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7篇
  免费   202篇
  国内免费   3033篇
化学   6383篇
晶体学   31篇
力学   23篇
综合类   127篇
数学   102篇
物理学   666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281篇
  2013年   235篇
  2012年   232篇
  2011年   245篇
  2010年   236篇
  2009年   297篇
  2008年   320篇
  2007年   316篇
  2006年   325篇
  2005年   319篇
  2004年   367篇
  2003年   327篇
  2002年   271篇
  2001年   292篇
  2000年   202篇
  1999年   217篇
  1998年   249篇
  1997年   218篇
  1996年   209篇
  1995年   186篇
  1994年   173篇
  1993年   150篇
  1992年   154篇
  1991年   141篇
  1990年   144篇
  1989年   133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从贵州产冬凌草[Isodon rubescens (Hemsl.) Hera]中分离得到12个6,7-断 裂-7,20-内酯-对映-贝壳杉烷二萜化合物,经波谱分析鉴定了它们的结构, 其中有7个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贵州冬凌草乙素~辛素(guidongnins B~H, 1~ 7),以及卢氏冬凌草甲素(8)、卢氏冬凌草乙素(9)、贵州冬凌草素(10)、狭 叶香茶菜素(angustifolin, 11)和6-表香茶菜素(6-epiangustifolin, 12)等5个 已知化合物。另外,将作者原命名的贵州冬凌草素(guidongnin, 10)更名为贵州 冬凌草甲素(guidongnin A, 10),并利用二维核磁区振波谱技术修订了卢氏冬凌草 乙素的结构。  相似文献   
72.
中药竹节香附化学成分的研究V.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73.
程爽  李海洋  刘颖 《中国化学》2006,24(7):849-854
The structures and stabilities of these still experimentally unknown CH_nCl_(3-n)O_(2-)Li~ and CF_nCl_(3-n)O_(2-)Li~ ionshave been theoretically investigated by ab initio molecular orbital theory and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inconjunction with the 6-311G(d,p),6-311 G(d,p),6-311 G(2d,p)and 6-311 G(2df,2p)basis sets.The optimizedgeometries,chemical bonding and NBO analysis indicate that these complexes of CH_nCl_(3-n)O_(2-)Li~ and CF_nCl_(3-n)O_(2-)Li~ exist as ion-dipole molecules.The calculated affinity energies of these species exceed 41.9 kJ/mol,which arelarge enough to suggest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se title complexes could be detected as stable species in gas phase byLi~ ion attachment mass spectrometry.  相似文献   
74.
7-十二烯基-8-羟基喹啉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十二烯基-8-羟基喹啉是一种新型螯合型萃取剂(Kelex 100的主要成份)。它是(1a)和(1b)异构体的混合物。本文报道了利用1-氯-1,1,3,3-四甲基丁烷与过量丁二烯-[1,3]的1,4加成反应合成重要中间体1-氯-5,5,7,7-四甲基辛烯-[2](3)的方法,此法具有室温、常压、产率高、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75.
本文叙述了由国产低光学纯(43.6%e e)(-)-α-蒎烯通过硼氢化-原位再结晶, 制备高光学纯(97.2%ee)(+)-二异松茨烷基硼烷(diisopinocampheylborane, Ipc2BH)的简便新方法。  相似文献   
76.
N-(取代苯氨基硫代甲酰基)邻苯二甲酰胺酸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四种硫脲衍生物和一种脲衍生物同邻苯二甲酸杆进行单酰化反应, 筛选了最适宜反应条件, 避免了环状副产物, 合成了N-(取代萃氨基硫代甲酰基)邻苯二甲酸。  相似文献   
77.
78.
研究了电子受体氯冉酸(CL)和2,3 二氰5,6 二氯1,4 对苯醌(DDQ)与电子给体氧氟沙星之间的荷移反应。实验发现,氧氟沙星与以上两种电子受体在氯仿中可生成稳定的n π络合物,其荧光强度较之氧氟沙星分别增强了22和54倍。据此建立了两种基于荷移反应简便可靠地测定氧氟沙星的荧光光谱新方法。CL法和DDQ法测定氧氟沙星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 06~2.4μg/mL和0 16~2.0μg/mL时,荧光强度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已用于药物制剂中氧氟沙星的测定,其回收率分别为98.4%~100.9%和98.5%~100.4%。  相似文献   
79.
从S—苄基和S—甲基二硫代肼基甲酸酯衍生出的两种亚苄基丙酮希夫碱为配体,合成了铜(Ⅱ)配合物。经化学分析、磁性、红外、电子和EPR光谱的研究表明配合物有Cu(TSB)_2的形式,其中配体为双齿单价阴离子。在固态时,两种配合物分别为平面正方形和平面菱形结构。在溶液中,两者都为平面正方形。由EPR光谱分析得到的磁参数和键参数的值表明配合物中的键有较高的共价特征。对四种细菌的抑菌试验发现配体及其配合物均有抑菌活性,其中配合物的活性较高并研究了介质,pH对抑菌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0.
汪瑗  訾凤兰 《分析化学》1998,26(11):1406-1406
1引 言薄层色谱(TLC)已广泛用于中药成分的分离与分析,但在薄层原位无法获得分离后各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信息;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可高灵敏度获得单一组分的分子振动光谱,将以上技术联用,可在混合物微量分离的原位获得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信息,本文用TLC-SERS对洋金花注射液中莨菪烷型生物碱进行了探索。2 实验部分2.1 仪器与试剂FT-Raman910光谱仪(Nicollet公司),Nd:YVO4激光器,激光波长1064nm;三用紫外分析仪(上海分析仪器厂)。硅胶CF254(青岛海洋化工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