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98篇
  免费   1262篇
  国内免费   5694篇
化学   11922篇
晶体学   177篇
力学   449篇
综合类   335篇
数学   1146篇
物理学   3325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237篇
  2022年   276篇
  2021年   295篇
  2020年   288篇
  2019年   289篇
  2018年   190篇
  2017年   274篇
  2016年   377篇
  2015年   386篇
  2014年   642篇
  2013年   644篇
  2012年   596篇
  2011年   606篇
  2010年   567篇
  2009年   649篇
  2008年   711篇
  2007年   628篇
  2006年   692篇
  2005年   677篇
  2004年   747篇
  2003年   663篇
  2002年   655篇
  2001年   644篇
  2000年   528篇
  1999年   585篇
  1998年   541篇
  1997年   498篇
  1996年   457篇
  1995年   511篇
  1994年   455篇
  1993年   353篇
  1992年   410篇
  1991年   401篇
  1990年   290篇
  1989年   319篇
  1988年   74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标题配合物Cu4(dhbd)2(dpphen)4•2H2O]•8H2O(H4dhbd=2,3-二羟基丁二酸, dpphen=4,7-二苯基-1,10-邻菲咯啉),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 晶体结构分析表明, 由于水的配位阻断, 2,3-二羟基丁二酸根仅通过单羟基氧桥联两个U形双核亚单元形成具有一个对称中心的双U形四核结构, 其中U型亚单元包含晶体学上不对称的2个Cu(II)原子、1个2,3-二羟基丁二酸根(dhbd)、2个4,7-二苯基-1,10-邻菲咯啉(dpphen)和1个配位H2O分子. 毗邻的四核单元通过配位H2O分子和配位羟基O原子形成的R22(8)型环形氢键桥的连接, 沿a轴方向构建了四核单元交替相连的一维超分子链; 链间籍苯环的π-π堆积作用和晶格水分子氢键链的连接进一步扩展为具有隧道的三维结构. 配合物中呈现了一种2,3-二羟基丁二酸与过渡金属配位的新方式. 变温磁化率研究表明标题配合物具有弱的反铁磁耦合作用.  相似文献   
192.
李瀛  达世俊 《合成化学》1997,5(2):168-170
以2-萘甲酸为原料,经硝化,酯化,重氮化,选择性催化氢化,BOC酸酐保护等六步反应,完成了N-BOC-8氨甲基-2-萘甲酸(1a)的合成,为化合物1的合成提供了新的合成途径。  相似文献   
193.
A Cu(Ⅱ) complex [Cu(L)1.5(OSO3)]·3H2O (1) [L=1,4-bis(imidazol-1-yl)benzene] was synthesized by reaction of ligand L with CuSO4·5H2O using solvothermal method and its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X-ray crystal structure analysis. The structure indicates that the complex crystallizes in triclinic, space group P1 with a=0.948 8(2), b=1.078 5(2), c=1.108 4(2) nm, α=74.820(2), β=81.331(2), γ=72.638(2)°, V=1.041 5(3) nm3, Z=2, Dcalc=1.687 g·cm-3, F(000)=544, μ=1.205 cm-1, the final R=0.062 3 and wR=0.132 8. The Cu(Ⅱ) atom has distorted square-pyramidal environment with a N3O2 donor set. Each L ligand links two Cu(Ⅱ) atoms using its imidazole groups to form an infinite one-dimensional (1D) ladder-like chain, which further linked by SO42- to form a two-dimensional (2D) network structure. The 2D sheets are further connected by C-H…O hydrogen bonds to give a three-dimensional (3D) structure. CCDC: 650388.  相似文献   
194.
氢氧化铝镁正电溶胶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7  
氢氧化铝镁正电溶胶制备及性能研究侯万国,张春光,孙德军,梁晓丽,王果庭(山东大学胶体与界面化学研究所,济南,250100)关键词混合金属氢氧化物,溶胶,超细颗粒混合金属氢氧化物的合成、组成及结构等已得到广泛研究[1,2].我们也曾用插入法合成了混合金...  相似文献   
195.
