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95篇
  免费   1251篇
  国内免费   5717篇
化学   9442篇
晶体学   165篇
力学   433篇
综合类   384篇
数学   3812篇
物理学   1927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275篇
  2022年   333篇
  2021年   311篇
  2020年   305篇
  2019年   377篇
  2018年   238篇
  2017年   378篇
  2016年   438篇
  2015年   440篇
  2014年   760篇
  2013年   645篇
  2012年   660篇
  2011年   613篇
  2010年   641篇
  2009年   626篇
  2008年   714篇
  2007年   670篇
  2006年   655篇
  2005年   602篇
  2004年   612篇
  2003年   639篇
  2002年   535篇
  2001年   583篇
  2000年   490篇
  1999年   407篇
  1998年   441篇
  1997年   399篇
  1996年   343篇
  1995年   423篇
  1994年   326篇
  1993年   237篇
  1992年   222篇
  1991年   207篇
  1990年   189篇
  1989年   189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142.
氯丙烯在不同催化剂表面上吸附的TPD结果表明在TS-1上有三重附峰,而在TiO2/Silicalite上仅有单峰,H2O2或分子O2在催化剂表面吸附后,在脱附物种中可用质谱检测到原子O(16)物种;说明H2O2或分子O2在样品表面存在解离吸附;并发现解离子分子O2的活性很低,TS-1能同时吸附内烯和H2O2,而在SiO2/Silicalite表面的吸附却与吸附顺序有关,环氧化活性顺序如下:TS-1  相似文献   
143.
湿法氧化除硫,碳后原子吸收法测定伊朗样品中的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4.
IBM-Ⅱ中的有效玻色子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玉民  顾金南 《中国物理 C》1992,16(10):950-953
通过简单的半经验方法,本文给出在Z=40、64子壳附近的有效质子玻色子数,提出在SU(3)极限下存在质子玻色子和中子玻色子的饱和.用此可解释稀土区偶偶核中B(E2)、B(M1)的强饱和性和关联性.并把本文的结果与微观计算的有效玻色子数作了比较,两者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5.
146.
王勤 《数学杂志》1997,17(4):468-472
记X为复数域上无限维Banach空间,H为无限维复可分Hilert空间。本文给出B(X)上保持点谱的满射可加射具有的形式,以及B(H)上某些初等算子保点谱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7.
钱俭 《中国科学A辑》1994,37(8):850-855
依据J.O.Hinze的理论,研究湍流Prandtl数随分子Prandtl数和流动条件参数变化的规律,并解释有关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8.
Mersenne数$M_p$都是孤立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p是素数,M_P=2~P-1.本文证明了M_P都是孤立数.  相似文献   
149.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use the generalized Bernoulli numbers, Gauss sums and the mean value theorems of Dirichlet L-functions between a quadratic residue and its inverse modulo p value formula. to study the asymptotic property of the difference (a prime), and to give an interesting hybrid mean  相似文献   
150.
在研究小波变换及布朗分形模型的基础上,定义了水平分维数,垂直分维数,对角分维数,并将它们作为纹理特征量来实现纹理的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这些特征量能够很好地反映纹理特征,从而分割时不需有关图象中纹理类别的先验信息,较以往方法在准确度和计算复杂程度上都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