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化学   25篇
综合类   1篇
物理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生物芯片表面氨基密度检测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氨基硅氧烷试剂在石英或玻璃片基表面上进行氨基化反应,将氨基化片基与芳香醛反应生成亚胺,再将亚胺水解在已知体积的乙酸水溶液中,得到相应的芳香醛溶液,利用UV-vis光谱检测其吸光度。这样,在水解液中检测到的醛的数量等于片基表面生成的亚胺的数量。由已知的水解液体积和片基表面积可以计算出片基表面氨基的相对密度。因9-蒽醛具有较大的摩尔消光系数(262 nm,6.36×107cm2/mol,0.8%CH3COOH aq.),所以,可以明显提高生物芯片表面氨基密度检测的灵敏度。实验还研究了各种氨基化试剂组装成膜的最佳反应条件及其在去离子水、酸性及碱性水溶液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氨基化片基在去离子水中有很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CdTe量子点DNA荧光纳米探针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相合成法合成了巯基乙酸(TGA)修饰的水溶性CdTe量子点,通过反相微乳液法制备了二氧化硅及壳聚糖修饰的核壳型复合荧光纳米粒子,将其与DNA吸附连接,得到CdTe量子点DNA荧光纳米探针。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荧光光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ζ电位等测试方法对产物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制备了表面富含氨基的复合荧光纳米粒子,其对DNA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简便易行的对磁性纳米粒子表面进行氨基化的方法. 首先使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了粒径为10 nm左右的Fe3O4纳米粒子, 然后用阿仑膦酸钠对其表面进行修饰, 使其表面具有了功能化的氨基.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动态光散射(DLS)仪、热重分析(TGA)仪、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仪等对其进行表征. 结果显示磁性纳米粒子表面被成功地修饰了一层双膦酸分子. 所制备的纳米粒子可在pH=6.3稳定存在4周以上.  相似文献   
14.
以玻璃珠为基质,通过NH3/H2O2/H2O处理,完成表面羟基化修饰;再采用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甲苯溶液处理,完成硅烷氨基化修饰羟基制得表面功能基团为氨基的新型固相合成载体(1),其氨基含量为8.9×10-3mmol·g-1。1与连接分子4-[4-(羟甲基)苯氧基]-甲基苯甲酸经过氨基与羧基缩合反应制得带连接臂的固相载体;再与Fmoc保护的甘氨酸反应和脱保护,成功地键合甘氨酸,充分证明1作为新型载体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过氧化氢氧化法剥离出煤炭结构中的晶体碳[煤基碳点(CDs)], 并通过亚硫酰氯氯化及乙二胺钝化等步骤对其进行氨基化修饰, 制得N, S共掺杂的氨基化煤基碳点(NH2-CDs), 再利用其表面的氨基和含氧基等官能团的配位及分散作用, 将由氯化铜原位还原得到的氧化亚铜(Cu2O)纳米粒子包覆于其中, 制备了复合催化剂Cu2O/NH2-CDs, 表征了其结构和形貌, 并考察了其可见光催化还原CO2/H2O的性能. 结果发现, NH2-CDs的存在使复合催化剂不仅具备了较强的CO2吸附性能, 而且还具有了高效的电子-空穴对分离和电子转移能力, 从而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还原CO2制备HCOOH的性能. 反应6 h时, 产物HCOOH的量为2582.4 μmol/g cat, 约为同条件下纯Cu2O作为光催化剂时产物HCOOH产率的7.3倍.  相似文献   
16.
黄幼芳  刘珺  黄晓佳 《色谱》2022,40(10):900-909
有效萃取是分析复杂样品中苯氧羧酸类除草剂(PAs)残留的关键步骤。为此,该文利用“一锅法”水热技术快速、简便地制备了氨基碳纳米管功能化磁性纳米粒子(NH-CNTs@M)并作为磁固相萃取(MSPE)的萃取介质,用于萃取谷物和蔬菜样品中痕量PAs。研究利用多种手段对NH-CNTs@M的形貌、尺寸、磁性性质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FeO的粒径、氨基化碳纳米管的直径以及NH-CNTs@M的磁饱和值分别为30 nm、40 nm和44.2 emu/g。详细考察了制备条件和萃取参数对NH-CNTs@M/MSPE萃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H-CNTs@M/MSPE可通过π-π、疏水和氢键作用有效富集目标化合物,最佳萃取条件如下:吸附剂用量为30 mg,解吸溶剂为含2.0%(v/v)甲酸的乙腈溶液,吸附时间和解吸时间分别为8.0 min和3.0 min,基底pH值为6.0,不调节基底的离子强度。将NH-CNTs@M/MSPE与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技术(HPLC-DAD)联用,建立了谷物和蔬菜中PAs的灵敏检测方法。谷物和蔬菜基质中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检出限(LOD,S/N=3)分别为0.32~1.6μg/kg和0.53~1.6μg/kg,定量限(LOQ,S/N=10)分别为0.94~4.8μg/kg和1.6~4.8μg/kg。在两种实际样品中不同浓度下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73.1%~112%和72.3%~113%。与现有方法相比,所建方法具有萃取速度快、灵敏度高和环境友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简便易行的对磁性纳米粒子表面进行氨基化的方法.首先使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了粒径为10 nm左右的Fe_3O_4纳米粒子,然后用阿仑膦酸钠对其表面进行修饰,使其表面具有了功能化的氨基.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动态光散射(DLS)仪、热重分析(TGA)仪、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仪等对其进行表征.结果显示磁性纳米粒子表面被成功地修饰了一层双膦酸分子.所制备的纳米粒子可在pH=6.3稳定存在4周以上.  相似文献   
18.
以廉价易得的2,5-二溴吡啶为原料,经取代、氧化、R-(+)-叔丁基亚磺酰胺手性诱导、氨基化、氨基酸缩合等反应,合成了氨基-3-氰基丙酸衍生物,其结构经1H-NMR, 13C-NMR和LC-MS确证。同时对吡啶环5位取代反应机理进行探讨,并且采用ELISA法研究了氨基-3-氰基丙酸衍生物对炎症细胞(BMDM)Caspase-1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1步合成的氨基-3-氰基丙酸衍生物结构新颖,并且对Caspase-1的抑制活性具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含氮六元芳杂环的氨基化反应即Chichibabin反应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并根据各种实验事实提出了Chichibabin反应可能存在的两种不同的机理.在非均相体系中进行的Chichibabin反应可能是通过吸附和单电子转移的机理进行的;而在均相体系中则可能是通过亲核的加成消除机理进行的.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水相合成法合成了巯基乙酸(TGA)修饰的水溶性CdTe量子点,通过反相微乳液法制备了二氧化硅及壳聚糖修饰的核壳型复合荧光纳米粒子,将其与DNA吸附连接,得到CdTe量子点DNA荧光纳米探针.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荧光光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ζ电位等测试方法对产物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制备了表面富含氨基的复合荧光纳米粒子,其对DNA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