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12篇
化学   240篇
晶体学   12篇
力学   5篇
综合类   6篇
数学   7篇
物理学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研究了不同焙烧方式和两段焙烧方式中不同焙烧温度对MoV0.3Te0.23Nb0.12Ox催化剂的结构及其在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酸反应中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段式焙烧方法促进了活性相M1相的生成和体相内较活泼晶格氧的产生,从而使催化剂性能显著提高.进一步的实验证明,两段式焙烧时两个不同阶段的焙烧温度对催化剂的结构和催化性能有重要影响.X射线衍射和程序升温还原等表征发现,催化剂的物相组成是一个对催化性能提高的尤为关键的因素,而较活泼品格氧的产生对催化剂的活性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2.
The immobilization of titanium dioxide (TiO2) on activated carbon fiber (ACF), (TiO2/ACF), was accomplished by sol-gel-adsorption method followed by calcination at temperatures varying from 300 to 600℃ in an argon atmosphere. The material properties were determin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nitrogen adsorption. The photodegradation behavior of TiO2 /ACF was investigated in aqueous solutions using phenol and methyl orange (MO) as target pollutants. The effects of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photocatalyst dosage, initial solution pH and radiation time on the degradation of organic pollutants were studied. It was found that organic pollutants could be removed rapidly from water by the TiO2/ACF photocatalyst and the sample calcined at 500℃ exhibited the highest removal efficiency. Kinetics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reaction can be described by a first-order rate equation. In addition, the possibility of cyclic usage of the photocatalyst was also confirmed. Moreover, TiO2 is tightly bound to ACF and can be easily handled and recovered from water. It can therefore be potentially applied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contaminated by organic pollutants.  相似文献   
143.
以醋酸钡和钛酸四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纳米BaTiO3粉体;运用差示/热重、X射线衍射及透射电镜对前驱体凝胶和产物进行了表征,并根据XRD结果,研究了纳米BaTiO3的晶格常数、晶格畸变度和晶粒尺寸随焙烧温度及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焙烧温度与时间对纳米BaTiO3晶格常数的影响不明显;随焙烧温度或时间的延长,纳米BaTiO3的晶格畸变度减小,晶粒尺寸增大,但晶格畸变度和晶粒尺寸更敏感于焙烧温度. 基于扩散控制机理的传统模型探讨了焙烧过程纳米BaTiO3晶粒生长动力学,得出其晶粒生长指数为7,晶粒生长活化能为75.49 kJ/mol. 将基于扩散与反应共同控制机理的新型等温模型应用于本研究中,结果表明,新型等温模型更能真实地反映纳米BaTiO3焙烧过程中的晶粒生长行为,说明纳米BaTiO3晶粒生长过程同时受溶质扩散和表面反应控制,其藕合晶粒生长活化能为27.23 kJ/mol.  相似文献   
144.
以GdPO4为基质,Sm3+为激活剂,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纳米荧光粉前驱体,分别在800、900、1 000、1 100和1 200℃下焙烧,得到一系列GdPO4:Sm3+荧光粉。首先探究了GdPO4:Sm3+的最佳焙烧温度;其次研究了Sm3+掺杂浓度对GdPO4:Sm3+荧光性能的影响;最后研究了GdPO4:2% Sm3+的高温荧光性能和磁性能。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磁强计和荧光分光光度计(FL)对荧光粉的晶体结构、形貌、发光和磁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荧光粉的晶体结构由前驱体六方晶系GdPO4·H2O:Sm3+变为单斜晶系的GdPO4:Sm3+,形貌由纳米棒变为无规则块体。当焙烧温度为1 000℃,Sm3+掺杂浓度为2%时,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和荧光寿命达到最大值。GdPO4:2% Sm3+中Sm3+之间能量传递类型为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能量传递的临界距离为1.646~1.884 nm。最佳样品GdPO4:2% Sm3+有优异的热稳定性,热猝灭活化能为-0.157 eV,且具有良好的顺磁性,质量磁化率为1.22×10-4 emu·g-1·Oe-1。  相似文献   
145.
