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5篇
化学   103篇
综合类   2篇
物理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通过纳米SiO2的表面功能化,在其表面引入乙烯基功能基团,在H2OTHF的混合溶剂中,超声分散后,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存在时,于25℃下使其与N异丙基丙烯酰胺共聚,制得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纳米SiO2复合水凝胶,并用FTIR和SEM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凝胶的溶胀动力学,消溶胀动力学和温度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纳米SiO2的引入,改善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水凝胶在低温时的溶胀性能和在高温时对水的释放性能,并讨论了引起这些性能改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62.
利用互穿网络(IPN)技术,以温敏性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聚氨酯(PUE)以及具有分子包合效应的β-环糊精(β-CD)为原料,采用分步法和同步法制备了新型互穿网络水凝胶。通过对水凝胶溶胀行为的考察,可知水凝胶具有同PNIPAm相似的在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处的相转变行为,且PUE/PNIPAm的组成比,线型PNIPAm分子量以及交联剂用量等因素对IPN水凝胶的溶胀特性与温敏特性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3.
陈皞  贾志峰  颜德岳 《高分子学报》2007,(11):1097-1101
由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和甘油通过质子转移聚合(proton transfer polymerization)一步法制备了端羟基的温敏性超支化聚醚.聚合产物的分子量(Mn)在1.76×104~2.43×104之间,玻璃化转变温度(Tg)在-31.5~-26.7℃之间,热分解温度(Td)在367~376℃之间.通过控制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和甘油的投料比,实现了对温敏性超支化聚醚最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的调节,LCST可控制在28.3~39.6℃之间.  相似文献   
64.
混合聚合物光纤光栅封装元件的温敏实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伟刚  周广等 《光子学报》2001,30(8):1003-1005
用两种不同聚合材料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后对光纤光栅进行封装处理,并对其进行了温敏实验.实验表明,光纤光栅封装元件在20℃~80℃常温区,具有良好的线性温敏性;而在100℃~300℃高温区,则具有较好的温度不敏感性,与裸光纤光栅的温敏性接近.  相似文献   
65.
药物缓释载体用温敏性水凝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温敏性水凝胶作为药物缓释载体的研究十分广泛。本文在简要介绍了温敏性水凝胶的结构与性质、蛋白质的包埋技术和释药机理后,较为详细地综述了温敏性水凝胶在药物控制释放领域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6.
通过对聚乙烯醇(PVA)进行正离子化和缩醛化改性,制备了一种新型PVA基温敏性聚合物(CAPVA),其盐水溶液表现出最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在LCST温度以下,CAPVA能溶解于水中,其水溶液清澈透明;温度高于LCST后,CAPVA聚集并从水中分离析出.利用元素、表面电荷分析和核磁共振谱对CAPVA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用浊度法研究了正离子接枝率、缩醛度和溶液中NaCl浓度对CAPVA温敏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7.
本实验以温敏性水凝胶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制备为切入点,实验内容既包含自由基聚合的合成过程,又通过实验室简单精确的温度控制展示温敏性水凝胶的体积相变过程,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同时,引入变温核磁共振波谱仪对制备水凝胶相变过程中的结构变化进行表征,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水凝胶体积相变背后的结构变化,领悟其性能与结构之间的辩证关系。此外,将温敏性水凝胶在污水处理与油水分离等领域的最新应用引入到实验中,反映水凝胶领域发展的新思想和新成果。最终达到提升本科实验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68.
P(DEAM-co-NAS)的合成及其温敏性的环境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合成聚(N,N-二乙基丙烯酰胺-co-N-丙烯酸琥珀酰亚胺)(P(DEAM-co-NAS))共聚比为7.9∶1、3.5∶1、2.5∶1、2∶1、1.5∶1的五组共聚物.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和核磁共振(1HNMR)谱对P(DEAM-co-NAS)结构进行表征.共聚物组成和介质性质对P(DEAM-co-NAS)水溶液温敏性有显著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S含量增加,共聚物水溶液的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逐渐升高,温敏性降低;盐的引入使P(DEAM-co-NAS)水溶液的LCST降低,所引入盐的阴离子价数越高,影响程度越大;有机酸的引入使P(DEAM-co-NAS)水溶液的LCST降低;NaOH、乙二胺、丁二胺的引入使P(DEAM-co-NAS)水溶液的LCST升高,二胺对P(DEAM-co-NAS)水溶液温敏性影响程度要大于NaOH.  相似文献   
69.
以巯基乙胺盐酸盐(AESH)为链转移剂、2,2'-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合成了具有端氨基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与甲基丙烯酰氯反应,得到可聚合的PNIPAAm大分子单体;进而与丙烯腈共聚,合成了丙烯腈-N-异丙基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P(AN-g-NIPAAm)).基于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了聚丙烯腈/P(AN-g-NIPAAm)共混膜.红外及核磁分析表明,通过调控AESH的浓度可制备得到不同链长的PNIPAAm大分子单体;用激光光散射进一步测定了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采用鼓泡接触角及浊度测定考察了共聚物的温敏特性;XPS结果证实PNIPAAm链在膜表面发生富集;纯水压滤实验发现所制备的分离膜40℃(高于PNIPAAm的LCST)时的水通量是25℃(低于PNIPAAm的LCST)时的近2倍,具有较明显的温敏性.  相似文献   
70.
通过硅烷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工硅烷)的作用,将N-异丙基丙烯酰胺在超细硅胶表面接枝聚合,制备了以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为壳,硅胶粒子为核的具有温度敏感性复合粒子.研究了反应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对复合粒子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将制备的复合粒子用作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通过控制柱温对蔡的3种衍生物进行分离,表现了良好的分离性能.这种温控分离主要是由于硅胶表面的PNIPAM在经历相变温度时的极性变化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