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03篇
化学   461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8篇
物理学   4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利用电场作用通过交流和直流等离子体在低温、常压和低功率下催化反应将甲烷直接转化为碳二(乙烷、乙烯、乙炔)。考察了在对称电场作用下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交流电场作用下,碳二选择性差别不大;甲烷转化率的大小顺序为: MnO_2/Al2O3>Ni/Al2O3>MoO_3/Al2O3>Al2O3>Ni/Al2O3>MoO_3/Al2O3>Ni/NaY>Pd/ZSM-5>Ni/H4Mg2Si3O4>Ni/ZSM-5>Co/ZSM-5>无催化剂:在直流电场作用下,碳二选择性差别也不大(除Ni/NaY外),甲烷转化率的大小顺序为: Ni/A12O3>Ni/H4Mg2Si3O4>Ni/ZSM-5>Co/ZSM-5>MnO2/A12O3>MoO3/A12O3>Ni/NaY>无催化剂>Pd/ZSM-5。  相似文献   
92.
Co/SiO2催化剂合成重质烃的反应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近期筛选出的一种重质合成反应性能良好的Co/SiO2催化剂进行了500h的寿命试验,考察了在不同反应温度、压力和空速条件下催化剂的反应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反应的进行,催化剂合成重质的选择性基本保持不变,但催化剂的活性缓慢下降;经原位再生后,催化剂活性可基本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产物主要由烷组成,C5+中烯仅占2.25%,产物主要集中在C12~C20馏分段,水相产物中含3.56%~6.56%的有机含氧化合物,其中主要是低碳醇.  相似文献   
93.
宋怀河  陈晓红  刘朗  张碧江 《化学学报》2001,59(7):1130-1134
以固体核磁共振光谱为主要分析手段,比较研究了两种合成中间相沥青吡啶不溶组分的结构。结果表明:均四甲苯基中间相沥青吡啶不溶组分具有较低的芳香度和缩合度,富含甲基和环烷结构,分子呈渺位结合实际合构型;与此相反,四氢萘基中间相沥青则呈现很高的芳香度和缩合度,芳环上仅带有一些甲基取代基,平均分子为完全迫位缩合构型,造成这种结构差异的原因在于前驱齐聚物的结构及缩聚程度的不同。  相似文献   
94.
对用于F T合成制液态的Co/Al2 O3 催化剂进行了程序升温还原研究 ,确定了合适的还原活化温度 (约6 0 0~ 80 0K) ,同时考察了钴负载量和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钴负载量和焙烧温度对C5+ 收率的影响十分显著 .用CODEX优化软件对钴负载量和催化剂焙烧温度进行了优化 .结果表明 ,比较理想的钴负载量为 11 6 % ,焙烧温度为 6 5 1K .XRD测试结果表明 ,在较高温度焙烧的催化剂由于易生成CoAl2 O4 尖晶石 ,导致催化剂的活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5.
探讨了CH自由基与NO~2反应的可能路径,通过计算确定了反应物,产物和稳定中间体的电子状态和平衡构型,并运用Gaussian-3方法和MRCISD方法对可能的反应路径进行了热力学计算。在多数情况下与实验值符合较好。对于个别与理论计算差别较大的实验值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96.
2,2-二(对烃氧基苯基)丙烷的微波催化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KOH固体碱存在下,利用微波辐射,双酚A与长链卤代进行双基化反应,以40%~90%的产率生成2,2-二(对氧基苯基)丙烷.  相似文献   
97.
响应面法优化石油烃含量测定的前处理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外光谱法被广泛应用于水体、土壤等样品中石油残留的检测,样品预处理是红外光谱法测定水产品中石油残留的关键步骤。本文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鱼肉的皂化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回归模型,优化后预处理条件如下:皂化温度30℃,皂化时间20h,6mol/LNaOH溶液16.5mL。在此条件下,鱼肉得到了较为完全的皂化,结合溶剂萃取、柱吸附处理,将红外光谱法成功应用于水产品中石油的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98.
研究了济南地区不同功能区的表层土壤及沉积物中饱和的组成和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初步分析了其来源.结果表明,饱和主要有正构烷、类异戊二烯、环烷等组成,正构烷碳数分布范围为n-C10-n-C34,类异戊二烯类主要是姥姣烷、植烷及甲基C13-C17烷等,同时还检出烷基环己烷,甾烷、三萜烷及藿烷等环烷.饱和总体含量分布为北高南低,北部化工区、高速入口处等饱和主要来源于原油或成品油等化石燃料及其燃烧产物;南部山区、水库沉积物及农田土壤等饱和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及高等植物.  相似文献   
99.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柴油族组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陶学明  龙义成  陆婉珍 《色谱》1995,13(5):368-372
在银型磺酸键合硅胶柱上以含苯或环己烯的正己烷为流动相,实现了饱和、烯的基线分离,以改进的迁移丝式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MW-FID)进行定量检测,同时考察了Ag-SCX柱的使用性能及改进的MW-FID的定量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体系分离柴油族组成(饱和、烯、芳及胶质)。  相似文献   
100.
C4/C5烃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烃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催化剂类型、裂解工艺、催化裂解的影响因素和裂解机理4个方面对国内外C4/C5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催化裂解制低碳烯催化剂主要采用ZSM-5分子筛系列催化剂,在此基础上发展了酸改性或水热改性高硅ZSM系列分子筛及介孔MCM-41分子筛。总结了国内外C4/C5的裂解工艺,认为影响催化裂解的主要因素是裂解原料、催化剂类型及工艺条件。目前,裂解机理主要是自由基与碳正离子机理相结合的机理。并简述了本课题组目前有关C4烷催化裂解的主要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