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8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815篇
化学   1362篇
晶体学   133篇
力学   9篇
综合类   13篇
物理学   10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采用水热法和后续热处理合成出单斜相LaPO4以及LaPO4:Dy3+,通过XRD对样品进行物相分析,结果表明:所得样品为LaPO4,且XRD图谱及拉曼光谱中峰位的偏移表明Dy的存在,即Dy被掺杂到LaPO4基质中。通过研究用Dy对LaPO4进行不同量掺杂后其拉曼光谱的变化规律,进而找出用Dy对LaPO4进行不同量掺杂后其内部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用Dy对LaPO4进行不同量掺杂后,随着掺杂比例的增大,晶格畸变程度先上升后下降,且在镧镝物质的量比例为1∶0.06时对基体晶格结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42.
水热条件下,成功合成了一例新的异金属修饰的有机-无机杂化型多金属同多酸簇合物[Cu(en)_2(H_2O)]_4[Ce(W_5O_(18))_2]·4H_2O(1)(en=乙二胺),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及热重分析对化合物进行了结构分析和基本表征.化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P2_1/c空间群,单胞参数为a=2.736 1(2)nm,b=1.452 52(7)nm,c=1.634 53(9)nm,β=97.153(6)°.结构解析表明,化合物1中的中心离子Ce~(4+)与两个同多酸簇块的O原子结合形成八配位的四方反棱柱体,并通过游离的及支撑的[Cu(en)_2(H_2O)]~(2+)进行修饰.值得注意的是,化合物1是首例基于{W_5O_(18)}型同多酸簇块的Cu-Ce异金属修饰型有机-无机杂化的孤立结构.  相似文献   
43.
A new coordination polymer [Ni(L)(m-bix)(H2O)]n (1, H2L = 5-iodo-isophthalic acid, m-bix=1,3-bis(imidazol-1-ylmethyl)-benzene) has been synthesized by the hydrothermal method and characterized by IR, elemental analysis, powder XRD and single-crystal X-ray analysis. The crystal is of triclinic, space group Pī with a = 9.1638(3), b = 10.2319(3), c = 13.2463(4) ?, α = 80.1710(10), β = 83.671(2), γ = 70.3790(10)o,C22H19NiIN4O5, Mr = 605.02, V = 1150.85(6) ?3, Dc = 1.746 g/cm3, F(000) = 600, μ = 2.225 mm-1, S = 1.045 and Z = 2. The final R = 0.0388 and wR = 0.1257 for 5089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 〉 2σ(I). In the title complex, the M and P layers are arranged alternately to give a double-layer structure by the symmetry related hydrogen bonds, and these double-layers are further joined together to achieve a 2D supramolecular architecture through I···π interaction involving iodine atoms and imidazole rings.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title complex was studied by thermal gravimetric (TG) and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DTA).  相似文献   
44.
分别以铝酸钠和硅溶胶为铝源和硅源,四乙基氢氧化铵为模板剂,在水热条件下,考察了添加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S))对合成Beta分子筛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RD、TEM、BET、ICP、~(29)Si-NMR和NH_3-TPD等方法对合成样品进行了结构表征和作用机理讨论,同时以催化裂化异丙苯为模型反应评价其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与传统Beta分子筛相比,加入PVP后所得样品具有更高结晶度和较高的硅铝物质的量比(25.68)以及较大的比表面积(772 m~2/g);而加入MTS后尽管具有较大比表面积(657 m~2/g)和较高硅铝物质的量比(25.76),但是结晶度却相对降低,且粒径减小(160-320 nm)。两种添加剂作用下所得样品均具有更多酸量,在催化裂化异丙苯的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45.
46.
开展了稠油层内水热催化裂解技术在胜利油田的先导实验,五口井平均周期单井增油653 t,稠油初期降黏率达79.8%,措施14周后降黏率仍大于62%。利用Brookfield DV-Ⅲ黏度计、ElementarVario EL III元素分析仪、Knauer K-700蒸气压渗透仪、Agilent 6890N气相色谱仪和EQUINOX 55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对措施前后稠油的物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层内水热催化裂解后稠油黏度及平均分子量减小、轻烃含量增加、重质组分含量减少、氢碳原子比增加、杂原子含量减小。稠油层内裂解反应受催化剂体系、高温水及储层矿物因素控制,催化剂是促进稠油裂解的主要因素,供氢剂及分散剂等助剂有助于提高裂解效果,高温水的酸碱性质及储层矿物对稠油具有催化裂解作用。多因素协同作用下使稠油发生脱侧链、分子链异构、断链、加氢、开环、成环、脱硫等系列反应,使得稠油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物质,降低了稠油黏度,改善了稠油品质,证实该技术在现场应用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7.
