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94篇
  免费   1603篇
  国内免费   1027篇
化学   2498篇
晶体学   300篇
力学   607篇
综合类   176篇
数学   100篇
物理学   5043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43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196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218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205篇
  2016年   247篇
  2015年   245篇
  2014年   470篇
  2013年   411篇
  2012年   408篇
  2011年   431篇
  2010年   441篇
  2009年   485篇
  2008年   580篇
  2007年   389篇
  2006年   359篇
  2005年   386篇
  2004年   338篇
  2003年   346篇
  2002年   271篇
  2001年   251篇
  2000年   188篇
  1999年   195篇
  1998年   147篇
  1997年   142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110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报道了BR水溶性Raman光谱的温度相关性及吸收光谱变化。讨论了导致光谱变化的热诱导引起的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82.
83.
采用sol—gel法,分别在不同温度下退火2h,制得一系列纳米氧化物La0.68Pb0.32FeO3粉体,并测定了该材料对乙醇的气敏性能。随退火温度的升高,所得样品逐渐向单一钙钛矿结构转化。应用Scherrer公式对退火温度分别为200,400,600,800,1000℃的样品粒径进行了计算,样品粒径依次为11.5,13.6,16.4,20.0,25.3nm。这说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样品粒径逐渐增大。对乙醇气敏性能的测定结果表明,随退火温度的升高,材料对乙醇的最佳灵敏度先升高、又降低,退火温度为800℃的样品最佳灵敏度达到51.7。  相似文献   
84.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铝合金中铜镁锰镍铁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铝合金中铜、镁、锰、镍、铁、锌 ,此方法简便、准确、干扰少 ,精密度高 ,应用范围广。1 试验部分1 .1 主要试剂氯化锶溶液 :1 0 0g·L-1铜、镁、锰、镍、铁、锌标准溶液 :均为 1mg·ml-11 .2 仪器与工作条件日本岛津AA 65 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仪器工作条件见表 1。表 1 仪器工作条件1)元素 波长(λ/nm)光谱通带宽(Δλ/nm)燃烧器高度 (h/mm)灯电流(I/mA)乙炔流量(qv/L·min- 1 )Cu 32 4 .80 .3 1 0 3 2 .0Mg 2 85 .2 0 .6 5 4 2 .0Mn 2 79.5 0 .2 5 82 .5Ni 2 32 .0 0 .2 5…  相似文献   
85.
86.
晶化温度对中孔分子筛(M41S)结构转变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在低表面活性剂浓度及低表面活性剂与氧化硅比的条件下,研究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硅酸钠体系中晶化温度对中孔分子筛M41S材料结构转变的影响。结果有,晶化温度提高至135℃改变了原六方晶相MCM-41的结构,晶化温度提高到150℃后,中孔结构六方MCM-41晶格转变为变不稳定的层状相,  相似文献   
87.
Ar—Kr溶液扩散系数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及其与温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确定Ar-Kr溶液的自扩散系数D1、D2和互扩散系数D12以及它们随温度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分别用Green-Kubo法和Einstein法得到的扩散系数在数值上一致;该溶液的3种扩散系数均满足D=D0e^E/RT关系。  相似文献   
88.
MgO•3B2O3-18%MgSO4-H2O过饱和溶液析出固相组成和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长领  卢雁  周建国 《物理化学学报》2005,21(10):1161-1163
针对青藏高原盐湖卤水析盐过程的特点, 模拟合成MgO•3B2O3-18%MgSO4-H2O过饱和溶液, 在150 ℃水热条件下对析出固相进行研究. 用化学分析方法、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进行物相鉴定. 提出了可能的结晶反应机理, 分析了水热温度对析出物相的影响及MgSO4对硼酸镁盐的盐溶效应随水热温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89.
乳化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奶粉中的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用乳化剂OP将奶粉乳化成稳定的乳浊液,喷入空气-乙炔火焰中,以标准加入法测定锌,测定结果与灰化法一致,方法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90.
还原温度对超细K-Co-Mo催化剂合成低碳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中海  鲍骏  伏义路  卞国柱 《催化学报》2003,24(11):826-830
 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K-Co-Mo催化剂.样品经不同温度还原后,用于低碳醇的合成.XRD和HRTEM结果表明,样品是超细粒子,粒子尺寸为2~5nm.考察了催化剂的还原温度和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还原温度对催化剂的活性有较大的影响,最佳还原温度为500℃.最佳反应温度范围为310~330℃.升高压力和空速可以提高醇的收率和选择性.在空速14400h-1,压力6.0MPa和温度310℃的条件下,醇的选择性为55.8%,收率为520.0g/(kg·h),MeOH/C2+OH为0.27.催化剂稳定性良好,在200h的寿命实验中,活性基本不变.与文献中催化剂相比,超细K-Co-Mo催化剂对合成醇具有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尤其是对C2+OH的合成明显高于其他合成醇催化剂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