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2篇
化学   86篇
力学   6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15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王武廷  于京生 《物理实验》2003,23(10):22-24
介绍了光针式教学灵敏电流计的工作原理和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42.
杨小静  常缨  朱鹤年 《物理实验》2013,(6):33-34,39
阐述了非最小偏向角法测量棱镜折射率的实验原理,并用广义正交参量作多元回归求灵敏系数法(THM)计算了结果的合成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43.
根据ITO/Au纳米核壳二聚体粒子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合理性,设计了一种实时检测生物液体的核壳二聚体探针消光式传感器;由偶极子理论推导出输出波长与外界环境折射率关系;利用MATLAB设计ITO/Au纳米核壳二聚体粒子结构;采用软件DDSCAT7.3结合离散偶极近似法,利用二聚体有效半径模拟计算了300~950nm可见光到红外光波段不同核壳比、二聚体间距、以及不同介质折射率的消光光谱;根据传感芯片折射率与偶极共振、耦合八级共振的响应关系得出ITO/Au二聚体的折射率灵敏特性。与传统Ag/Au核壳纳米粒子相比,ITO/Au纳米核壳二聚体结构引入了可作为传感芯片灵敏性自参考参数的耦合八级共振峰,同时ITO/Au二聚体结构的折射率灵敏度可达到419nm/RIU。这些工作及其结果对制作消光式传感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4.
FAAS法测定矿石中的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林 《光谱实验室》1999,16(4):462-464
在WFX2B2型光谱仪上用铜的灵敏线249.2nm和次灵敏线327.4nm作分析线。对铜矿石试样进行了测定,与碘量法相对比,方法简便,准确,导离子不干扰铜元素测定。  相似文献   
45.
张兆钧 《工科物理》1999,9(4):20-22
根据电流计线圈的运动微分方程,求出线圈作欠阻尼运动时方程的通解,在通解中考察阻尼振尼的衰减系数,本文导出了确定电流计外临界电阻RC的函数表达式,并据此给出了两种测定RC的方法。  相似文献   
46.
本文在传统的力学量测定的实验基础上,利用电学量参数变化测定杨氏模量,达到研究应力与应变的规律。  相似文献   
47.
袁宇  章献民  陈抗生 《光子学报》2004,33(12):1473-1475
研究了压电涂层PMMA纤芯塑料光纤中的相位调制.射频信号通过对光纤外层的压电涂层作用,使纤芯中产生应变,从而对光纤中的光信号进行相位调制.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石英光纤相比,PMMA塑料光纤的相位调制的灵敏度要高数十倍以上.  相似文献   
48.
High Sensitive Long Period Fiber Grating Sensor for Detection of Nitrit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high sensitive long period fiber grating(LPFG) sensor for the detection of nitrite is proposed, which is realized by coating multiple poly(sodium 4-styrensulfonate)(PSS) and poly(diallyldimethylammonium) chloride (PDDA) layers on the fiber grating surface. The sensitivity of this LPFG sensor is maximum when the number of assembled layers is 70. Under this condition, a nitrite concentration of 3×10-3 mol/L, which is lower than the National Food Additive Standard, 4.2×10-3 mol/L, can be distinguished. The s...  相似文献   
49.
由于重金属毒性大,且在环境、动物和人体器官中易积聚,因而在矿石开采、冶炼和加工之前,监测其中的微量重金属显得尤为重要。著名的原子光谱仪器,如原子荧光光谱(AFS)、原子吸收光谱(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等已广泛用于各种样品中元素的检测,但它们体积大、能耗高、价格昂贵、气体消耗大,这些缺点严重阻碍了野外现场的连续监测。为了满足分析仪器的微型化趋势,1993年Cserfalvi开发了一种电解液阴极放电原子发射光谱(ELCAD-AES)技术并将其用于分析检测中。该装置中,待测溶液以8~10 mL·min-1的流速从细管顶端溢出,然后沿管壁流入装满电解液的35 mL储液池中,以溢出溶液的液面作为放电阴极,在和流动液体电极相距2~4 mm处放一金属W(Ti)棒为阳极,细管浸入电解液并尖端向上弯曲超出储液池液面1~3 mm,细管顶端溢出的液体流入储液池并通过其中的碳棒与电源负极相连,从而构建放电系统。从那时起,为了提高激发效率和放电稳定性,人们对ELCAD进行了大量改进。基于ELCAD的特点,通过改进放电装置,建立了一种新的液相阴极辉光放电(LCGD)分析系统。该系统中,放电在直径0.5 mm的铂针阳极和内径1 mm的毛细管顶端溢出的溶液阴极之间的间隙中产生。毛细管上端和铂丝之间的间隙为2 mm,毛细管插入石墨管且露出石墨管的距离为2.5 mm。样品溶液以4.5 mL·min-1从毛细管顶端溢出流经石墨管上的凹槽,石墨管和电源负极连接。与ELCAD相比,LCGD的优点在于:Pt针做阳极,可形成尖端放电,从而降低能耗(<60 W),提高激发效率;蠕动泵管上打结,可降低泵的脉动性,提高放电的稳定性;石墨管链接电源负极,删除ELCAD中的储液池,使样品消耗更少。为了评估方法的分析性能,用LCGD测定了HNO3-HCl消化的精铜矿样品中的铅和锌。系统研究了放电稳定性以及放电电压、溶液流速、支持电解质和溶液pH对发射强度的影响,并将LCGD与其他ELCAD的分析性能进行比较。此外,用ICP对LCGD的测试结果进行验证,t检验分析两种结果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当电压从620升高到680 V,发射强度逐渐增大,这是因为电压升高,激发能量增大,单位体积内激发的金属原子增多,激发效率提高。考虑到放电稳定性,选择650 V为最佳放电电压。当流速从2.5增加到4.5 mL·min-1时,发射强度增加,这是由于流速增加导致进入放电区的样品量增加,发射强度增强;流速高于4.5 mL·min-1后,发射强度有下降的趋势,这是由于水荷载的增加引起放电区能量密度降低以及过量水加热消耗了用于激发样品的能量,导致激发能量降低。因此,选择最佳流速为4.5 mL·min-1。pH=1的HNO3具有较高的激发强度,因而选择pH=1为最佳pH。最佳条件下,Pb和Zn的检出限分别为0.38和0.59 mg·L-1,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9%和1.2%,功率低于60 W。实验中的检出限与其他类似方法所测结果有一定差距,这可能与所选谱仪有关。固定激发波长下研究发现,放电过程有较好的稳定性。矿石样品中Pb和Zn的回收率在87.6%~107.4%,LCGD测试结果与ICP基本一致,两种方法基本无显著性差异。与ICP相比,LCGD具有低能耗、高激发效率、小型便携等优点。随着进一步改进,有望开发出可用于实时、在线检测金属元素的微型化仪器。  相似文献   
50.
万玲 《中学数学》2012,(14):36-37
在新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减负增效、实行五严规定的今天初中数学例题教学大有文章可做,我想例题教学要在"多"上做文章,才能真正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下面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由杨裕前和董林伟主编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下册)上一道例题:如图1,AC、BD相交于点O,∠A与∠B的和等于∠C与∠D的和吗?为什么?本文以上例为例谈谈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例题教学如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