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22篇 |
免费 | 14篇 |
国内免费 | 140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1023篇 |
力学 | 32篇 |
综合类 | 5篇 |
数学 | 15篇 |
物理学 | 20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30篇 |
2021年 | 30篇 |
2020年 | 24篇 |
2019年 | 25篇 |
2018年 | 25篇 |
2017年 | 35篇 |
2016年 | 29篇 |
2015年 | 28篇 |
2014年 | 66篇 |
2013年 | 39篇 |
2012年 | 39篇 |
2011年 | 38篇 |
2010年 | 35篇 |
2009年 | 39篇 |
2008年 | 28篇 |
2007年 | 38篇 |
2006年 | 35篇 |
2005年 | 39篇 |
2004年 | 61篇 |
2003年 | 60篇 |
2002年 | 51篇 |
2001年 | 52篇 |
2000年 | 40篇 |
1999年 | 33篇 |
1998年 | 35篇 |
1997年 | 50篇 |
1996年 | 47篇 |
1995年 | 30篇 |
1994年 | 26篇 |
1993年 | 34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34篇 |
1990年 | 33篇 |
1989年 | 24篇 |
1988年 | 5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采用四种标准煤样和模型化合物(WK11离子交换树脂及其Na和Ca类型),在30℃~60℃对比研究煤的吡啶气相吸附等温线和影响其吸附行为的因素。模型化合物结果表明:吡啶能断开WK11中的固有氢键,形成更强的吡啶-羧基官能团氢键,Na或Ca型WK11由于无法与吡啶形成氢键,因此吸附量很小,并几乎无溶胀现象。四种煤样的吡啶吸附结果表明:由于煤化程度和结构的不同,至少有两种类型的吡啶吸附等温线。同时,煤的吡啶吸附总量并不仅取决于在吸附过程中形成的氢键数量,而且也受其它特殊作用力的影响,这种影响对于高阶煤尤其显著。 相似文献
962.
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直接检测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乙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呼出气体携带大量的生理病理信息,在临床诊断和代谢组学研究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未对样品进行预处理条件下,采用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EESI-MS)技术直接测定呼出气体中乙腈分子。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结合多级串联质谱,有效地获得了人体呼出气体中乙腈含量的信息。对气相乙腈的检出限为5.71 pL/L,线性范围为76.4~1910 pL/L。以两名健康志愿者呼出气体为实例,实际检测了其中乙腈的含量分别为134.49和104.40 pL/L,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6.3%和7.2%。结果表明,本方法灵敏度高、精密度好、分析速度快、特异性强,能够承受呼出气体中复杂基体的影响,适合于呼出气体中痕量乙腈的直接半定量检测,也可为呼出气体中其它小分子物质的检测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63.
钠、钙、铁对模型化合物热解及燃烧过程中氮逸出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将卟唑在650℃,12MPa焦化条件下所得产物作为含氮模型化合物,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研究了该模型化合物热解及燃烧过程中氮的逸出行为。结果表明,热解温度低于900℃时燃料氮主要停留在半焦中,HCN和NH3只占很小的部分;催化热解使HCN的量相对减少,NH3相对增加;半焦的反应性和燃烧条件影响半焦氮氧化生成NO,半焦的反应性越高,半焦氮对于NO的转化率越低;低温下催化剂使半焦氮对于NO的转化率升高,而高温下则相反。催化剂对于半焦燃烧时NO排放的影响还与半焦的性质有关,同一催化剂在相同的燃烧条件下对不同半焦燃烧的NO释放有不同的影响,预示半焦的性质和催化剂之间也有一定的匹配性。 相似文献
964.
965.
两种萃余煤的双氧水氧化产物的GC/MS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煤的氧化是研究煤的组成结构和从煤中获取有机化学品的重要手段 [ 1~4 ],包括过氧化氢氧化、氧化性酸氧化、氧气氧化、空气氧化、风化、干氧化和液相氧化等 [ 5~9 ]。迄今的有关研究基本上对原煤进行氧化,通过分析所得可溶物的量和组成推测煤的组成结构和氧化降解反应的机理。由于原煤本身存在可溶成分,以原煤作为反应物进行氧化反应时难以判断所得可溶成分是原煤固有的还是反应生成的。本研究以双氧水作为氧化剂,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对萃余煤进行氧化反应,通过GC/MS分析考察了反应混合物的组成结构。1 实验部分1.1 仪器与试剂 DZF… 相似文献
966.
