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11篇
  免费   4867篇
  国内免费   16576篇
化学   34309篇
晶体学   704篇
力学   1503篇
综合类   950篇
数学   5250篇
物理学   10538篇
  2024年   282篇
  2023年   1124篇
  2022年   1286篇
  2021年   1341篇
  2020年   1085篇
  2019年   1414篇
  2018年   896篇
  2017年   1348篇
  2016年   1509篇
  2015年   1617篇
  2014年   2528篇
  2013年   2566篇
  2012年   2662篇
  2011年   2547篇
  2010年   2498篇
  2009年   2625篇
  2008年   3081篇
  2007年   2896篇
  2006年   3049篇
  2005年   2718篇
  2004年   2852篇
  2003年   1922篇
  2002年   1020篇
  2001年   1042篇
  2000年   961篇
  1999年   1053篇
  1998年   697篇
  1997年   580篇
  1996年   465篇
  1995年   469篇
  1994年   453篇
  1993年   470篇
  1992年   518篇
  1991年   484篇
  1990年   388篇
  1989年   370篇
  1988年   203篇
  1987年   110篇
  1986年   51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聚1-氨基蒽醌在二次锂电池正极材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化学方法合成聚1-氨基蒽醌并用于二次锂电池正极材料,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粒度测试、循环伏安以及充放电测试等方法对材料的官能团结构、微观形貌、颗粒大小以及电化学性能等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实验表明,与金属锂组成二次锂电池后,聚1-氨基蒽醌达到了218.3 mAh•g-1的首次放电容量,经过25次循环后仍可保持较高的充放电效率.由于材料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且不含对环境有污染的元素S,因此是二次锂电池非常有希望的正极材料.  相似文献   
992.
二水草酸锌脱水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提出一种多升温速率-等温法确定机理函数g(α)的新方法;并用迭代的等转化率法求出较为可靠的活化能Ea;在Ea和g(α)的基础上计算出指前因子A.用该法对二水草酸锌(ZnC2O4•2H2O)脱水反应的热分解动力学三因子进行了求算,得出Ea为87.22 kJ•mol-1, A为4.2120×108~7.2328×108 s-1;以及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型机理函数Am(Avrami-Erofeer),其积分形式g(α)=[-ln(1-α)] 1/m和微分形式f(α)=m(1-α)•[-ln(1-α)](1-1/m),调节因子m=1.85~2.00.  相似文献   
993.
报道了α 羰基硫代甲酰胺与溴在三乙胺存在下的反应 ,合成了二 [( 1 芳基亚胺基 1 苯甲酰基 )甲基 ]二硫醚类化合物 ,产率为 60 %~ 65 %.它们的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和质谱分析得到确证  相似文献   
994.
邻羟基萘基荧光酮-DDMBA光度法测定微量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邻羟基萘基荧光酮-DDMBA光度法测定微量锗冯永兰,邝代治(衡阳师范专科学校化学系衡阳,421008)关键词:分光光度法,锗,邻羟基萘基荧光酮,溴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铵苯基荧光酮类试剂应用于锗的测定已有报导 ̄[1-6]。但邻羟基萘基荧光酮(β-HNF)...  相似文献   
995.
本文测定了278.2~318.2K间的五个温度下七种浓度的NaOAc分别在10, 20,30, 40, 50, 60, 70, 80, 90及100%MeOH-H~2O体系中的摩尔电导Λ, 并应用FOS,Pitts, L-W, F-78等四个电导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处理, 得到了三个拟合参数Λ~O, K~Λ及R(或α)。最后, 对四个方程与实验的吻合程度, 温度、溶剂组成等对Λ~O、K~Λ的影响规律及溶质-溶剂相互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6.
β-环糊精用于盐酸金刚烷胺的示波极谱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0.2mol·L-1NaOH底液中,β-环糊精能够产生灵敏切口,其深度随盐酸金刚烷胺-β-环糊精包结物量的增加而变浅。根据β-环糊精的示波特性,建立了用二次微分简易示波伏安法间接测定片剂中盐酸金刚烷胺含量的新方法。盐酸金刚烷胺的浓度在1.0×10-6-3.6×10-5mol·L-1范围内呈线性,回归方程h(V)=97.66+7.27×105c(mol·L-1),相关系数为0.995 6,检出限为4.0×10-7mol·L-1。对于2.5×10-5mol·L-1盐酸金刚烷胺钠5次测定的RSD为3.1%。与其他方法相比,此法具有仪器简单、快速、无需通氮除氧等特点。  相似文献   
997.
在微波促进下,由2-甲基-β-萘噻唑和取代芳香醛在碱性条件下合成了一系列苯乙烯基-β-萘噻唑染料,该法操作简便,收率高.产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1HMR,MS,IR,UV-vis确证.  相似文献   
998.
探讨了新显色剂 1-羟基-2-(5-NO2-2-吡啶偶氮)-8-氨基-3,6-萘二磺酸(简称5-NO2-PAH)与铜离子显色的适宜条件及其共存离子的影响,建立了 5-NO2-PAH测定铜的新显色反应体系.在 pH 7.0~10.0 范围内,铜与试剂形成稳定的 1∶2 配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 653 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Cu=4.68×104 L·mol-1·cm-1,铜的浓度在 0 μg/10 mL~14 μg/10 mL 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方法已用于合金中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999.
0引言为解决目前日益严重的汽车尾气排放对城市空气造成污染问题,作为绿色能源的锂离子电池已成为动力电池的首选对象。国际上,高容量、大功率锂离子电池早于1995年已开始研制。1996年,我国天津电源研究所也进行了大容量锂离子蓄电池及电池组的探索[1]。目前,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是制约其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关键。现研究的正极材料主要包括具有层状结构的LiCoO2,LiN iO2和LiM nO2及具有尖晶石结构的LiM n2O4等。其中LiC oO2作为目前唯一已经商业化的正极材料具有理论容量高、可循环性能好等优点,但因Co资源的相对缺乏导致其价格高昂。…  相似文献   
1000.
以芳醛、氰乙酸酯和4-羟基喹啉-2-酮为原料, 乙醇为溶剂, 在KF-Al2O3催化下80 ℃, 一步合成了2-氨基-4-芳基-5,6-二氢化-4H-吡喃[3,2-c]喹啉-5-酮-3-羧酸酯衍生物, 和其它方法相比, 具有反应条件温和, 容易操作和产率高等优点, 产物4a的结构通过X单晶衍射分析确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