马桃桃  管凡凡  袁霞  吴剑 《分子催化》2017,31(2):132-140
以微孔分子筛NaY为载体,SnCl_4·5H_2O为锡源,通过液固相同晶取代法制备催化材料Sn-NaY,研究了脱铝预处理和焙烧两个因素对制备Sn-NaY的影响.采用FT-IR、UV-Vis、XRD、N_2物理吸附、ICP、NH_3-TPD、吡啶红外、激光拉曼等手段对催化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对载体进行脱铝预处理有利于分子筛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保持良好的骨架结构,焙烧有利于进入分子筛骨架中的Sn(Ⅳ)与硅羟基成键,从而形成有催化活性的四配位的Sn(Ⅳ),而空气氛围下焙烧容易产生骨架外SnO_2物种.Sn-NaY催化环己酮Baeyer-Villiger氧化结果表明,在环己酮0.03 mol,n(H_2O_2)∶n(酮)=1.5∶1,0.35 g催化剂,15 mL乙腈,70℃反应24 h的工艺条件下,N_2氛围焙烧的同晶取代脱铝催化剂性能最好,环己酮的转化率可达44%,己内酯的选择性为62%.  相似文献   
146.
焙烧富集分离—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地质物料中痕量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任萍  张勤 《分析试验室》1994,13(4):65-67
本文研究了一种焙烧富集分离,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地质物料中痕量Se方法。系统地了Se富集分离条件,考查了30多种元素在焙烧前后对测定Se的影响。在选定的最佳实验条件下,方法检出下限为0.01μg/g和0.089μg/g,线性范围0.001-0.3μg/mL。样品中Se含量水平为0.036μg/g和0.089μg/g时的测量精度(RSD)分别为10%和5.8%。加标回收率为97-99%。采用本方法  相似文献   
147.
用聚羟基锆离子交换Na基膨润土中的水合钠离子,再引入SO4^2-,在不同温度焙烧制备了锆交联粘土固体酸催化剂,利用XRD,IR,DTA等手段,对该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分析测试,并以柠檬酸和正丁醇酯化反应为探针,考察了焙烧温度对其结构与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焙烧温度为500℃时,SO4^2-与锆氧化柱形成了具有超强酸性的结构,催化剂活性较佳,能使柠檬酸酯化反应转化率达96.6%,反应酯化率达95.72%。  相似文献   
148.
以Hβ沸石为基础,通过TiO_2改性及硫酸铵处理制备了SO-TiO_2-Hβ-Al_2O_3催化剂,并由XRD、XPS、NH_3-TPD、FTIR及化学吸附等手段考察了不同焙烧温度对该催化剂表面性质、酸性及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焙烧温度使SO-TiO2-Hβ-Al2O3的酸量大幅度增加,强酸比例增大,并产生部分增强酸中心。高强度的酸性中心中,以L酸中心为主;550℃焙烧的样品能使沸石表面上SO与TiO_2间发生较强的相互作用,高温焙烧则使浓度下降;该催化剂明显促进了丙烯与异丙醇的醚化反应,丙烯转化率由8.0%增高到15.9%。关键词  相似文献   
149.
采用共沉淀法和浸渍法制备了贵金属负载均匀的镁铁水滑石基稀燃氮氧化物捕集(LNT)催化剂,并采用多种表征手段研究了焙烧温度对催化剂结构及NO_x吸附-还原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500-700℃焙烧后催化剂晶相结构稳定,800℃焙烧后催化剂表面出现烧结,Pt颗粒发生团聚;随焙烧温度升高,催化剂的NO_x脱附峰面积先减小后增大,但峰值温度变化不大;与500℃焙烧催化剂相比,800℃焙烧后催化剂表面NO_x吸附物种及吸附路径发生改变,而还原反应产物中氨气/氮气体积比下降,NO_x转化效率由91.7%降为85.2%。  相似文献   
150.
建立了文丘里泥中金、银含量的测定方法。将所称试样置于已有10g的石英砂中,并混匀;在750℃的条件下焙烧90min除去硒后,将冷却至室温的试料搅散,加入试金熔剂,用火试金法连续测定金、银的量。测定文丘里泥中金、银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1.5%、0.70%,加标回收率金为98.6%~103%;银为96.7%~98.2%。结果稳定、可靠,且同时测定金、银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