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54篇
  免费   1299篇
  国内免费   3780篇
化学   8500篇
晶体学   190篇
力学   607篇
综合类   256篇
数学   352篇
物理学   3428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193篇
  2022年   203篇
  2021年   264篇
  2020年   200篇
  2019年   226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213篇
  2016年   256篇
  2015年   258篇
  2014年   515篇
  2013年   402篇
  2012年   439篇
  2011年   471篇
  2010年   497篇
  2009年   582篇
  2008年   614篇
  2007年   555篇
  2006年   668篇
  2005年   590篇
  2004年   575篇
  2003年   661篇
  2002年   585篇
  2001年   576篇
  2000年   421篇
  1999年   416篇
  1998年   369篇
  1997年   370篇
  1996年   320篇
  1995年   328篇
  1994年   305篇
  1993年   237篇
  1992年   235篇
  1991年   221篇
  1990年   140篇
  1989年   131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采用一种新型的、高灵敏度且简便易行的聚氯乙烯(PVC)膜固相光度法测定废水中汞含量。此方法基于Hg2+与Br-生成络阴离子HgBr-3,再与碱性染料罗丹明B(RB+)大阳离子形成有色缔合物(RB+·HgBr-3)。此缔合物被PVC膜吸附、富集后,于560nm波长下测定膜的吸光度。此方法线性范围为0.05~1.0μg·ml-1,检出限为0.01μg·ml-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  相似文献   
102.
三种模拟生物膜作为味觉传感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人工液膜,双层脂质膜,醋酸纤维膜三种味觉传感器的传感性进行了比较研究,为建立测定味觉反应的定性,定量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3.
由聚丙烯(PP)、聚乙烯(PE)制成的单层或多层微孔膜(PP,PP/PE/PP)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且具备自关闭功能,已被广泛用作液态锂离子电池的隔膜,但PP,PP/PE/PP等微孔膜表面能低,难与塑料电极真正复合为一体,不能直接用于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因此在PP,PP/PE/PP等微孔膜表面涂敷一层具有黏结性质的过渡薄膜,兼顾两种材料的优点,有助于提高机械强度和将电极粘结起来的黏结力。聚合物复合膜是一种具有3层结构的复合膜,由两外层膜及中间膜组成。正丁醇不溶胀PVDF—HFP,可以丁醇为介质来测量复合膜的吸液率,该数据可作为膜孔率高低的判据,也可用于粗略判断膜电导率高低。  相似文献   
104.
分析非晶硅薄膜晶体管在a-SiTFT-LCD中的开关特性,讨论这种开关结构中的主要功能膜材料尺寸与性能参量、光刻制备工艺,存储电容以及栅脉冲延迟效应等对a-SiTFT-LCD的通断电流比,信号响应与保持特性,图像亮度与对比度等光学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5.
介绍了电泳技术制备YBCO高温超导厚膜的实验方法和YBCO高温超导厚膜的电学性质测量 ,讨论了在学生小型科研实验或设计实验中开展此实验的学时安排、注意事项和实验内容的扩展 .  相似文献   
106.
Triterpenoid Constituents of Huperzia miyoshia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rteen triterpenoids, including three new ones, miyoshianois A (1), B (2) and C (3), were isolated from Huperzia miyoshiana. The structures of these new compounds were established as 3-O-dihydroferuloyltohogenol (1), 16-oxo-3β,21β-dihydrox-y-serrat-14-en-24-ferulate (2) and 16-oxo-3a, 21β-dihydroxy-serrat-14-en-24-ferulate (3), respectively, on the basis of their spectroscopic analysis.  相似文献   
107.
用射频磁控共溅射法制备了Cu体积分数分别为 10 % ,15 % ,2 0 %和 3 0 %的Cu MgF2 复合金属陶瓷薄膜 .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变温四引线技术对薄膜的微结构、组分及电导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 .微结构分析表明 :制备的Cu MgF2 复合薄膜由fcc Cu晶态纳米微粒镶嵌于主要为非晶态的MgF2 陶瓷基体中构成 ,Cu晶粒的平均晶粒尺寸随组分增加从 11 9nm增至 17 8nm .5 0— 3 0 0K温度范围内的电导测试结果表明 :当Cu体积分数qM 由 15 %增加到 2 0 %时 ,Cu MgF2 复合薄膜的电阻减小了 8个量级 ,得出制备的复合薄膜渗透阈qCM 应处于 15 %和 2 0 %之间 .qM 在 10 %和 15 %之间的薄膜呈介质导电状态 ,而在 2 0 %和 3 0 %之间的薄膜则呈金属导电状态 .从理论上讨论了复合薄膜中杂质电导和本征电导的激活能及其对电导的贡献 ,并讨论了Cu MgF2 复合纳米金属陶瓷薄膜的渗透阈 ,得到了和实验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8.
钯合金膜分离氢同位素是基于氕、氘、氚在钯中的溶解度、扩散系数和表面反应动力学特征的差异而进行的。与目前聚变堆燃料循环中广泛采用的低温精馏方法相比,钯合金膜分离方法的原料是气态,而且在分离过程中氢同位素气体以原子形态存在,具有原料滞留量小,装置设计简单等优点。然而对于钯合金膜来说,单位面积上透过的气体体积有限,在保持钯合金膜氢同位素选择性透过能力的前提下,在一定反应器规模下尽可能的增大钯合金膜的面积,从而提高钯合金膜分离氢同位素的能力就成了钯合金膜大规模应用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前期实验工作的基础上设计了钯合金膜分离器,但是单级分离器的氢同位素分离能力是有限的。为实现H2/T2混合气体的完全分离,可以将多级钯合金膜分离器以一定方式串接起来,构成一个具有连续分离特性的氢同位素分离系统。  相似文献   
109.
氘代聚合物膜靶制备技术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氘代聚合物膜是快点火基础物理实验的一种重要靶型。通过氘代苯乙烯单体的本体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氘代聚苯乙烯,并利用流延法和浇铸法制备出厚度从几十nm到数百μm的膜靶。溶剂挥发过程中的随机扰动对膜厚均匀性造成影响,采用清洁的基片和在涂沫基片或模具外加防护罩可以降低这种影响。采用PVA作脱膜剂有利于获得较薄的聚合物薄膜。DSC分析表明薄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热处理过程有关,缓慢退火有利于提高T-g和储能模量。  相似文献   
110.
微通道板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回顾微通道板发展历史及各阶段的主要技术特征。综述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微通道板的研发和生产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