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9篇
  免费   322篇
  国内免费   1796篇
化学   2915篇
晶体学   153篇
力学   23篇
综合类   32篇
数学   18篇
物理学   556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190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184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224篇
  2013年   254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FeS2和CoS2在长寿命热电池中的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寿命热电池研制的关键技术之一是阴极材料的确定,在长寿命热电池的研制中,选择并制备了两种阴极材料二硫化铁和二硫化钴。从单体电池实验和电池组实验方面分别对两种阴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52.
在经过Al2O3全钝化发射极钝化局部背接触(PERC)结构电池的背面实现良好的接触电极一直是制约着PERC高效电池向产业化推广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采用532 nm激光烧蚀背面钝化介质层方法和传统的光刻工艺来实现背面电极的局部接触,并对两种方法进行详细的比较与分析。对激光烧蚀和激光烧结两种不同的局部接触电极制备方式进行了对比,发现激光烧蚀是更为适宜的工艺方式。相较于激光烧结,以激光烧蚀方式制备的电池的串联面接触电阻从10.7Ω.cm2降到1.24Ω.cm2,效率从4.2%提高到10.7%。  相似文献   
53.
当前高等教育的主要战略目标是培养一批具有科研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对本科生进行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微电子与集成电路专业理论性强以及知识更新速度快的特点,笔者设计了一套基于科研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特性测定综合实验,深入研究不同的光照强度以及光伏电池的连接方式对太阳能光伏电池主要性能参数的影响。该综合实验内容层次递进,注重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学生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数据处理、分析与讨论,促进了各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参与科学研究活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4.
采用价格低廉的乙炔黑作为碳源和碳载体,用柠檬酸对其进行功能化修饰,经过高温固相渗碳处理,制备了负载型碳化钨-铂(WxC-Pt)纳米复合材料,用于铁镍电池的氢氧复合催化反应,其平均催化速率为1082μmol h-1gcat-1(6141μmol h-1gactive-1)。非贵金属催化剂碳化钨与铂的协同催化,可以在常温常压下有效地将铁镍电池充电过程产生的氢气和氧气催化复合为水,使铁镍电池可以密封、免维护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其低成本的优势,有望用于偏远地区大规模的储能蓄电池。  相似文献   
55.
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美、韩科学家小组在2010年3月7日出版的Nature上发表题为< Chemically driven carbon-nanotube-guided thermopower waves >(用化学方法驱动碳纳米管传导热力波)的论文.该小组在论文中称发现了一种前所未见的现象,在化学反应中强大的能量波可以在微小的多层纳米碳管中"暴走",并引发高能量密度的电效应.他们将这个现象冠名为"热力波"(Thermopower Wave).  相似文献   
56.
柠檬酸溶解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求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在柠檬酸溶液中的溶解条件,为废旧电池的进一步回收利用奠定基础。采用单因素与正交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在柠檬酸溶液中的溶解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在柠檬酸溶液中适宜的溶解条件为:柠檬酸浓度1.0mol.L-1、溶解温度45℃、H2O2加入量5.0%、料液比60g.L-1,在此条件下正极材料LiMn2O4在柠檬酸溶液中的溶解率达到99.56%。对柠檬酸溶解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的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在加入H2O2之前,尖晶石LiMn2O4中的Mn3+发生歧化反应生成Mn2+以及MnO2,而Mn4+在溶液中水解生成MnO2。MnO2与柠檬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丙酮二羧酸及Mn2+。加入H2O2之后,H2O2作为还原剂能够将剩余的MnO2全部还原为Mn2+,使正极材料LiMn2O4在柠檬酸溶液中的溶解率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57.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粉末微电极分别考察了TiO2粉末的形貌、结构以及氧化I-的光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TiO2粉末晶型为锐钛矿,粒径在100~200 nm范围内.在光照条件下,在TiO2半导体电极上电化学氧化I-生成I2的超电势数值降低约1 V.以TiO2/ITO和Li4Ti5O12分别作为正负极,电解液为碳酸丙烯酯(PC)+LiClO4+LiI,并以聚偏氟乙烯(PVDF)作为隔膜构成分隔式电解池,进行整体电解并结合紫外-可见光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装置在光照条件下电池充电电压比非光照条件下的充电电压降低约0.9 V,且充电效率接近100%.该光电化学装置是一种可以利用光能充电的二次锂离子电池.  相似文献   
58.
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相转移法和碱液活化法制备了PVA/SiO2碱性微孔聚合物电解质,通过SEM、XRD、交流阻抗法和循环伏安法表征了电解质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PVA/5ωSiO2(ω为质量分数)共混膜上的微孔大小合适,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最大可达1.62×10-2 S cm-1,电化学稳定窗口2 V以上;将PVA/SiO2碱性微孔电解质组装成聚合物镁基镍氢电池,与传统镍氢电池相比,循环稳定性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59.
电化学合成氨近年来受到较多关注, 直接的电化学固氮法(NRR)存在产氨来源不明的问题, 而间接的锂式合成氨(LiNR)被认为是一种可行的固氮方案. LiNR的研究多为电沉积锂, 本工作以Li-N2电池体系为基础, 利用电池的放电反应固定N2, 质子源H2O同时参与反应, 理论上提高了Li-N2电池的放电电压. 结合充电反应锂盐分解, 构成了清晰的锂循环方案. 研究发现, 当N2和H2O共同通入电池, 可以实现连续式的NH3生产, 且放电电位与理论值接近. 充放电循环显示, 每个循环均可以产生NH3, 产氨量随循环次数而增加. 该方案可循环利用锂, 对于开发新型的固氮方式有较大的研究与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0.
熊岳城  于飞  马杰 《物理化学学报》2022,38(5):2006037-31
电容去离子技术(Capacitive deionization,CDI)是一种新兴的脱盐技术,通过在电极两端施加较低的外加电场除去水中的带电离子和分子,由于其较低的能耗和可持续性而备受关注。基于储能电池领域近年来的迅猛发展,CDI电极材料实现了从以双电层作用机理为代表的碳材料到法拉第电极材料的跨越,使得脱盐性能有了大幅度提升。Na+的去除与Cl-的去除同等重要,然而,CDI中针对氯离子高效去除的电极材料研究关注较少。本文从CDI装置的构型演变发展出发,系统地归纳与梳理了CDI中关于脱氯电极材料的分类,对比了不同类型脱氯电极材料的特点,并总结了Cl-去除的机理,分别为基于双电层的电吸附、转化反应、离子插层和氧化还原反应。本文是首篇关于CDI阳极材料的进展综述和展望,为CDI除氯电极的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