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1篇
  免费   352篇
  国内免费   1269篇
化学   2289篇
晶体学   22篇
力学   220篇
综合类   110篇
数学   323篇
物理学   97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73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89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178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100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不久前,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丁辉院长透露,一个环渤海地区的应急分析测试体系正在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72.
A series of 2-cyano-3-methylthio-3-substituted methylaminoacrylates were synthesized as herbicidal inhibitors of photosystem Ⅱ (PSⅡ) electron transport, in order to estimate the effect of fluorine atom, pyridyl group, chirality and ester chain on activity. The important intermediate 2-fluoro-5-aminomethylpyridine was synthesized with high yield. The bioassay results showed that most of rifle compounds had high herbicidal activity in postemergence treatment. The introduction of an a-methyl into the 3-substituted methylamino could improve the activity notably. The replacement of hydrogen by chlorine or fluorine group and phenyl by pyridyl group showed different effects,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ester chain affected the activity too.  相似文献   
73.
铈离子与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引发丙烯酰胺聚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对铈离子与苯基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在H_2O-CH_3CN(3∶1,V/V)及H_2O-HCONH_2(1∶2,V/V)两种介质中引发丙烯酰胺的聚合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结构的苯基氨基甲酸酯对聚合的影响。苯基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对铈离子引发聚合均有促进作用,其中对-甲苯基氨基甲酸酯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测定了聚合反应表现活化能及聚合动力学方程,并提出了聚合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74.
提出了一种动力学李代数方法来研究取代苯体系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对于给定的PPP模型(Pariser-Parr-Pople)哈密顿量, 生成了一个动力学李代数. 依据这些代数元构造出演化算子作为群参数的函数, 通过求解一组非线性微分方程能够得到这些群参数. 再按照统计力学中的密度算子公式给出取代苯分子体系偶极矩的统计平均值. 于是导出二阶极化率的表达式. 与其他量子力学计算结果比较, 表明这种动力学李代数方法在预言有机共轭分子的非线性光学性质上同样有用.  相似文献   
75.
洪军  钟文艺 《合成化学》1993,1(2):172-177
在水介质中,研究了新型的过氧化氢/N-甲基苯胺盐酸盐引发体系对 AM 与 PVA 的接枝共聚。产物经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 ~1H-核磁共振进行表征,并提出了引发机理。  相似文献   
76.
以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和共乳化剂十六烷醇 (HD)作为复合乳化体系 ,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和N ,N 二甲基苯胺 (DMA)作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丁酯 (MMA BA)作为混合单体 ,制备了分散相占 83 %以上的稳定的超浓乳液 ,然后在低温下引发聚合 .探讨了引发剂浓度、氧化剂与还原剂的摩尔比、乳化剂的浓度、液膜增强剂的种类、聚合温度等因素对聚合稳定性和聚合速率的影响 ,测定并计算得到了聚合速率的公式 ;用激光散射粒度分布仪测定了聚合物乳胶粒子的大小及粒径分布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聚合物乳胶粒的形态 ,讨论了乳化剂浓度、聚合温度等对乳胶粒形态、大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7.
萤光酮类试剂对于多价阳离子具有较高的反应灵敏度,在某些表面活性剂或辅助络合配位体存在下可形成灵敏度更高的多元络合物。锗(Ⅳ)和苯基萤光酮的显色反应报导较多,其摩耳吸光系数一般是1.2-1.4×10~5。沈含熙等最近发表的水杨基萤光酮——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一锗(Ⅳ)显色反应体系的灵敏度达1.89×10~5。  相似文献   
78.
从溶胀平衡研究玻璃态高聚物的凝聚缠结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3~15℃室温条件下对聚苯乙烯(PS)颗粒在二氧六环/水混合溶剂中的溶胀情况进行目视观察,可以看到,当减小混合溶剂二氧六环/水中的水含量时,PS颗粒从玻璃态到溶胀的玻璃态、溶胀的高弹态、流体态的转变,与PS颗粒升温时从玻璃态到高弹态、流体态的转变相对应.选定混合溶剂二氧六环/水(水6·8wt%)对一个单分散PS试样(Mw=1·68×105)在30℃进行分相平衡和溶胀平衡的测定.分相平衡是先将PS/二氧六环/水(混合溶剂水含量6·8wt%)体系加热到130℃使PS溶解成一均相溶液,然后在冷却过程中分相,在30℃达分相平衡(30天)时,浓相高分子体积浓度p″=0·304,稀相几乎为纯溶剂.从Flory-Huggins相平衡理论得出此体系的高分子-溶剂相互作用参数χ=0·63.本工作使用的单分散PS试样在选定的混合溶剂,即二氧六环/水(水6·8wt%)中,30℃时不能溶解只能溶胀,单分散PS颗粒淬冷试样(密度ρp=1·0451g/mL)到达溶胀平衡(80天)时浓相高分子体积浓度p″=0·308.而此淬冷试样经在80℃热处理100h后的老化试样(ρp=1·0470g/mL)达溶胀平衡(70天)时p″=0·312.从溶胀过程中浓相体积变化曲线可知试样经在80℃热处理过程中凝聚网络趋向于更均一,更接近热处理温度下的平衡态,试样密度增大,网络产生了新的链间凝聚,物理交联密度增大(凝聚点间分子量减小).从溶胀平衡理论并取χ=0·63(分相平衡)可得到淬冷试样的物理交联点间分子量Mc=11·6×104,老化试样的物理交联点间分子量Mc=6·9×104.实验结果说明溶胀过程及溶胀平衡的测定可以反映玻璃态高聚物中的凝聚网络结构的细节,而且非常敏感.  相似文献   
79.
随着油田深部调剖应用的不断推广,以及环保要求的提高,适用于深部调剖调驱体系的低污染有机锆交联剂逐渐受到关注。以ZrOCl2·8H2O、乳酸、乙二胺、硫脲为原料,制备了有机锆交联剂和HPAM-锆交联凝胶,其结构和性能经SEM和岩心驱替装置表征。并利用正交实验法优化了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制备有机锆交联剂的最佳条件为:氧氯化锆、乳酸、乙二胺及硫脲的质量比为7.8/1/6.7/5,反应温度为70 ℃,反应时间为3 h。交联温度为60 ℃,HPAM浓度为2 g·L-1、聚锆比为30/1时,聚合物凝胶成胶强度达到24968 mPa·s,成胶时间约8 h,凝胶体系可维持90 d不破胶。在级差为3.9的双管驱替岩心实验中,两管的岩心分流率均接近50%,剖面改善率达到66.77%。  相似文献   
80.
确定等价双电子组态原子光谱项的简便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Pauli原理 ,即原子体系中完全波函数必须是反对称的要求 ,提出一种推测等价双电子组态原子光谱项的方法。以推测 (np) 2 ,(nd) 2 ,(nf) 2 组态光谱项为例 ,说明该方法是学习原子光谱项过程中容易理解、便于掌握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