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化学   5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4篇
综合类   3篇
物理学   5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41.
基于CSY热敏式温度传感器实验方法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热敏式温度传感器实验方法的改进,提高了测量精度.扩大了学生知识面,收到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相似文献   
42.
VC9808A+数字万用表所附的测温热电偶制造简单,价格便宜,是一般测试温度的必要器件,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领域。当传输距离较远且采集到的温度信号还用于控制时,这种测温系统已不能很好适应现代测温的要求。设计了以单片机为核心的DS18B20测温系统,与数字万用表所附的热电偶测温系统进行比对,基于单片机的DS18B20测温系统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使用灵活方便,但成本较高。  相似文献   
43.
针对液氮冷冻设备监测和控制的需要,以单片机STC12C5410AD为控制核心,采用K型热电偶传感器为测温元件,设计并实现了液氮冷冻刀的温度检测与显示系统。最后将液氮冷冻刀刀头放入不同温度的介质中,对系统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系统测得的温度值与红外测温仪测得的温度值基本吻合,满足冷冻设备要求,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4.
基于CAN总线的船舶智能温度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艳祥  牟鑫  曾鸿  张均东  任光 《应用声学》2014,22(8):2546-2549
设计基于双冗余CAN现场总线的船舶机舱温度分布式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以STM32F107VCT6处理器为控制核心,采用热电偶信号调理专用芯片LT1025设计智能温度采集模块的方法;实际应用中每种类型的热电偶信号处理机制不同,该设计可以实现单通道可采集处理多种类型热电偶信号;利用Visual C#编程语言完成了机舱温度监控软件的开发,制定了通信协议实现下位机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多通道、精度高、成本低、测温范围宽及操作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45.
中性束注入(NBI )是托卡马克装置四种辅助加热手段(中性束注入、低杂波、离子回旋段波、电子回旋段波)中加热效率最高、物理机制最清楚的一种等离子体加热技术,是国际聚变界公认的最有效的辅助加热手段之一。为了探究EAST-NBI的穿透损失,通过对穿透损失率产生原理的理论分析,设计了具体硬件电路框图和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具体做法首先通过对离子源束斑内中心点热电偶进行定量标定的方法作为穿透损失计算的标准。通过石墨瓦上热电偶单位能量下的温升与标定热电偶的温升之比来对穿透损失率进行计算。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束能范围内,穿透损失率随着注入束能的增加而线性增长,穿透损失率随着等离子体密度增长呈指数衰减。  相似文献   
46.
镀层式同轴热电偶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轴热电偶热流传感器进行热流测量是风洞试验热流测量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应用二维轴对称热传导理论,结合横向传热影响、表面温升对热流的耦合影响、流场建立初始阶段来流对传感器表面温升的影响等因素,为激波风洞同轴热电偶热流传感器的数据处理方法建立了两套方案,为进一步提高测热精度提供了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47.
 由于新研制的3 GPa熔融盐固体介质高温高压三轴实验系统改进了高压容器的装样方式以及样品的尺寸,需要对新装置的压力容器进行温度标定,为此采用多个NiCr-NiSi热电偶,在围压为0.5 GPa时对样品内部和周围的温度分布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样品外侧相对于样品中心上1/3位置热电偶监测到的温度与其它位置监测到的温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它们之间的斜率大小可以直接反映出温度的高低。样品外侧相对于样品中心上1/3位置与下1/3位置监测温度基本相同,也可以作为实验控制温度;样品中心温度比样品外侧相对于样品中心上1/3位置和下1/3位置监测温度低4%;样品底部温度比样品中心温度低5%;样品内部相对于样品中心下1/4位置温度比样品中心低2%。样品的温度从中间向两端对称式递减,在样品尺寸范围内,样品的垂直温度梯度恒定(900 ℃为16 ℃/mm)。本设备样品温度分布和温度控制精度与国际同类型实验设备相类似,达到了国际同类设备的水平。  相似文献   
48.
本文介绍一种为学生开设热电偶实验的装置,该装置简单、实用、成本低廉,能较好地达到实验目的。  相似文献   
49.
借助显微镜用普通偶丝制作微细热电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尝试在显微监视条件下通过电解腐蚀方法,用直径100 μm的普通热电偶丝制作尖端直径小至10-20 μm的微细偶丝,经电火花焊接形成微细热电偶。热偶接点的热容量可较普通情况减小约三个数量级。由本方法制成的微细丝段的长度大于1 mm,长径比大于30,因此未经腐蚀的粗偶丝部分不会影响接点的测温响应特性。本文介绍了微细尖端热电偶的制作方法,并指出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0.
李萍 《物理实验》1999,19(4):48-48,F003
讨论用比较法中的双极法校准热电偶过程中对温场温度的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