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1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184篇
化学   1652篇
晶体学   27篇
力学   40篇
综合类   115篇
数学   26篇
物理学   54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202篇
  2003年   168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X射线荧光法测定氧化铁皮中硅锰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氧化铁皮是轧钢生产的一种产物,为了回收利用这些产物,其一般用于烧结矿生产、铁水的预处理和炼钢脱磷。氧化铁皮中的主要成分为铁、硅、磷、锰的氧化物和碳化物,直接用酸无法将其溶解。其分析方法一般均采用碱熔法分解样品,光度法测定硅、锰、磷的含量。该方法分析周期长,工作量大。本法用X射线荧光法测定氧化铁皮中硅、锰、磷,成本低、周期短、准确度高,完全能满足需要。  相似文献   
62.
研究了采用显色剂 苦胺酸偶氮变色酸对化学镀钴基合金镀液中钴含量进行测定的试验条件,在pH11的氨 氯化铵缓冲溶液中,钴与显色剂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在650nm波长处,钴(Ⅱ)在0~60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1×104L·mol-1·cm-1。该法测定钴的选择性好,在大量镍存在下,也能准确测定,对镀液样品进行了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3.
维生素D是一种对于维持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的脂溶性维生素,25-羟基维生素D是其在人体内循环和存储的主要形式。食品中维生素D和25-羟基维生素D前处理的通常采用碱皂化、有机溶剂提取、固相萃取或者半制备色谱净化;其测定方法多为放射免疫法和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凭借高灵敏度和高准确度,目前在食品中维生素D和25-羟基维生素D测定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二维液相色谱和超高效超临界流体色谱由于其强大的分离能力,在食品中维生素D和25-羟基维生素D的分析中表现出强大的潜力。该文综述了近年来食品中维生素D和25-羟基维生素D的检测方法及二者在动物食品和植物食品中的含量分布研究,以期为建立适合不同食物样品的测定方法,指导居民合理膳食,进行膳食摄入量评估等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
Establishing a reliable method to predict the global mean temperature (Te) is of great importance because CO2 reduction activities require political and global cooperation and significant financial resources. The current climate models all seem to predict that the earth's temperature will continue to increase, mainly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CO2 emissions cannot be lowered significantly in the foreseeable future. Given the earth's multifactor climate system, attributing atmospheric CO2 as the only cause for the observed temperature anomaly is most likely an oversimplification; the presence of water (H2O) in the atmosphere should at least be considered. As such, Te is determined by atmospheric water content controlled by solar activity, along with anthropogenic CO2 activities. It is possible that the anthropogenic CO2 activities can be reduced in the future. Based on temperature measurements and thermodynamic data, a new model for predicting Te has been developed. Using this model, past, current, and future CO2 and H2O data can be analyzed and the associated Te calculated. This new, esoteric approach is more accurate than various other models, but has not been reported in the open literature. According to this model, by 2050, Te may increase to 15.5 ℃ under "business-as-usual" emissions. By applying a reasonable green technology activity scenario, Te may be reduced to approximately 14.2 ℃. To achieve CO2 reductions, the scenario described herein predicts a CO2 reduction potential of 513 gigatons in 30 years. This proposed scenario includes various CO2 reduction activities, carbon capturing technology, mineralization, and bio-char production; the most important CO2 reductions by 2050 are expected to be achieved mainly in the electricity, agriculture, and transportation sectors. Other more aggressive and plausible drawdown scenarios have been analyzed as well, yielding CO2 reduction potentials of 1051 and 1747 gigatons, respectively, in 30 years, but they may reduce global food production. It is emphasized that the causes and predictions of the global warming trend should be regarded as open scientific questions because several details concerning the physical processes associated with global warming remain uncertain. For example, the role of solar activities coupled with Milankovitch cycles are not yet fully understood. In addition, other factors, such as ocean CO2 uptake and volcanic activity, may not be negligible.  相似文献   
65.