水热条件下,利用2,5-二甲基苯-1,4-二亚甲基二膦酸(H4L)与CoCl2·6H2O或NiSO4·6H2O反应得到2个同构的过渡金属有机膦酸化合物,[Co(H2O)4(H2L)]n1),[Ni(H2O)4(H2L)]n2),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粉末及单晶X-射线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分析表明:化合物12都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化合物1的晶胞参数为a=0.4970(2)nm,b=0.7113(3)nm,c=1.1778(5)nm,α=97.779(7)°,β=92.103(7)°,γ=107.217(6)°,V=0.3927(3)nm3,Z=2;化合物2的晶胞参数为a=0.49435(19)nm,b=0.7089(3)nm,c=1.1726(5)nm,α=97.919(6)°,β=92.130(6)°,γ=107.441(5)°,V=0.3870(3)nm3,Z=2。金属离子采取了八面体构型,6个配位氧原子分别来自2个反式构型的H2L配体和4个配位水分子。每1个金属离子与2个反式构型的H2L配体配位形成了一维线型链状结构。这2个化合物最终通过O-H…O氢键作用形成了三维结构。此外,对2个化合物的热稳定性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8.
水热条件下,制备了2个基于多金属氧酸盐(POM)的Cu和Cu新型杂化配合物材料,即[Cu2(4-NH2-trz)4(Mo8O26)(H2O)4]·5H2O(1)和[Cu4(4-NH2-trz)4Mo8O26](2)(4-NH2-trz=4-氨基-1,2,4-三唑)。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在配合物1中,4-氨基-1,2,4-三唑双齿配体连接2个相邻的Cu中心形成双核结构单元,这些双核结构单元进一步通过Mo8O264-连接形成一维(1D)的杂化配位结构。在配合物2中,4-氨基-1,2,4-三唑双齿配体连接相邻Cu中心构筑了独特的[Cu4(4-NH2-trz)4]n一维螺旋链,这些左手和右手的一维螺旋链再通过(β-Mo8O264-连接形成2D杂化骨架。光催化实验研究表明,样品1和样品2对于不同有机染料(亚甲基蓝(MB)、罗丹明B(RhB)和甲基橙(MO))具有很好的光催化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49.
以三嵌段共聚物P123(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PEO20-PPO70-PEO20)为还原剂和保护剂,比较了水热法和溶剂热法对纯Ir和IrPd合金催化剂合成及其电催化氧化甲醇(MOR)性能的影响。对于纯Ir催化剂,在相同条件下,溶剂热法能更好地促进Ir前驱体的还原。对于IrPd合金催化剂,溶剂热法可制得表面富含Ir但MOR活性较低的核壳结构产物(IrPd-S)。水热反应得到的不同原子比(IrPd、Ir2Pd、IrPd2)的产物粒径更小,元素分布更均匀。其中比例为1∶1的IrPd (IrPd-H)催化剂的MOR电催化活性最高。上述结果表明,通过调节溶剂类型以及P123的结构诱导作用,可以有效地调节纯Ir和IrPd合金催化剂的结构、表面组成和电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50.
李杰  田淑芳 《化学研究》2013,(5):459-462,465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由四核FeⅡ簇和三缺位Keggin型磷钨酸盐共同构筑而成的夹心型多金属氧酸盐(H2dien)4H2[Fe4(H2O)2(α-B-PW9O34)2]·8H2O(1)(dien=二乙烯三胺);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定性表征了产物的结构,利用元素分析测定了其组成.结果表明,化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其多阴离子[Fe4(H2O)2(α-B-PW9O34)2]10-由两个[α-B-PW9O34]9-单元通过Fe4O14(H2O)2簇连接而成;Fe2+离子采用六配位的八面体几何构型.同时,质子化的H2dien2+充当抗衡阳离子,经氢键与杂多阴离子[Fe4(H2O)2(α-BPW9O34)2]10-相互作用形成三维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