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化学   1056篇
力学   56篇
综合类   10篇
数学   801篇
物理学   1064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197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6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李丹 《化学教育》2014,(4):44-46
阐述了成人高等教育化学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并从化学专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方面对化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成人高等教育化学课程的改革,对于培养较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化学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62.
《化学教育》2014,35(23)
正从教20年始终工作在高中化学教学第一线,一直承担化学竞赛教学工作,多年担任实验班班主任并做毕业班教学工作,执教班级高考成绩常位于南京市前列。1投身资优教育研究,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擅长从化学资优生的识别、培养等方面展开竞赛教学工作,从中学化学课程压缩到竞赛课程拓展,从选修课集体启蒙到形成竞赛团队  相似文献   
963.
《天府数学》2004,(5):65-65
  相似文献   
964.
章显联 《数学通报》2007,46(11):52-54
2006年9月下旬绍兴市优质课在上虞举行,课题是《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笔者有幸听了6位老师的精彩上课,颇有收获,多数教师在教学中体现了先进正确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问题引导学习”、“教与学重心前移”、“教会学生数学地思维”、“改进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等等.但由于准备时间仓促,每节课中总会或多或少有点遗憾,下面结合教学实例谈一下自己对几个问题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65.
此文是吉林省教育厅、吉林省财政厅,旨在开发少年儿童智力,减轻小学生数学学习负担.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向全省小学校发出将珠心算作为选修课进入教学的通知。本刊全文转发.谨供各省级珠算协会和教育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966.
结构力学课程教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67.
吕朝阳 《物理通报》2007,(10):33-35
不同的课程观对课程的理解是不同的.若将课程比喻为“固定的跑道”还是“在跑道上跑的全过程”,则可形象地反映两种不同的课程观——现代课程观和后现代课程观.后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不能片面地理解为静态形式存在的教材,教师和学生在平等的对话和反思中也建构着、生成着课程,课程专家、教材编者是课程开发者,广大师生也是课程的开发者,课程不能脱离实践的主体——教师和学生而单独存在.  相似文献   
968.
鱼与渔——“双语物理导论”课程学习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从教学方式、教学目的、教学成果等几个方面来谈论对于“双语物理导论”这门课程的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969.
探究式学习是这次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作为一线教师在努力为新课改做着各种各样有益的尝试,但在课堂实践中广大教师都有这样一种困惑,时尚的探究式学习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应怎样取舍,如何把握这两种学习间的平衡点,笔者想通过自己在实践中的感悟,谈谈这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970.
赵冰 《高等数学研究》2009,12(5):2-3,10
针对一元微分学课程与中学一元微分学内容的衔接问题予以探讨,提出几点意见.以使大学一元微分学课程能够有效地过渡和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