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20篇
化学   561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9篇
综合类   16篇
物理学   7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纤维素类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纤维素类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因其具有原料丰富,可生物降解,使用安全性好等一般合成高分子表面生剂所难以具备的优点,目前正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近20年来其主要研究进展,内容涉及含长链烷基,含碳氟基团和含双亲链段3类纤维素类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72.
双(5-磺酸钠水杨醛)缩二胺水溶性席夫碱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建华  杜军 《应用化学》1999,16(3):114-115
水杨醛及其衍生物与某些伯胺类化合物缩合形成的席夫碱及其金属螯合物,具有特殊的抗癌、抗炎、杀菌抑霉等活性,引起了各国化学家的广泛兴趣[1,2].对水溶性席夫碱金属螯合物的研究,国内外报道较少[3,4],其合成方法主要采用水杨醛衍生物、金属盐、胺类的“一...  相似文献   
73.
维生素片中水溶性维生素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法测定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利用自制的毛细管电泳 -电化学检测装置 ,以碳圆盘电极为工作电极 ,在 pH=8.0的NaH2PO4-Na2B4O7 缓冲溶液中对2种多维片中水溶性维生素VB1 、VB6、VC和VM(叶酸)的分离检测进行了研究。各组分峰电流的相对标准偏差 (RSD)<3.0%,检出限可达5.0×10-7 mol/L,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4.
采用碱性去活性柱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分离测定了7种水溶性维生素。不需加入离子对试剂和胺类改性剂,峰形尖锐,用梯度洗脱分离完全,效果良了,方法的精密度为标准偏差5%以内,回收率为89% ̄102%,并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75.
表面修饰CdS和(CdS)ZnS纳米晶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水相中合成了CdS纳米微粒,以ZnS对其进行表面修饰,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CdS)ZnS水溶性纳米晶。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表征其粒度和形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荧光光谱表征其光学特性。制得的CdS近似呈球形,直径为8nm;CdS纳米颗粒表面经ZnS修饰后,其荧光发射峰强度显著增强,表面态发射减弱。  相似文献   
76.
在环境分析中,硫化物指的是水溶性无机硫化物和酸溶性金属硫化物,包括溶解性的H2S、HS^-、S^2-和存在于悬浮物中的可溶性硫化物以及酸溶性金属硫化物。用亚甲蓝吸光光度法测定废水中硫化物时,由于废水中的还原性物质、带色物和悬浮物对测定有干扰,故测定前需使用适当的预处理方法将硫化物与干扰物质分离,无色透明、不含悬浮物的水样,可采用沉淀分离法进行预处理,  相似文献   
77.
通过对在不同阶段中和不同条件下所获得的硫化产物的XRD和TEM分析发现,镍盐在临氢加热前的硫化产物是结晶程度较低的NiS2,临氢加热后变为结晶程度较高的NiS和Ni7S6,它们的分散状态没有明显地改变;钼酸盐在临氢加热前的硫化产物为部分硫代钼酸盐,临氢加热后变为微晶态MoS2,其分散状态明显提高,临氢加热是两种催化剂前体的硫化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助硫化剂NH4Cl的加入对镍盐的硫化产物的各种物理和化学存在状态都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它是钼酸盐硫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助剂,当NH4Cl加入量增大时,XRD分析未发现其本体化学组成有变化,其结晶程度有所降低,晶粒度由6.6 nm降至3.6 nm。分散介质的种类对催化剂的分散效果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以钼酸盐为例,密度和黏度更大的克拉玛依常压渣油更有利于硫化产物的分散,与采用润滑油基础油为分散介质时相比,其晶粒度由3.0 nm降低至2.0 nm,且外观形态由粒径较小(50 nm~100 nm)的较致密的颗粒变为粒径较大(100 nm~500 nm)的呈现蓬松球壳结构的絮状团块。  相似文献   
78.
本文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用生物质淀粉保护的金纳米颗粒作为催化剂,选择性氧化醛基得到羧酸的方法. 在4-羟甲基苯甲醛的催化氧化中,金纳米颗粒对醛基表现出了压倒性的选择性,而醇羟基则保持不变. 该非均相催化体系由可溶解的催化剂和不溶解的底物构成. 金催化剂的制备、储存、和使用都在水相中. 反应条件优化之后,双氧水被证明是最佳的氧化剂,可以得到100%转化率. 此外,在不同官能团取代的醛衍生物中,金纳米颗粒也表现出了很好的普适性. 反应结束之后,有机组分被有机溶剂萃取,而金颗粒被保留在水中通过分液分离以回收使用.  相似文献   
79.
不同物料堆肥腐熟程度的紫外-可见光谱特性表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溶性有机物(DO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性是评价堆肥腐熟度重要方法之一,但由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指标众多,单指标评价具有较大局限性。因此,本研究开展了影响堆肥腐熟度的关键紫外-可见光谱特性指标识别,并采用化学剂量学方法评价了不同来源堆肥腐熟程度。与传统单一物料评价相比,优选的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更具普适性。不同物料堆肥过程中DOM紫外-可见光谱特性分析结果表明,SUVA254SUVA280值呈明显的增加趋势,E250/E365E4/E6值呈相反的趋势,而A226~400,S275~295,S350~400值则在堆肥末期变化显著。相关分析表明不同紫外-可见光谱参数(E2/E4E235/E203除外)彼此之间相关性显著;主成分分析显示,DOM紫外-可见光谱指标A226~400, SUVA254, S350~400, SUVA280, S275~295可作为堆肥腐熟程度关键影响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采用筛选的特性指标对堆肥末期进行聚类分析,可将九种不同来源堆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猪粪、鸡粪、污泥、秸秆、园林垃圾、果蔬及生活垃圾等腐熟程度较低的堆肥;第二类为杂草和厨余腐熟程度较高的堆肥。  相似文献   
80.
以巯基丙酸(mercaptopropionic acid,MPA)为稳定剂合成水溶性CdTe最子点(quantum dots,QDs),以CdTe QDs作为能量供体.庆大霉素(Gentamycin,GT)作为能垦受体,建立了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体系.在690 nm处可见发射峰,半峰宽约10 nm,在一定范围内荧光强度与GT的含量旱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2~20 mg·L-1,相关系数r=0.986 7.优化了不同的激发波长、pH、离子强度、时间和温度等凼素对反应的影响,并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和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别表征了化学结构和相对专一性.结果表明巯基丙酸的巯基中S原子和羧基中氧原子与纳米微粒表面的富Cd离子发生了配位作用,CdTe QDs与GT的耦合主要是通过量子点周围巯基丙酸羧基(-COOH)中的氧原子与GT的胺基(-NH2)形成分子问氧键实现的;GT与CdTe QDs的结合率为0.35:1.研究表明GT可以作为检测CdTe QDs标记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的荧光增敏剂,荧光强度值增强6倍,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