm(长×宽×高)的长方体泥块,置于小烧杯,用保…  相似文献   
92.
石油焦与煤混合燃料热重分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石油焦与煤混合燃烧是高效处理石油焦的有效方法,作者对选用的石油焦和煤不同配比的混合燃料进行了热重分析研究。使用常压高温热天平研究、分析了各配比混合燃料的热解特性和燃烧特性。并根据化学动力学方法计算了各过程的化学动力学参数,即活化能E和频率因子A0。结果表明,各混合燃料热解起始温度大致相同,随煤焦比减小,挥发分析出速率变缓,最大释放速度所对应的温度升高,最终失重率减小,挥发分释放特性指数减小;随煤焦比增大,混合燃料着火温度和燃尽温度逐渐降低,最大燃烧速率所对应的温度降低,燃烧特性指数增大;随煤焦比减小,活化能和频率因子增大。  相似文献   
93.
加压下中国典型煤二氧化碳气化反应的热重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用TG-151加压热天平,测定了三种典型中国煤在二氧化碳气氛下的气化反应活性。结果表明,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符合Arrhenius定律,同时反应速率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加,但是随着压力的增加,压力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越来越小。用下式dx/dt=k0 Pco2/1 αPco2 exp(-Eα/(RT)(1-X)^n模拟实验曲线的结果表明,n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94.
用XPS研究兖州煤各显微组分中有机硫存在形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鹏 《燃料化学学报》1997,25(3):238-241
应用XPS(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研究了兖州煤显微组有机硫的存在形态。按密度不同分离出的兖州煤中各显微且分内的有机硫存在形态是有差异的。据XPS分析,稳定组中含有大量的硫砜、硫醚含硫化合物,噻吩型硫闪之;镜质组中硫、硫醚与脂肪族硫化物含量相当;惰性组中噻吩型硫与硫醚和硫醇型硫各占有机硫的一半。噻吩型硫在充州煤各显微组分中,随密度增加。含量有所减少,硫醚、硫醇及二硫化物的含量也有类似的趋势。这些结果将  相似文献   
95.
在隔离式是电解中,用泡沫铅作用阴极,铂作阳极,饱和甘汞电极做参考电极,对太原钢铁公司焦化厂煤沥青经溶剂萃取后所得的精制沥青进行了电化学加氢的研究,考察了电解体系工艺条件对加氢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
In recent years the direct electron transfer of redox protein on electrode surface has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s1. Different kind of modified electrode and various supporting films for immobilization of proteins had been proposed. But most of them are ba…  相似文献   
97.
利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Cu-Ce/γ-Al2O3催化剂,并在无H2存在的条件下对硬脂酸进行催化水热液化。对催化剂进行BET比表面积分析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可知,Cu-Ce/γ-Al2O3催化剂中存在CuO和CeO2两种晶型,在300℃条件下水热反应12 h后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通过对硬脂酸进行水热液化实验和对生物油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发现,加入Cu-Ce/γ-Al2O3催化剂能够获得最高的硬脂酸转化率(94.71%)和总烃产率(81.41%),水热液化脱氧效果最好。分析正烷烃的产率,结果发现硬脂酸在高温水热条件下主要发生脱羧反应。Cu-Ce/γ-Al2O3催化剂的加入能够同时促进反应过程中脱羧反应、加氢脱氧反应和裂化反应。此外,Cu-Ce/γ-Al2O3还能够促进羰基基团的脱除,有效减少产物中的醛和酮类物质。  相似文献   
98.
The crystal of [Co(H2O)6]·(Hnip)2·(H2nip)2·(OMA)2·(H2O)8 has been cultured using direct method and characterized by X-ray single crystal diffractometry, elemental analysis and FTIR spectroscopy. It crystallizes in triclinic system, P-1 space group with the cell parameters of a=0.7012(1) nm, b=1.1378(2) nm, c=1.6612(3) nm, α= 84.92(3)°, β=85.19(3)°, γ=85.91(3)°, V= 1.3128(5) nm^3, Z=1, Dc= 1.573 g·cm^-3. Final R indices [1〉2σ(I)] are: R1 =0.0279, wR2=0.0765 while R indices for all data are: R1 =0.0327, wR2=0.0806. The Co coordination octahadra are each surrounded by two Hnip, two H2nip, two DMA and eight water molecules that are linked by hydrogen bonds and π-π stacking interactions. Thermal analyses of DSC and TG-DTG have been performed on the complex to predict its thermal decomposition mechanism and determine the most probable kinetic model function using Kissinger, Ozawa, integral and differential methods.  相似文献   
99.
用三原子模型的准经典轨线方法研究了Cl与C2H6(v=0,j)的反应。计算结果表明,反应产物HCl的角度分布基本上为各向同性,其振动分布处于基态,与实验结果相一致。对反应轨线的研究表明,该反应为一直接反应,而且反应碰撞在低及高的碰撞参数下的机理不一样,在低碰撞参数下反应碰撞是直接完成的,产物HCl以向后散射为主,转动基本上是冷的,但比高碰撞参数下的热。在高的碰撞参数下则生成短寿命的碰撞复合物,产物  相似文献   
100.
煤粉在热分解过程中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7  
用氮气等温吸附(77K)方法测量了四种不同煤粉在热分解过程中的BET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结果表明,不同煤种的比表面积在热分解过程中其变化有着相似的规律。在热分解温度低于500℃时,煤粉所释放的挥发份主要来自煤粒外表面。当热分解温度高于500℃后,煤粉释放出的挥发份主要来自煤粒内部深处。在800℃时,由于煤的塑性,煤粒的部分孔减小和关闭,使其比表面积以及孔隙明显减少。在热分解温度高于850℃后,煤粉的比表面积随温度升高而急剧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