原位漫反射新方法研究煤中氢键的分解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一种新的原位漫反射红外技术研究了干燥脱灰褐煤中氢键的分解动力学,同时介绍并应用了一种防止高温下挥发分冷凝的原位漫反射红外实验方法。基于两条假设,当煤加热至560℃时,单一反应模型可以用于除OH-π键以外氢键分解动力学参数的求解。结果表明,煤中羧酸二聚体、OH-N 和SH-N三种氢键的分解动力学遵循二级反应;OH-OR2,紧密结合的羟基四聚体和自缔合的羟基多聚体则遵循一级反应。计算所得的几种氢键分解活化能与文献中采用其他 方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在所考察的六种氢键中,羧酸二聚体、OH-N 、SH-N和紧密结合的羟基四聚体的分解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30℃~380℃和 380℃~500℃),而OH-OR2和自缔合的羟基多聚体的分解可以按照一段来处理。另外,通过比较自缔合的羟基多聚体的分解活化能和文献中的氢键键能,获得了其分解机理。
相似文献
相似文献
967.
木醋调质石灰石用于O/CO燃煤同时脱硫脱硝性能 《燃料化学学报》2013,41(11):1378-1383
采用管式炉和沉降炉分别研究了O2/CO2气氛下燃煤预混和烟气喷入木醋调质石灰石的同时脱硫脱硝性能。结果表明,在温度1 173~1 323 K、钙硫比为2.0的条件下,木醋调质石灰石混煤燃烧脱硫效率91.0%~94.9%、脱硝效率23.5%~30.8%。随着钙硫比的增加,木醋调质石灰石混煤燃烧脱硫脱硝效率增大,适宜的钙硫比为1.5~2.0。相同的燃烧温度和钙硫比,含硫量高的煤预混木醋调质石灰石燃烧获得较高的脱硫、脱硝效率。木醋调质石灰石用于O2/CO2燃煤脱硫脱硝性能优于醋酸钙。O2/CO2燃煤烟气中喷入木醋调质石灰石、钙硫比为2.0、停留时间为0.8 s、在1 223和1 323 K时获得最大脱硫效率和最大脱硝效率为75.8%和86.6%。在上述条件下将氨气喷入反应区,氨氮比为0.75、温度为1 223和1 323 K时,脱硫效率分别为73.2%和63.9%,脱硝效率分别为93.2%和94.8%。 相似文献
968.
<正>由于中煤龙化哈尔滨煤化工有限公司煤制甲醇主工艺漏硫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对主工艺介质进行冷却的循环水面临着污染,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循环水系统的腐蚀和渗漏、消耗循环水水处理药剂、影响缓蚀阻垢效果并增加药剂费用,长此以往,不但起不 相似文献
969.
通过对富含树皮体的煤和半丝质体的煤进行液化研究和结构分析,探讨其液化产品的产率与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富含树皮体的煤的氢含量和挥发分含量均高,H/C原子比也很高。13C-核磁共振分析表明,所有用煤都以芳香族碳为主。WEST样品的芳碳率最高,LP、CG和DHB样品中CH2基团碳含量高于CH3基团碳含量,且CH2基团碳含量高于其他三个样品。而P858样品中CH3基团碳含量高于CH2基团碳含量。液化结果表明,LP、CG和DHB有高的液化转化率和油收率。煤液化的油收率和煤结构中的CH2基团碳含量以及转化率和煤的芳碳率之间都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因此,13C-核磁共振技术可以用来预测煤液化产品的收率。 相似文献
970.
煤沥青成分极其复杂,其中含有分子量较大的多环芳烃及其氧化产物等组分。不同来源的原料煤及生产工艺得到的煤沥青在芳构化程度、组成、性质、分子结构等方面皆差别很大。该文分别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手段,为煤沥青指纹图谱库的构建发展了普适、稳定、简单的分析方法。在GC-MS方法中采用常用的HP-5MS柱,在线性温度梯度条件下分析,得到33个组分的色谱图,方法对不同样品的稳定性良好。采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方法研究探讨了较高温度下组分结构和组成的变化,对于沥青产品的加工以及老化研究具有借鉴意义。在HPLC方法建立过程中,采用最常用的C18柱反相色谱分离模式,以甲醇/水为流动相,在线性梯度条件下建立方法,针对不同样品可以得到41个组分的稳定色谱峰。基于该文的方法,可为进一步建立煤沥青的指纹谱图库,以及进一步完善煤沥青的评价方法,开发煤沥青的新用途提供理论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