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52篇
化学   116篇
力学   42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32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3 毫秒
31.
齐月  房世波  周文佐 《物理学报》2015,64(8):89201-089201
利用1961-2011年中国东、西部地区地面太阳辐射和长期气象数据观测资料, 综合分析了东、西部地区地面太阳总辐射的变化特征, 并结合云量、日照百分率、风速、相对湿度等分析了影响东、西部地面太阳总辐射的变化原因. 结果表明: 近50年来东、西部地区地面太阳总辐射整体呈下降趋势, 下降幅度有所不同; 20世纪90年代之前大部分地区地面太阳总辐射呈下降趋势, 之后呈缓慢增加; 东西部各地区地面太阳总辐射与日照时数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分析影响地面太阳总辐射减少的因素, 东部地区地面太阳总辐射与日照百分率呈显著正相关, 日照百分率是影响地面太阳总辐射减少的主要因素, 总云量与低云量已不是东部地区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 西部地区地面太阳辐射与云量相关性较低, 主要受大气污染和日照百分率的影响. 风速成为影响地面大气辐射的一个重要因子, 并且风是驱逐大气对流层雾霾等大气污染的主要因子, 这进一步证实了大气污染已经成为影响地面太阳辐射的重要因素, 尤其在中国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32.
研究高功率激光装置光传输管道内部洁净度变化规律,分析其对内部重要光学元件光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污染控制措施。对光传输管道内部的气溶胶进行采样,并利用空气品质分析仪及扫描电镜对其进行分析,得到光传输管道内部洁净度变化规律和污染源;采用内部放置透射膜元件的方法,研究洁净度等级水平对透射膜的微观结构和透射率的影响,并利用"1-on-1"的测试方式进行透射膜元件的损伤阈值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光传输管道内部的洁净度在激光辐照后迅速上升至万级水平,透射膜元件在此环境下其透过率严重下降,下降幅度为2.5%,且表面微观形貌发生变化。光学透射薄膜表面损伤阈值随表面污染水平呈现线性下降规律,最大下降幅度约为10%。污染监测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管道内部灰尘及杂散光或者鬼光束辐照金属产生的等离子体是管道内污染的主要源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正压密封保持的技术手段确保内部光学表面洁净度水平,延长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3.
东南沿海地区相对湿度对气溶胶消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能见度仪和温度脉动仪在我国东南沿海典型地区进行能见度和相对湿度测量实验,利用能见度与消光系数和波长的关系,分析了在雾霾和晴好两种天气条件下相对湿度对沿海气溶胶系统消光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波长为1.06μm的激光,该地区两种天气下气溶胶粒子的潮解点均为80%左右;当相对湿度在80%~90%时,随着相对湿度增大,两种天气下消光系数相对干粒子时的增长率基本相同,吸湿增长因子主要介于1~2;当相对湿度大于90%时,二者相对增长差别很大,晴好天气下吸湿增长因子增大了两个量级,远大于雾霾天气。  相似文献   
34.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大气中芳樟醇臭氧化反应机理.在B3LYP/6-31G*水平上对该反应体系的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及产物进行了几何构型优化和频率计算,在B3LYP/6-311+G(3df,2pd)水平下进行单点能量计算,构筑了反应的势能剖面.对反应中间体与H2O和NO可能的氧化机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对转化过程中各...  相似文献   
35.
The twin conferences started with welcome speeches of many notables: Jun Chen, president of Nanjing University, Rongsehng Wu, CAS Academician, Yi Wang, officer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Zhemin Tan, director of Atmospheric Science in Nanjing University, Roger Chen, professor from New York University, Shaw C, Liu, professor and chair of International Global Atmospheric Chemistry (IGAC), Chung-Shin Yuan, professor from Sun Yat-Sen University, Mingxing Wang, professor of CAS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 and Tinjian Wang, professor from Nanjing University, who served as local organizer of the conferences,  相似文献   
36.
37.
用Mie散射理论计算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本文在已知厦门海域气溶胶粒子谱分布的基础上,用MIE散射理论计算了该地区气溶胶粒子的光学特性,得到了气溶胶粒子的散射截面、吸收截面、消光截面与波长的关系,散射相函数以及偏振相函数,并用实验对两个相函数加以了验证。此结论为研究大气矢量辐射传输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尤其偏振相函数的提出为今后用偏振的方法研究大气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8.
饶瑞中 《物理学报》1998,47(11):1790-1797
用离散偶极子近似法,计算了立方粒子随机取向时在几种等效尺度参数下的光散射特性,并与等效球形粒子的光散射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立方粒子和其他非球形粒子与其等效球形粒子光散射特性之间的差别大致相同,说明对于随机取向的非球形粒子的光散射问题,粒子的内在对称性和表面的突变不会带来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  相似文献   
39.
密闭空间空气中24种金属气溶胶的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一次采样,同时测定连续密闭12昼的窨 空气中24种金属气溶胶,即银、铝、钡、钙、镉、钴、铬、铜、铁、钾、镁、钼、钠、镍、铅、锑、硒、硅、锡、锶、钛、钒和锌。根据空间金属气溶胶的浓度、性质和原子化行为的不同。将样品分为四组,采用干法和湿法结合处理样品,同时测定,回收率在88-110%之间,各元素间基本无干扰,测定结果与文献报道值相近。  相似文献   
40.
含炸药和钚材料结构在异常环境条件下,炸药爆炸可能导致钚微粒混合于爆炸产物中形成气溶胶向环境泄漏扩散。针对钚气溶胶扩散问题,根据应急响应的时效性原则探讨了钚气溶胶扩散浓度的简化计算方法。首先运用church经验公式计算释放源项的高度H=92w^1/4和半径R=18w^1/4,H为化爆释放云团高度,m;R为化爆释放云团半径,m;w为等效TNT当量炸药质量,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