低聚壳聚糖及其金属配合物的抗O·-2活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尹学琼a  b  林强a  张岐a  杨丽春a 《应用化学》2002,19(4):325-328
以NBT/VB2/蛋氨酸为O*-2产生、检测体系,对自制低聚壳聚糖及其金属配合物进行了抗O*-2活性研究,结果显示低聚壳聚糖及其金属配合物对O*-2均具有明显的清除活性.质量浓度为0.5×10-2 g/mL时,壳聚糖对O*-2的清除率达80.3%,其与氯化镧、醋酸铜、醋酸钴的配合物对O*-2的清除率分别为98.9%、84.1%、78.4%;相同条件下,高分子壳聚糖和单糖对O*-2没有明显的清除作用,清除率仅为13%、9.5%.随着样品质量浓度降低,低聚壳聚糖及其金属配合物的清除活性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66.
中子成像作为一种快速、直观的无损检测技术,在核工业、航空航天、新能源、地质、考古、先进制造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中子成像利用中子不带电、穿透能力强、对轻元素敏感、可区分同位素和近邻元素等特性,非常适合开展含氢元素、近邻元素和同位素等材料的无损检测。本文概述了中子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特点,并结合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中子成像装置上的应用案例, 重点介绍了国内外中子成像技术在储氢材料、燃料电池、岩石、核燃料元件、古代文物等领域的典型应用。随着中子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有望为我国更多领域研究提供更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7.
为准确了解不同产区桑白皮中多种元素分布及含量情况,用65%硝酸溶液对其样品进行微波消解处理,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MS)法测定桑白皮样品中21种元素的含量。得到21种元素的线性关系良好,R2 > 0.999,方法学考察试验的RSD均小于3%,加样回收率在91.32%~108.84%之间,RSD均小于4%;Al、Ga、Sr、Ba相比而言含量较大,且不同产区的特异性较明显;主成分分析中17批样品得到4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 87.380%,确定V、Co、Al、Li、As、Se、Pb、U、Zn、Cr、Cd、Ga、Ba、Cs、Ni等15种元素为桑白皮药材的特征元素;相关性分析可知,元素间的相关性较强, P≤0.05的元素与主成分分析的特征元素基本一致。参照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对中药材中有害元素的限量规定,发现桑白皮样品中Pb、Cd、As、Cu有害元素的含量均未超过限量要求。ICP-MS/MS能准确快速测定桑白皮中21种元素含量情况,这对评价不同产区桑白皮质量,完善桑白皮质量标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8.
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是水体有机污染的一项重要指标,化学需氧量越高,表示水污染程度越严重。 为了解决传统的COD测量方法耗时较长,不利于快速、实时地获取水体中COD的信息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透射光谱测量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改进水体COD含量估算模型。具体的,采集100组COD水体光谱信息,分别使用3种不同的高光谱数据预处理方法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分析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模型精度的影响,并基于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分别建立高斯过程回归模型(Gaussian Process Regression, GPR)和BP神经网络模型,分析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模型精度的影响;并对各模型结合PCA数据降维方法进行模型的改进,通过比较模型的精度选择最优模型进行水体COD含量的检测。结果显示,相比于原始光谱数据建立的GPR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数据预处理后的模型精度明显提升;且结合PCA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一步降维处理后,模型精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其中,基于标准正态变量变换特征结合PCA改进BP神经网络模型基于PCA改进的BP神经网络模型R^2高达0.9940,均方根误差RMSE为0.022540。证明了基于PCA改进的BP神经网络数据降维方法对预处理后的光谱数据进行降维处理,有利于去除光谱中的冗余信息,提取特征信息,可以实现高光谱检测方法可以实现COD含量估算模型的优化,从而为传统COD测量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69.
花生球蛋白、伴花生球蛋白及亚基含量显著影响蛋白质的凝胶性和溶解性等功能特性,进而影响其在肉制品、植物蛋白饮料中的应用效果.目前常采用提取蛋白质后再用电泳及光密度法测定球蛋白、伴球蛋白及亚基含量的方法,操作步骤繁琐,样品损失量大.为此收集了178个花生品种,分别提取蛋白,采用电泳法测定球蛋白、伴球蛋白、23.5和37.5...  相似文献   
70.
基于第一性原理GGA-PBE方法计算了零温下Fe3C的状态方程和声速.使用半经验方法确定了 Fe3C在高压下的晶格和电子格林爱森(Grüneison)参数.将Fe3C的0-K等温线外推至内地核条件,发现需要3.1wt%碳才能解释内地核的密度亏损问题.计算出的Fe3C的纵波声速(Vp)高于纯铁,且横波声速(Vs)与纯铁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