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439篇
化学   651篇
晶体学   19篇
力学   8篇
综合类   18篇
物理学   6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将改性后的海泡石添加到聚磷酸铵(APP)和双季戊四醇(DPER)膨胀阻燃聚丙烯(PP/IFR)体系中,采用氧指数(LOI)、热重分析(TGA)、光电子能谱(XPS)、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锥形量热仪(CONE)和扫描电镜(SEM)考察其对膨胀阻燃体系的催化协效作用,探讨作用机理.LOI结果表明,改性的海泡石比纳米水滑石和有机改性的蒙脱土有更好的催化协效作用.CONE数据证实,海泡石可以降低膨胀阻燃聚丙烯体系的热释放速率和总的热释放量.通过观察SEM图片发现,海泡石可以改善膨胀炭层的形貌,提高炭层的隔热隔质性能.TGA结果表明,在氮气和空气气氛下,海泡石均可以提高膨胀炭层的热稳定性,增加高温时残余物的量,其主要作用对象为APP.FTIR和XPS测试发现加热过程中海泡石可以与APP发生化学反应,形成P—O—Si键,增加了APP高温时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2.
激光辐照下复合材料树脂基热分解3维温度场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控制体积法,从质量和能量守恒角度,推导了激光辐照下复合材料树脂基热分解时温度变化的基本方程。用多步模型描述树脂的热分解反应。提出了热分解气体的1维运动假设,这使得可以在3维情况下考虑热分解气体对流传输的影响,且在不引入力学量的前提下实现3维温度场模型的封闭。考虑到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各向异性,对部分分解材料的导热率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并重新推导了部分分解材料对激光的吸收系数计算公式。在一定的简化下,推导的能量守恒方程与文献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3.
基于2,5-双(四唑)对苯二甲酸配体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两种新型配位聚合物:[Mg(dtztp)0.5(DMF)(H2O)2]·H2O(1)和[Ba(dtztp)0.5(H2O)2](2)。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粉末衍射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这两个配合物均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分析法(TG)研究其热稳定性,1和2的分解温度分别为344℃和419℃,主体框架开始坍塌的温度分别为260℃和380℃。采用Kissinger和Ozawa方法计算了配合物热分解的动力学参数,得到了配合物1和2的机理方程。此外,利用上述结果对两种材料的热安全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它们的自热分解温度、热着火和热爆炸临界温度。  相似文献   
94.
石灰石颗粒分解的动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应用热重法对石灰石在氮气气氛、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分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采用普适积分法、微分方程法以及多重速率扫描Kissinger法相结合的方式求解动力学参数,确定反应机理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石灰石分解反应符合相边界反应的收缩圆柱体模型,采用三种方式相结合的动力学处理方法可以有效的进行动力学模式函数的选取。  相似文献   
95.
本文用AM1方法研究了苯甲酰甲酸热分解反应,计算所得活化势垒为178.329kJ/mol,这与实验值一致。  相似文献   
96.
合成了Keggin结构锌取代杂多钨硅酸盐三乙醇胺电荷转移配合物α-Si W11Zn/TEA,用元素分析,IR,XRD和TG-DTG对其进行了表征。同时,采用TG-DTG技术研究了标题化合物在氮气气氛中的热分解机理及非等温动力学,结果表明,α-Si W11Zn/TEA的分解反应共有3个阶段,第一阶段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与指前因子ln A分别为:4.81k J·mol-1和7.36 min-1,机理函数为G(α)=α+(1-α)ln(1-α);第二步分解过程的表观活化能Ea与指前因子ln A分别为:7.27 k J·mol-1和11.48min-1,机理函数为:G(α)=[-ln(1-α)]0.1;第三步分解过程的表观活化能Ea与指前因子ln A分别为17.16 k J·mol-1和8.999 min-1机理函数为:G(α)=1-(1-α)4。  相似文献   
97.
A theoretical study of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kinetics of ethane halides(C2H6-nXn(n = 1~3);X = F,Cl,Br) has been carried out at the B3LYP/6-31++G** and B3PW91/631++G** levels of theory.Among these methods and comparison of activation parameters with available experimental values,the B3PW91/6-31++G** method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The analysis of bond order and natural bond orbital(NBO) charges,bond indexes,and synchronicity parameters suggest the elimination of HX in reactions 1~9(HF:compounds 1~3,HCl:compounds 4~6,and HBr:compounds 7~9) occur through a concerted and slightly asynchronous four-membered cyclic transition state type of mechanism.  相似文献   
98.
以硝酸铜、无水乙醇、1,2-环氧丙烷和纳米铝粉为原料, 在超声振荡条件下,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复合含能材料——超级铝热剂Al/CuO的前驱体. 利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傅里叶变换红外-质谱(TG- DSC-FTIR-MS)联用技术, 研究了纳米Al/CuO溶胶-凝胶前驱体的热行为和分解过程及机理. 利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TG-DTG分析, 研究了纳米超级铝热剂Al/CuO的溶胶-凝胶前驱体的热分解反应机理, 采用了6种动力学分析方法进行动力学参数计算, 得到前驱体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反应级数、频率因子等动力学参数, 纳米Al/CuO前驱体分解反应的动力学方程为: dα/dt=1014.0×4α3/4exp(-2.0×104/T).  相似文献   
99.
以邻菲罗啉、2,5二羟基-1,4-二噻烷和Cu(ClO4)2.6H2O为原料,合成了中心对称的双核配合物[Cu2(C2O4)(C12H,N2)2(C3 H7NO)2](ClO4)2(1).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借助TG-DTG技术在氮气气氛下研究了配合物的热分解情况,并根据热分析结果确定了...  相似文献   
100.
利用PDSC、TG和DSC -FTIR联用技术和加热裂解原位池红外技术研究了两种燃速催化剂对PDADN -RDX - CMDB推进剂热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推进剂的热行为有很大改变:分解温度降低、分解热增大、分解放热速率提高,主要组分的标志性官能团提前消失,主要气体产物提前出现,具有负生成热的气体放出量明显增加.初步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