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0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425篇
化学   912篇
晶体学   21篇
力学   28篇
综合类   37篇
数学   498篇
物理学   31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结晶性聚合物微孔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期关于结晶性聚合物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微孔膜的成膜机理和实验研究工作.对制膜体系的热力学、相分离、成膜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依此解析了结晶性聚合物膜中常见的结构形态,最后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对影响膜结构形态的因素如聚合物的浓度、铸膜液的组成、凝固浴的组成等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2.
药物释放环境对层状复合氢氧化物载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层状复合氢氧化物(LDH)为载体用离子交换法制取乙酰苯甲酸(ASP)的插层复合物LDH-ASP, 通过体外释放实验和固相XRD、FT-IR、TEM、TG-DSC及BET-N2比表面积表征, 研究了药物释放环境对载体结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释放环境pH为4.30-6.89时, 载体的层状特征减弱但晶体类型不变; pH为2.48-4.30时, H2PO-4对LDH的嫁接反应引起层状化合物向复杂磷酸盐转化; 随环境pH由6.89降低至2.48, 载体纯度下降, 晶态性征减弱,微孔吸附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03.
化学教研成果转化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熊言林 《化学教育》2009,30(2):43-45
化学教研成果转化到教学中对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构建“教学、教研、成果转化与评价”的循环体系,可保证化学教研成果的有效转化。教学研究成果转化的实践途径有多种,就高师院校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教师而言,主要有:(1)在理论课教学中转化,优化教学理念;(2)在实验课教学中转化,更新实验内容;(3)在指导第二课堂活动中转化,培养动手能力;(4)在指导教育实习中转化,丰富实习资源;(5)在指导毕业论文中转化,提高创新能力;(6)在考核学习成绩中转化,完善评价手段;(7)在为基础教育服务中转化,引领中学化学教学;(8)在对外交流中转化,展现学校风采。  相似文献   
104.
秦蕾 《化学教育》2010,31(9):33
在化学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已不容忽视。以学科观念的构建为主线,从物质组成、宏观与微观、能量转化等多个角度剖析了贯穿初、高中化学课程的电解水实验在不同教学阶段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5.
采用实验中所合成的LaPO4纳米棒为前驱体,通过沉淀的转化作用,大面积地制备了单分散的片状纳米LaF3。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BET(Brunauer-Emmett-Teller)测试对片状纳米LaF3的形貌、结构、相组成及表面性质进行了分析。片状纳米LaF3底边长约为40 nm,片的厚度约为35 nm,大小均一,具有多孔结构。通过改变反应溶剂,可以控制LaF3粒子的成核、生长和团聚,从而有效地调控多孔片状纳米LaF3的颗粒尺寸和分散性。对多孔片状纳米LaF3的生长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aPO4和LaF3的溶度积常数差导致了片状纳米LaF3的生成;体系中自身存在的Ostwald ripening作用使片状纳米LaF3出现了多孔结构。  相似文献   
106.
多环麝香(PCMs)的环境行为及毒性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环麝香(PCMs)作为重要的人工合成麝香广泛应用于日用品中,目前在各种环境介质中都能检测到PCMs的存在。由于其持续不断地进入环境并能够在生物体内积累,其效应类似于持久性污染物。作为一类新型污染物,PCMs所引起的环境问题受到了广泛重视。本文介绍了PCMs的物理化学性质、来源以及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分析方法和污染现状,概述了其在环境中的降解转化、生物富集行为,并总结了其能产生的急性毒性效应、亚慢性毒性效应、内分泌干扰效应和其他潜在的毒性效应,最后讨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今后,应该建立有效的、可比对的标准分析方法,更加系统地进行环境污染现状、迁移转化规律和生物降解代谢途径的研究;重视暴露途径和生物有效性的研究,并与风险评价结合;结合环境中PCMs的污染现状,探讨低剂量长期暴露和复合暴露对生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7.
以四丙基氢氧化胺为模板剂、聚乙二醇为添加剂,水热合成了粒径在0.1~14 μm且分布均一的ZSM-5分子筛,并采用XRD、SEM、BET、Py-IR、NH3-TPD和ICP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粒径分子筛在甲醇转化制碳氢化合物反应中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通过调变PEG添加量、硅源种类和水含量以及控制陈化和晶化条件,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调变分子筛晶粒尺寸。随着粒径的减小,ZSM-5晶粒的聚集程度、比表面积和Si/Al比提高,而结晶度、BrØnsted酸浓度和总酸量有所下降。在甲醇催化转化制碳氢化合物的反应中,粒径为0.1 μm的分子筛催化稳定性最好;随着粒径的增大,其稳定性逐渐下降,粒径为14 μm的分子筛催化剂寿命明显降低。同时,粒径对甲醇转化产物分布也有较大影响;小粒径分子筛有利于生成轻质烃类(C1~C4),而大粒径分子筛对C5以上烷烃和芳烃的选择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8.
以混合钴源为前驱体,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Co-Pd/TiO2催化剂, 考察了其对CH4和CO2梯阶转化直接合成乙酸的催化性能, 采用XRD, XPS, NH3-TPD和BET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催化剂具有适宜的表面酸性、 高比表面积和孔结构, 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活性. 在m(CoCl2)∶m=2∶5, m(Co)∶m(Pd)=2∶1, 常压, 150 ℃条件下, 乙酸的生成速率达到6.13 mg·g-1Cat·h-1, 选择性达到 81.6%, 分别比以单一Co源制备的催化剂提高了134%和16%.  相似文献   
109.
吲哚-2-甲酸和(S)-吲哚啉-2-甲酸均是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和众多降压药的特征结构片段,报道了它们的合成及其相互转化研究进展.吲哚啉-2-甲酸可由吲哚-2-甲酸还原制得,其中(S)-吲哚啉-2-甲酸可由外消旋体拆分或通过不对称合成法制备,其中"手性源法"作为一种新出现的方法具有较好的前景.吲哚-2-甲酸可由Fischer吲哚合成法制备,或通过取代苯胺或苯甲醛制备,也可通过吲哚啉衍生物氧化脱氢制备,其中Fischer合成法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0.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UB3LYP方法对Co+在三重态及五重态势能面上催化N2O与C2H6进行循环反应的两态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 运用Harvery方法优化了两自旋态势能面5个最低能量交叉点(MECP),计算了MECP处自旋-轨道耦合作用. 采用Landau-Zener公式计算了自旋翻转处的系间窜越几率,各MECP处均可发生有效系间窜越. 通过应用Kozuch提出的能量跨度模型,Co+催化N2O与C2H6在298K下反应生成CH3CHO时有最大的TOF值3.35×10-21 s-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