原子荧光光度法同时测定硫酸铜电解液中微量砷和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解铜箔是用来制造印刷电路板、组装电子元件的电子工业基础材料 ,是铜冶炼的深加工产品。其生产过程中硫酸铜电解液中砷、锑的含量直接影响电解铜箔的抗剥离强度。因此 ,测定电解液中砷和锑的含量显得尤为重要。硫酸铜电解液中砷的测定一般采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比色法[1] ,大量铜离子存在下锑的测定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2 ] 。采用原子荧光光度法可同时测定砷和锑。通过KI 抗坏血酸沉淀掩蔽 ,消除了电解液中大量铜离子对砷、锑的测定干扰[1] ,本法具有操作简单、快捷等特点 ,分析准确度和精密度都较满意。1 试验部分1.1 仪器与试…  相似文献   
196.
首次研究以苯甲醛缩氨基脲铜(II)[Cu(II)-BASA]为中性载体的PVC膜电极, 该电极对硫氰酸根离子(SCN~-)具有优良的电位响应特性并呈现出反Hofmeister 选择性行为,其选择性次序为:SCN~- > ClO_4~- > I~- > Sal~- > Br~- > NO_3~- > Cl~- > NO_2~- > SO_3~(2-) > SO_4~(2-) > H_2PO_4~-。电极在pH 6. 0的磷酸盐缓冲体系中,对SCN~-在1.0 * 10~(-1)~8.0 * 10~(-6) mol/L浓度范围 内呈近能斯特响应,斜率为56.0 mV/sSCN~- (28 ℃),检测下限为3.0 * 10~(-6) mol/L。采用交流阻抗技术和紫外可见光谱技术初步研究了阴离子与载体的作用机 理,结果表明配合物中心金属原子的结构以及载体本身的结构与电极的响应行为之 间有非常密切的构效关系。该电极具有响应快、重现性好、检测限低、制备简单等 优点。将电极初步应用于实际样品废水分析,结果与HPLC法一致。  相似文献   
197.
根据几类可逆反应通用的微分动力学方程和热动力学变换方程,本文建立了可逆反应的特征参量研究法。应用该法在两个温度下研究了硝基乙烷分别与氨和Tris反应的热动力学, 实验结果验证了可逆反应特征参量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8.
合成了N-(邻氯苯基)氨基乙酸铜(Ⅱ)和N-(邻甲基苯基)氨基乙酸铜(Ⅱ)的单晶体,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并对其电子结构进行EHMO计算。N-(邻氯苯基)氨基乙酸铜(Ⅱ)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a.a=8.786(4),b=7.777(2),c=11.956(2)Å,β=96.01(3)°,V=812.4Å3,Z=2,Dc=1.77g·cm-3;N-(邻甲基苯基)氨基乙酸铜(Ⅱ)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a,a=8.925(6),b=7.973(8),c=11.856(9)Åβ=96.23(6)°,V=838.6Å,Z=2,Dc=1.55g·cm-3。两配合物互为异质同晶。配合物中,铜原子为分子的对称中心,并与两个配位体的两个羧基氧和两个氨基氮原子形成四方形配位结构,平均Cu-O键长为1.902Å,Cu-N为2.050Å。量子化学计算表明,在配位键的形成中,铜原子的d轨道的作用均不大,但配体中苯环上取代基的性质对Cu-N键强度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9.
 以BHT为自由基捕捉剂,研究了四(五氟化苯基)卟啉氯化铁(Ⅲ)将超临界丙烷高选择性催化氧化为丙醇的反应机理.通过GC-MS分析发现,反应产物中有PBHT,故可认为在超临界丙烷氧化反应过程中有丙基自由基存在,初步推断反应涉及自由基机理.同时发现高浓度BHT抑制反应,低浓度BHT促进反应的现象,而以戊烷为底物时没有促进作用.这是由于BHT的位阻效应所致.并对BHT存在时超临界丙烷氧化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推断.  相似文献   
200.
This paper reported an indirect flow injection chemiluminescence (FI-CL)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drugs tetracycline (TC), chlortetracycline (CTC) and oxytetracycline(OTC) using Cu( Ⅱ ) as a probe ion. The CL reaction was induced on-line and after injection of the sample the negative peaks appeared as a result of complexation. The method was applied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TCs in pharmaceuticals and human urine with recoveries in the range95-1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