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7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815篇
化学   1362篇
晶体学   133篇
力学   9篇
综合类   12篇
物理学   10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的配合物[Cu(mpa)L]2·H2O(mpa=间苯二甲酸,L=4'-(4-甲氧基苯基)-2,2’:6’2″-三联吡啶),并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对该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采取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其结构.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22.803(5)A,b=9.608(2)A,c=-27.436(1)A,β=121.88(2)°,最终偏离因子R1=0.1082,wR2=0.2452.  相似文献   
922.
以N,N'-二(3-吡啶基)-吡啶-3,5-二甲酰胺(bppdca)和2-巯乙酸基烟酸(L)为混合配体,利用水热合成方法获得了一个二维的Co(Ⅱ)配位聚合物:{[Co(bppdca)(L)]·3H2O}n,并通过元素分析、IR和单晶X射线衍射等技术手段确定了其结构。该配合物分子式为C25H24N6O9SCo,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a=1.07419(9) nm,b=0.86166(6) nm,c=2.9853(2) nm,β=96.772(1)°,Z=4,V=2.743 9(4) nm3,Mr=643.49,Dc=1.558 g/cm3,F(000)=1324,μ=0.766 mm-1,S=1.051,R=0.0406,wR=0.1160。 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中的CoⅡ与来自2个bppdca配体的2个N原子、1个L阴离子的单齿羧基O原子和S原子以及来自另一个L阴离子的一个羧基中的2个O原子配位形成八面体配位构型。 相邻的Co通过L阴离子连接成一维螺旋链[Co(L)]n,相邻的左、右螺旋链通过成对的bppdca配体拓展成二维配位网络。 最终,相互平行的二维网络通过氢键作用拓展成三维超分子框架。 另外,还研究了该化合物的热稳定性、电化学性质、荧光性质以及选择性光催化性质。CCDC: 1010786  相似文献   
923.
李建法  陈小莉 《应用化学》2017,34(8):912-917
以5,5'-二硫代双(2-硝基苯甲酸)(H2dna)和1,10-邻菲啰啉(phen)为配体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标题配合物,并利用元素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以及热重分析等技术手段对该配合物进行了结构和性质表征。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为单斜晶系,P2_1/n空间群,a=1.5312(3)nm,b=1.16054(18)nm,c=1.5609(3)nm,β=110.451(2)°,V=2.5990(7)nm~3,Z=4。该配合物为环状双核结构。基于氢键作用邻近的双核分子相连形成一维超分子链。而邻近超分子链又基于S幆O和CH幆π的弱相互作用扩展形成三维超分子网结构。该配合物失水后的产物保持相对稳定,直到245~450℃配体才开始分解,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配合物在波长为280 nm的光源激发下,在440 nm有较强的荧光发射峰,且发射峰的形状与H2dna配体相似,但配合物的荧光强度相比H2dna配体有了明显的增强。  相似文献   
924.
 摘要: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锰取代的六铝酸盐催化剂,并比较了超临界干燥法和普通烘箱干燥法对催化剂结构及甲烷燃烧反应活性的影响.DTA-MS结果表明,超临界干燥过程中,催化剂前驱物中的表面铝羟基部分被乙氧基取代.这种表面修饰作用可保持铝分散的均匀性,使催化剂前驱物中碳酸锰和碳酸镧的分解温度明显降低,且氢氧化铝的脱水温度维持在较适宜的范围内;焙烧后,易形成六铝酸盐相.甲烷燃烧反应结果表明,用超临界干燥方法制得的催化剂对甲烷燃烧反应的催化活性明显高于用普通烘箱干燥方法制得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925.
Under hydrothermal conditions, the reaction of UO2(NO3)2·6H2O with ligand 4-cyanopyridine N-oxide in the presence of NaN3 affords one complex, {[(POTZ)2(H2O)3(UO2)](H2O) (1) (POTZ=4-tetrazolyl pyridine N-oxide), which is another example of a pyridine N-oxide complex of uranium and exhibit strong green fluorescent emission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Crystal data: P21/m, a=0.664 16(10) nm, b=2.104 1(3) nm, c=0.683 29(10) nm, β=93.295(3)°, V=0.953 3(2) nm3, Z=2, R1=0.033 7, wR2=0.083 3. CCDC: 241841.  相似文献   
926.
1 INTRODUCTION In recent years, coordination polymeric frame- works have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 not only due to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the areas of magnetism, nonlinear optics, electronics, catalysis, and molecu- lar recognition and sorption but also to their intri- guing structure topologies[1~8]. The coordination polymers can be specially designed by careful selec- tion of the metal ions with definite coordination geometry, the structure of the connecting ligands, the nature…  相似文献   
927.
采用水热方法合成出一种新型配位聚合物[Cu(Ox)(4,4'-bpy)]n(ox=草酸根离子,4,4'-bpY =4,4'-联吡啶),并通过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元素分析以及红外光谱测定对该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Cm空间群,晶胞参数α=1.1921(7)nm,b=1.153(7)nm,C=0.5155(4)nm,β=113.38(3)°,V=0.6291(7)nm^3,Z=2.该化合物是一个由{Cu(OX)}。链通过桥联配体4,4'-bpy垂直相连并具有矩形格子结构的二维层状配位聚合物,层与层之问交错排列,通过C4,4'-bpy…Oox层间氢键作用,进一步扩展成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928.
以吡啶-3,5-二羧酸、2,2′-联吡啶和硝酸镍为原料,使用水热法合成2个配合物:[Ni(pdc)(bpy)(H2O)3]·2H2O(1)和{[Ni(pdc)(bpy)]·H2O}n(2)。配合物结构经过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定都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体1为单核结构,利用氢键连接为三维网状分子。晶体2中二价镍离子为五配位,由吡啶二羧酸阴离子连接为二维平面结构。对化合物1、2进行了红外、紫外和变温磁化率分析。并利用密度泛函方法对2的电子结构和轨道能量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紫外光谱数据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929.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4-氟苯甲酸桥联的新型双核钴(Ⅱ)配合物[Co2(2,2-bpy)2(μ-L)2(L)2(μ-H2O)](HL=4-fluorobenzoic acid)(1)并测定了其晶体结构。结果表明配合物1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胞参数为a=22.204(4),b=15.777(3),c=15.184(3),β=123.71(3)°,Z=4,Mr=1004.65,V=4424.7(15)3,μ=0.829 mm-1,Dc=1.508g/cm3,F(000)=2048,R1=0.0386,wR2=0.1006。配合物1具有双核蝴蝶状结构,中心钴(Ⅱ)离子处于CoN2O4八面体配位环境中,每个钴(Ⅱ)分别与来自一个2,2-联吡啶的2个N原子、三个4-氟苯甲酸根的3个O原子和一个配位水分子的1个O原子配位,两个钴(Ⅱ)被2个4-氟苯甲酸根和1个桥联水分子桥联为双核蝴蝶状结构。分子间通过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构成了3D超分子网状结构。变温磁化率测试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在5~300K范围内显示反铁磁性。  相似文献   
930.
本文以可溶性二价锰盐和钼酸钠为原料,利用温和水热法,在低温条件下制备出了一种新形貌的钼酸锰微晶。探究水热条件下对钼酸锰微晶生长的影响。对于所制备的钼酸锰产品,用X射线衍射(XRD)测试微晶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微晶的颗粒尺寸,微晶形貌。在甲基橙溶液的光催化降解实验中考查其光催化性能,该光催化反应近似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k值约为0.5 h-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