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6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356篇
化学   470篇
晶体学   77篇
力学   270篇
综合类   15篇
数学   7篇
物理学   39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有机硅耐磨透明涂层的固化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杨柏  高长有 《应用化学》1994,11(3):54-57
FTIR、TG、TBA等对有机硅耐磨涂料(有机硅溶胶)的热固化过程研究表明有机硅胶体中缔合羟基间的脱水缩合速率很高;羟基脱水程度与固化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达平衡时羟基的浓度越低,在105~130℃间羟基的浓度变化最大,加入适当的固化剂,对羟基的脱水交联有促进作用,在较高的固化温度下,反应体系中出现了环氧环异构化产生的酮羰基的吸收峰  相似文献   
13.
电沉积羟基磷灰石/TiO2复合涂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强度;电沉积羟基磷灰石/TiO2复合涂层  相似文献   
14.
JD树脂刻蚀及涂层的XPS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JD光学树脂表面刻蚀过程的XPS研究表明,引进树脂遥COH,C=O,C-SO3H,COOH等基因随刻蚀温度的提高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对其相对含量进行了计算,固化后的耐磨涂层具有SiO2结构,JD板材的最佳刻蚀条件为20℃,20min。  相似文献   
15.
陈国良  李小龙  隋丽丽 《色谱》2007,25(2):286-287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毛细管气相色谱联用技术测定了洗涤制品中的1,4-二氧杂环己烷.使用自制的萃取头(苯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与PEG20M复合)于顶空平衡温度80℃下萃取样品40 min.萃取物用内壁涂有SE-30固定液的石英毛细管柱分离,外标法定量.1,4-二氧杂环己烷含量为0.35~120 μg/g时,其峰面积与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回收率为98.7%~102%;相对标准偏差(n=5)为9.33%.  相似文献   
16.
对石墨管表面进行难熔碳化物涂覆处理,是原子吸收分析中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石墨管改进技术。通常认为,管内的锆涂层可以减少试液及原子蒸气通过管壁的渗透、阻止某些待测元素与管壁直接接触生成难熔碳化物,并可能参与管内的化学反应。我们对涂锆与非涂锆管进行了电子显微形貌观察,并选择锑、锡在涂锆管与非涂锆管中进行了原子吸收测定的对比,以期对试验现象及锆涂层在石墨管内的主要作用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根据CR传输线模型和QR电路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拟合其初值的计算方法,借助Z-View软件,可求得各元件精确值.根据电容(Ci)和电阻(Ri)随特征频率(f*)的分布,推导了元件相对增量与恒相位角元件(Q)指数参数n的关系. 结果表明, 当n小于0.5时,Ci比Ri增加得更快,从新的角度说明了n的物理意义及其和界面脱层之间的关系.作为应用实例,拟合了不同特征的电化学阻抗谱,分析了有机涂层/金属腐蚀体系阻抗变化的具体过程,区分了点蚀和脱层因素对阻抗谱的影响,从高阻抗体系同时得到了与不同空隙率有关的涂层电容和电阻值,并根据涂层体系的不均匀特征探讨了模型结构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18.
牛血清蛋白对手性物质的毛细管电泳拆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聚氧乙烯涂层毛细管柱,以牛血清蛋白(BSA)为手性添加剂,运用毛细管电泳电导检测对手性药物沙丁胺醇和多沙唑嗪以及DL-组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进行拆分。考察了涂层柱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对影响手性分离的主要因素:缓冲溶液的浓度和酸度、BSA的浓度、有机溶剂的种类和浓度以及分离电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选择的最佳实验条件下,各对映异构体在22min内得到基线分离。  相似文献   
19.
Y2O3质点对β—NiAl涂层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复合电沉积及粉末包装扩散渗铝技术获得了含Y_2O_3、质点的β-NiAl型新涂层,并研究了Y_2O_3、质点及其含量对涂层1100℃的氧化性能的影响。实验证明,Y_2O_3质点的加入有效地降低了涂层的氧化速率,提高了氧化膜的抗剥落能力。实验范围内的Y_2O_3含量对涂层氧化速率的影响并不明显,但通过改变涂层/氧化膜界面处氧化膜的形态可以对氧化膜的粘附性产生影响。向涂层内突出生长的针状氧化膜具有更显著的钉扎作用。复合电沉积层中弥散分布的Y_2O_3质点在渗铝过程中部分产生聚集,在制备出的复合铝化物涂层的基体/涂层界面附近形成了明显的Y_2O_3聚集层,在氧化过程中有效地抑制了涂层的退化。  相似文献   
20.
钌—钛金属氧化物涂层电极的电子能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瑞峰  陈玉璞 《分析化学》1993,21(3):282-284
用X-光电子能谱分析了Ru-Ti金属氧化物电极的组成、结构和元素价态。结果表明,电极表面不同于体内,讨论了表面和体内Ti的价态区别对Ru-Ti阳极活性和寿命的影响,指出掺杂Ir和Pd后会提高电极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