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8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815篇
化学   1362篇
晶体学   133篇
力学   9篇
综合类   13篇
物理学   10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21.
水热晶化法合成了MZr_2(ASO_4)_3(M=Na,K,Rb,Cs)系列化合物。研究了反应物浓度、配比及不同砷源等水热晶化条件对产物物相的影响。用XRD、IR和Raman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4种晶体的振动光谱由钠到铯呈现出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22.
作为磷酸盐基空旷骨架(Open-framework)化合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磷酸锌基空旷骨架化合物经过近1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内涵丰富的一个族系[1~6]. 实验证明有机胺基团可以作为配体, 起到电荷平衡阳离子与磷酸锌构成骨架作用[1~6]. 我们认为, 有机胺和骨架上的部分锌原子键合方式与多金属氧酸盐中的配体-次级金属结构模型存在相似性. 因此, 将多金属氧酸盐的配体-次级金属模型向过渡金属磷酸盐领域进行"嫁接", 不仅存在着实验参考依据[3,4], 而且将会推动磷酸盐配位化学的发展. 与多面体构成的钼酸盐和钒酸盐相比较, 这种"嫁接"意味着以磷氧四面体为结构单元的过渡金属磷酸盐可能存在着新颖的拓扑结构. 我们选用2,2′-联吡啶作为螯合配体, 制备新颖的具有杂化磷酸锌骨架的化合物, 并通过刚性配体的空间效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磷酸锌聚合体的外延连接. 本文报道一种一维链状杂化磷酸盐(2,2′-bipy)2Zn2(PO4H)(PO4H2)2(以下简称FJ-10, FJ: Fujian Institute of Research on the Structure of Matter)的水热合成及单晶结构表征. 在磷酸锌体系中, FJ-10具有新颖的骨架拓扑结构和堆垛方式. 我们将对此类化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进行系列报道.  相似文献   
23.
李亚娟  宋会花  王继业  韩占刚 《化学学报》2007,65(21):2401-2404
合成了锌(II)与3,4-吡啶二羧酸和1,10-邻菲啰啉形成的配位聚合物[Zn(PDC)(phen)]n (1) (H2PDC=3,4-吡啶二羧酸, phen=1,10-邻菲啰啉), 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 测定了晶体结构. 该聚合物属单斜晶系, P2(1)/n空间群, a=0.77136 nm, b=1.9757(4) nm, c=1.0680(2) nm, β=95.36(3)°, V=1.6205(6) nm3, Z=4, Dc=1.683 Mg/m3, Mr=410.68, F(000)=832, μ=1.55 mm-1, 最终偏离因子R1=0.0608, wR2=0.0967. 该化合物中Zn原子与来自两个PDC的三个羧基氧原子, 另外一个PDC的吡啶氮原子, 以及phen的两个氮原子配位, 形成的ZnN3O3八面体通过PDC桥联形成二维层状网络结构. 此外还研究了该聚合物的热性质和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24.
水热条件下合成了[Ni(en)2]6[(VO)12O6B18O39(OH)3].6H2O多钒硼酸盐,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该晶体属三方晶系,R-3空间群.测试了晶体的IR光谱和TG曲线,用循环伏安法详细研究了合成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质及电子转移机理,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具有两对氧化还原峰,其电子转移数分别为单电子和三电子.  相似文献   
25.
三维银配位聚合物[Ag3(IN)2(CF3COO)]的水热合成与晶体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水热条件下, 通过4-氰基吡啶发生原位水解得到异烟酸, 将其与AgCF3CO2作用合成了新型银配位聚合物, 并通过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6.
本文采用水热热压技术研究了海泡石中添加RE-USY分子筛的固化成型条件,同时以XRD、SEM、IR对固化体的结构变化以及表面酸性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在海泡石中添加Y型沸石分子筛容易制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固化体.成型后,海泡石和分子筛的原有骨架结构保持不变.成型后的固化体含B酸和L酸中心,但B酸酸量较固化前减少,而L酸量增加.  相似文献   
27.
A novel compound Ni(phen)(H2O)(V2O6) has been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d and structurally determined to be a two-dimensional compound, which contains {V2O6}n2n- chains interconnected by nickel(Ⅱ) complexes via oxygen atoms. The crystallographic data measur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are as follows: C12H10N2NiO7V2, Mr=454.81,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1/c, a=0.784 6(3), b=2.103 6(8), c=0.942 3(4) nm, β=112.872(5)°, V=1.433 0(10) nm3, Z=4, Dc=2.104 Mg·m-3, μ(Mo )=2.615 mm-1, F(000)=904, T=298(2) K, 4 480 reflections collected, 2 470 independent (Rint=0.032 2), the final R=0.058 4 and wR2=0.145 7 for 2 303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2σ(I). CCDC: 192520.  相似文献   
28.
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三个新的配合物[Ni(en)3] (ndt) ·H2O 1, [Co(en)3] (ndt) ·H2O 2 和[Mn(en)3] (ndt) ·H2O 3。晶体结构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三个配合物均属于单斜晶系,Cc空间群。[M(en)3]2+阳离子、ndt阴离子和结晶水分子通过氢键自组装出相同结构的三维网。通过紫外-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对这三个配合物的光吸收性能和能带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29.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因其在催化、化学吸附、磁性和电子导体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而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1,2]. 通过过渡金属离子和特殊的有机配体之间的反应, 一系列具有独特结构的配位聚合物已被合成出来. 多齿有机配体可螯合两个或多个金属离子, 这些金属离子之间存在良好的电子交换[3], 可形成一维、二维或三维的配位聚合物. 均苯三甲酸和均苯四甲酸都是良好的桥连多齿配体, Chui等采用均苯三甲酸合成了具有吸附作用的大孔道的[Cu3(tma)2(H2O)]n[4] (tma=benzene-1,3,5-tricarb-oxylate)三维配位聚合物, 并且[Ni(C12H3ON6O2)]3(tma)*H2O[5], [M(tma)2]*12H2O(M=Co,Ni,Zn)[6], Na2[Co(H2O)6(bta)]*4H2O[7] (bta=benzene-1,2,4,5-tetracarboxylate)和[Co(phen)(md)][8] (phen=1,10-phenanthroline, md=benzene-1,3-dicarboxylate)等配位聚合物也先后被合成出来.  相似文献   
30.
利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Cu-Ce/γ-Al2O3催化剂,并在无H2存在的条件下对硬脂酸进行催化水热液化。对催化剂进行BET比表面积分析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可知,Cu-Ce/γ-Al2O3催化剂中存在CuO和CeO2两种晶型,在300℃条件下水热反应12 h后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通过对硬脂酸进行水热液化实验和对生物油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发现,加入Cu-Ce/γ-Al2O3催化剂能够获得最高的硬脂酸转化率(94.71%)和总烃产率(81.41%),水热液化脱氧效果最好。分析正烷烃的产率,结果发现硬脂酸在高温水热条件下主要发生脱羧反应。Cu-Ce/γ-Al2O3催化剂的加入能够同时促进反应过程中脱羧反应、加氢脱氧反应和裂化反应。此外,Cu-Ce/γ-Al2O3还能够促进羰基基团的脱除,有效减少产物中的醛和酮类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