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9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1153篇
化学   1997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16篇
综合类   21篇
数学   19篇
物理学   154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214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93篇
  1989年   104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吴立军 《分析试验室》2003,22(Z1):38-38
进入21世纪以来,核磁共振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在硬件方面:9000 MHz核磁共振仪(900MHz,场漂移<1.5 Hz/hr)的投入使用,标志着超导核磁共振仪向大型化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与此同时,H/C/N超导核磁共振仪又为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剖析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在软件方面:新的脉冲系列不断地被开发,针对某一领域的软件系统也在不断地更新.核磁共振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2.
在1,2-聚丁二烯链分子中,导致仲碳(—CH_2—)谱峰分裂的原因是存在着两种gauche排列。在这样一个复杂体系中,由于主链仲碳与叔碳的gauche排列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主链叔碳对化学位移的贡献对于仲碳谱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相比之下,乙烯基的贡献要小得多。两种贡献分别是γ_1=—6.37——6.41ppm与γ_2=0.0——1.56ppm。在不计入侧基的影响或同时考虑乙烯基的贡献这两种情况下,均方误差MSE分别是0.166×10~(-2)和0.364×10~(-2)ppm~2。本文同时讨论了模型链的种类、链长以及温度对键概率的影响。并指出有个别反常的情况发生。文中还对间同1,2-聚丁二烯的链结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3.
本文以土木香根中分离得到的土木香内酯(1)和异土木香内酯(2)为原料,分别与环戊二烯(3)、螺[2·4]-4,6-庚二烯(4)、呋喃、蒽或丙烯醛进行Diels-Alder反应,发现1和2只与3或4发生反应,未能得到1和2与呋喃、蒽或丙烯醛的反应产物.X射线单晶衍射法确定1或2与3的反应产物的构型.应用高分辨核磁共振谱NOE方法确定1或2与4的反应产物的构型.  相似文献   
44.
~(19)F-NMR法测定聚醚多元醇中伯羟基的相对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聚醚多元醇是聚氨酯材料的主要原料之一.多元醇中伯羟基含量的多少对反应活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准确地测定伯羟基含量已成为许多研究者关心的课题,并已报道了不少测定方法,其中主要包括化学动力学方法、~1H-核磁共振(NMR)法和~(19)F-NMR法,~1H-NMR法系利用不同的酰化剂,将聚醚多元醇酰化后测其酰化物的~1H-NMR谱,从伯、仲羟基相应的酯基氢的积分比例来计算伯羟基的相对含量,但由于体系中存在其它含氢基因,且是大量的,使测量困难或应用受到限制.~(19)F-NMR法测伯羟  相似文献   
45.
合成了系列卟啉乙酸合锰配合物9个,其中6个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用UV,1HNMR,IR,MS,元素分析等表征确证了配合物的结构,总结了锰与卟啉类配体配合的IR,UV,1HNMR判据.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偏光显微镜(PM)研究了该系列配合物的液晶性能,发现8个配合物具有液晶性.考察了烷氧基链长、配位金属离子和分子空间结构对液晶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6.
氟化γ-Al2O3表面酸性的NMR和FTIR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氟化作用对γ-Al2O3的表面酸性(酸中心类型、强度及数量)的影响。吡啶和二甲基吡啶在氟化γ-Al2O3(F/γ-Al2O3)表面上吸-脱附的IR光谱和三甲基膦在F/γ-Al2O3表面上吸附的^31P MAS NMR结果表明,F/γ-Al2O3表面上既存在Lewis酸位又存在Broensted酸位。L酸的总量随氟含量的增加而减少。但其强度随之增加,且同时产生几种新的L酸位。B酸的数量和强度在样品含氟量为2%-3%间存在极大值。研究还表明,三甲基膦是一种测量F/γ-Al2O3表面酸性的灵敏的NMR探针分子,^31P MAS NMR和红外光谱的测试结果基本一致。同时,对氟化过程中酸位形成和变化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7.
[Co(amp)2Cl2]2[ZnCl4]体系中两对称异构体的2D NMR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The two symmetrical isomers in [Co(amp)2Cl2]2[ZnCl4](amp=2-(Aminomethyl)pyridine) system were syn-thesized by general oxidation method and were separated by chromatography and recrystallization method. Their configurations were assigned by using 2D NMR techniques, particularly the NOESY NMR spectra. Solvent used was Me2SO-d6 with the central peak of the CD3 septet as the reference ( 13C,δ 39.37; 1H,δ 2.49 relative to SiMe4). Cation exchange media used was Dowex 50Wx 2(H+ form, 200~400mesh; Biorad).  相似文献   
48.
符雄  苏镜娱  曾陇梅 《有机化学》1992,12(2):222-224
本文介绍一种灵敏度高, 实验容易建立的一维NMR技术, 用于检测远程的C-H偶合(^2Jch和^3Jch), 这种技术称为选择性INEPT(下称SINEPT)。是常规INEPT实验的改进。它能使磁化转移从某一指定的质子到与之有远程标量偶合的核上(如^1^3C或^1^5N), 因而可以有效地确定远程的 C-H 偶合, 其敏感性与常规的INEPT实验相当。SINEPT 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解析中, 尤其是在天然产物的结构确证和^1^3C的指定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9.
本文以XL-200型超导核磁共振谱仪对镧系离子与α-氨基丙酸配合物体系进行了研究, 测得微酸性条件下配合物中各^1^3C核的诱导化学位移值, 以独立结构法将诱导位移进行分离得到配合物生成位移、接触位移及准接触位移。分析这些不同性质的位移贡献得出镧系离子在磁学性质上同样存在"四分组现象”及"钆断效应”。以准接触位移为依据, 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计算机模拟, 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50.
对12种2-芳基硫杂脯氨酸进行了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测定,对其中两个化合物作了质谱测定。结果表明,这类化合物固态时主要以两性离子形式存在;有较强的分子离子峰,是一类较稳定的化合物。它们还存在一对非对映异构体,芳环上的取代基对芳环电子云密度的影响较大,而对四氢噻唑环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