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3篇
  免费   858篇
  国内免费   524篇
化学   1453篇
晶体学   21篇
力学   56篇
综合类   136篇
数学   704篇
物理学   2705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309篇
  2013年   213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262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256篇
  2008年   314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256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199篇
  2003年   180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31.
阿维菌素催化选择加氢合成伊维菌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RhCl3·3H2O和TPPDS间-(二磺化三苯基膦二钠盐),在水-有机两相催化体系中对阿维菌素选择加氢制备伊维菌素的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60~90℃)、氢气压力(1.0~4.0MPa)、配体浓度(2.2×10-3~5.2×10-3mol/L)、三乙胺浓度(0~8.4×10-4mol/L)、不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TBAC: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CPB:溴代十六烷基吡啶;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TBAI:四丁基碘化铵)及反应时间对加氢反应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在该两相体系中阿维菌素进行选择加氢是可行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加快了反应速度,提高了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132.
巯基化合物的电位分析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百肇  任健敏 《分析化学》1994,22(2):146-149
本文对用直接电位法测试巯基化合物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发现由硫化银,硫化汞等金属难溶盐制成的膜电极对6-巯基嘌呤,高胱氨酸,1,4-二巯基苏糖经合物可产生响应,其斜率为30-110mV/pC,电极响应时间,则为十几秒至十几分钏,测试结果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因此,该方法可望得到应用。文中还对有关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3.
高油菜甾醇内酯(2)和(22s,23_s)-22,23-表-高油菜甾醇内酯(4)是以大豆固醇为原料经七步反应合成的,2和4的比例为1:5,2和4的总产率分别为4.7%和24.1%。合成的关键步骤是用高区域选择性反应造成B-高-7-氧-6-酮的结构单元。  相似文献   
134.
血浆样品经0.01mol·L-1盐酸和无水乙醇浸取,在碱性条件下用氯仿萃取,GG-MS-选择离子测量法测定,外标法定量。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盐酸克仑特罗的检出限为0.05ng,线性范围为0.1-100ng,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5.6%,RSD小于6.82%(n=6)。该法毋需衍生化,基质无干扰,简便可靠,适用于生物材料中克仑特罗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135.
研究了水溶性钌-膦配合物催化肉桂醛选择加氢反应中,相转移剂和表面活性剂对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影响,考察了表面活性剂CTAB(十六烷基三甲溴化铵)浓度以及影响两相界面性质的因素—水相和有机相体积比、有机溶剂的改变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转移剂可以促进反应进行,其中以季铵盐相转移剂最好;表面活性剂能够显著地加快反应,其中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效果最佳,且分子中含有长链烷基者(如CTAB)效果更好,非离子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效果较差;对于CTAB,其浓度的增加导致反应速度的明显加快,但CTAB浓度达到1.65×10-2mol/L之后,反应体系乳化严重,反应完成后,两相分离变得困难.而增加水相体积和加入适当的有机溶剂,有利于转化率和选择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6.
铋是得乐、胃必治等胃药的主要成分,其含量测定方法有用中国药典法、吸光光度法、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本文利用铋离子可与碘离子形成稳定的配合物,且该配合物又能与胺类物质生成沉淀,报道了以六碘合铋配离子与曲马多缔合物为电活性物的涂碳式聚氯乙烯膜铋离子选择电极,并用此电极以标准曲线法对枸橼酸铋钾胶囊进行了测定,此法简便,结果与药典法相符。  相似文献   
137.
利用辐射方法制备硫酸根离子选择电极活性材料,至今未见报导,我们首次采用辐射接枝方法制备了以疏水性高分子为骨架的带有SO~-活性基团的功能高分子活性材料,研制了硫酸根离子选择电极。结果表明,该电极具有内阻低,响应快,稳定性较好的特点,且其功能曲线的线性范围为10~(-1)~10~(-4)MSO_4~-,适宜的pH范围为4~9。  相似文献   
138.
以Al2O3为基质,添加ZrO2和La2O3,制成La2O3-ZrO2-Al2O3复合载体,然后采用SO42-进行改性,再负载上Cu2+,制备了铜基SO42-改性的复合载体催化剂(Cu/SO42-/La2O3-ZrO2-Al2O3)。考察了它在富氧条件下对丙烯选择还原NO的催化性能,并借助XRD、SEM、TG、Py-IR、NH3-TPD、FTIR和TPR等方法研究了Cu/SO42-/La2O3-ZrO2-Al2O3的结构和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ZrO2的加入主要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低温活性;La2O3的加入则主要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能;SO42-能够与Zr形成螯合双配位结构,大幅度促使催化剂表面酸量增加并且酸性增强;因此,有效地提高了Cu/SO42-/La2O3-ZrO2-Al2O3在富氧条件下对丙烯选择还原NO的催化活性和水热稳定性。在无水条件下,Cu/SO42-/La2O3-ZrO2-Al2O3能使NO的最大转化率高达84.3%,即使在275 ℃ 10%水蒸气存在的情况下,仍能使NO的转化率高达81.2%。  相似文献   
139.
Selective inhibition of cyclooxygenase-2 (COX-2) might avoid the side effects of current available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while retaining their therapeutic efficacy. A novel variable selection and modeling method based on prediction is developed to construct the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QSAR) between the molecular electronegativity distance vector (MEDV) based on 13 atomic types and the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a set of selective cyclooxygenase-2 inhibitory molecules, 3,4-diarylcycloxazolones (DAA) plus indomethacin,naproxen, and celecoxib. Using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 5-variable linear model is developed with the calibrate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0.9271 and 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0.17 in modeling stage and the validate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0.9030 and 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0.20 in leave-one-out validation step, respectively. To further test the predictive ability of the model, 20 DAA compounds are picked up to construct a training set which is used to build a QSAR model and then the model is employed to predict the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the balance compounds. The predicte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d root mean square error are 0.9332 and 0.19,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40.
用选择离子流动管质谱测定汽油和柴油蒸汽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选择离子流动管质谱(SIFT/MS)装置,以H30^ 、N0^ 为初始离子对汽油和柴油蒸汽进行了研究,质谱分析表明,汽油和柴油主要由C—H化合物组成,包括烷烃、环烷烃、烯烃、炔烃、二烯烃以及芳香烃。在这几种成分中,烷烃都占有最大的比例;汽油蒸汽和柴油蒸汽最大的区别是柴油蒸汽中长链大分子的挥发性C—H化合物所占的比例远远高于汽油蒸汽。文中还给出了以H30^ 、N0^ 为初始离子所得到的汽油蒸汽的质谱图,以及汽油、柴油蒸汽中各种成分的定量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