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8篇
化学   103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8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3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王乐壹  李牛 《化学进展》2022,34(8):1688-1705
铜离子改性的SSZ-13沸石是以氨气为还原剂选择催化还原柴油发动机尾气中氮氧化物反应(NH3-SCR)的优良催化剂。本文综述并具体分析了酸中心位点对于Cu-SSZ-13中铜离子落位、迁移的影响,以及骨架铝分布对其决定性的作用,强调了“成对”酸中心,“强铝对”对于催化剂水热稳定性的重要作用,并总结了目前控制“铝对”形成的方法。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不同有机模板剂、共模板剂法制备的Cu-SSZ-13在催化NH3-SCR反应中的表现,为使用廉价模板剂或共模板剂替代TMADaOH合成具有良好NH3-SCR催化活性和水热稳定性的Cu-SSZ-13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eZrYLa+LaAl纳米复合载体,以三种方法制备了一系列Pt-Rh/CeZrYLa+LaAl催化剂.对所制样品进行了N2吸附-脱附、粉末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H2程序升温还原的表征.并考察了三种方法所制得催化剂的理论空燃比天然气汽车尾气净化性能.结果表明,三个催化剂的活性顺序为Cat3≈ Cat2> Cat1,其中Cat3具有最低的CO和NO起燃温度(T50),分别为114oC和149 oC,最低的CH4和CO完全转化温度(T90),分别为398 oC和179 oC,以及最佳的CH4和CO温度特性,ΔT (T90–T50)值分别为34 oC和65 oC. Cat2具有最低的CH4起燃温度(342°C)和最低的NO完全转化温度(174°C). Cat1具有最差的转化活性,说明物理混合法制备的催化剂(Cat3和Cat2)性能优于共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Cat1).这是由于物理混合法制备的催化剂, Pt和Rh均匀分散在载体表面,两者物理接触共同参与CH4/CO/NO三种污染物的转化.相反,共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 Pt和Rh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改变了Pt的电子状态,而且形成了表面Pt富集的Pt-Rh双金属颗粒覆盖了Rh活性位,从而降低催化活性;同时,对于通过物理混合法并进一步添加助剂所制备的Cat3, XRD结果显示助剂Zr4+进入了铈锆固溶体晶格,产生晶格缺陷; XPS结果显示Cat3具有最高的Ce3+/Ce比例.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氧流动性,从而提高催化剂活性并拓宽空燃比窗口.  相似文献   
93.
建立了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检测甲醛的方法。在GB/T 18204.26–2000方法基础上对色谱条件如色谱柱、柱温等进行优化。在确定的试验条件下吸附剂上甲醛量在0~20μg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线性相关系数r2=0.999 7,检出限为0.18μg,重复性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6%~3.0%(n=8),回收率为103%~110%。利用该方法对M15甲醇汽油汽车尾气样品进行了检测。该法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检测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94.
郭永谦 《色谱》1989,7(6):385-386
直接法流化床合成苯基氯硅烷难凝尾气中(以下简称“难凝尾气”)含有N_2、H_2、低级烃,低沸硅烷及原料氯苯、裂解产物苯等。这种烃类及SiCl_4共存的复杂气体样品的分析国内外尚无报道。本文介绍用气相色谱法对此类气体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5.
柴油车SCR脱硝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唐志诚 《分子催化》2015,(5):494-504
NH3选择催化还原(NH3-SCR)是去除柴油车尾气中NOx应用广泛的技术,具有高效性.我们以金属氧化物类催化剂的制备和性能为主题,综述了近几年V、Ce、Fe、Mn基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发展.总结了这几类催化剂的合成、物理化学性质、微观结构、抗硫性和水热稳定性等特点,并对该类催化剂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96.
李平  方明 《催化学报》1999,20(2):120-124
采用柴油机台架装置及微波加热装置,考察了柴油机催化滤烟器的微波加热再生效应。结果表明,过滤体上捕集的碳烟量对催化滤烟器在氧气中的微波加热燃烧再生至关重要只有捕集的碳烟量超过某一直限值,滤烟器上的碳烟才有可能被微波加热至起燃温度;但碳量也不可超过一上限值,否则滤烟器的微波加热催化再生可能失去控制,碳烟急剧燃烧产生的热量将使过滤基质烧结。  相似文献   
97.
运用Delphi法和AHP法以及优化理论,构建了城市机动车停车收费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依据7±2心理极限概念建立了机动车停车数学模型,选用基于"差动"原理的赋权法——Gl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绩效进行综合评价.采用平均加权法对评价因素的各项指标进行量化处理,从而得到机动车停车收费绩效的综合评价结果.对宁波市机动车停车收费绩效进行了实际验证,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其绩效状况,为宁波市静态交通的进一步发展和整改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协调衔接停车规划与停车设施建设、合理调整停车收费结构、制定严格的停车违章处罚政策等城市机动车停车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8.
为增强质子交换膜的导电特性,在燃料电池,特别是大功率长时间运行的电堆中,需要有大量的加湿水。本文提出用冷凝器来冷却出口尾气,以收集大量的液态水并实现电池自增湿的方法。结果表明:尾气经冷凝降到一定温度分离出的液态水能有效满足反应气体的加湿要求,实现电堆的自增湿运行。  相似文献   
99.
采用两种方法制备了三种Pt/CeO2-ZrO2-La2O3柴油车尾气氧化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N2物理吸附、程序升温还原、程序升温脱附、X射线荧光光谱和红外光谱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制备方法对催化剂的结构、织构、抗硫性能及催化性能的影响非常大.对其进行硫中毒,导致起燃温度明显升高.将ZrO2和La2O3沉积...  相似文献   
100.
Concern over the health effects of fine particles in the ambient environment led the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to develop the first standard for PM2.5 (particulate matter less than 2.5 μm) in 1997. The Particle Technology Laboratory at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has helped to establish the PM2.5 standard by developing many instruments and samplers to perform atmospheric measurements. In this paper, we review various aspects of PM2.5, including its measurement, source apportionment, visibility and health effects, and mitigation. We focus on PM2.s studies in China and where appropriate, compare them with those obtained in the U.S. Based on accurate PM2.5 sampling, chemical analysis, and source apportionment models, the major PM2.5 sources in China have been identified to be coal combustion, motor vehicle emissions, and industrial sources. Atmospheric visibility has been found to correlate well with PM2.s concentration. Sulfate, ammonium, and nitrate carried by PM2.s, commonly found in coal burning and vehicle emissions, are the dominant contributors to regional haze in China. Short-term exposure to PM2.s is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the increased risk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from cardiovascular and respiratory diseases in China. The strategy for PMzs mitigation must be based on reducing the pollutants from the two primary sources of coal-fired power plants and vehicle emissions. Although conventional Particulate Emission Control Devices (PECD) such as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s in Chinese coal-fired power plants are generally effective for large particles, most of them may not have high collection efficiency of PM2.5. Baghouse filtration is gradually incorporated into the PECD to increase the PM2.5 collection efficiency. By adopting stringent vehicle emissions standard such as Euro 5 and 6, the emissions from vehicles can be gradually reduced over the years. An integrative approach, from collaboration among academia, government, and industries, can effectively manage and mitigate the PM2.s 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