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20篇
  免费   757篇
  国内免费   1430篇
化学   2989篇
晶体学   88篇
力学   659篇
综合类   191篇
数学   2220篇
物理学   3460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75篇
  2022年   179篇
  2021年   146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254篇
  2014年   656篇
  2013年   506篇
  2012年   790篇
  2011年   751篇
  2010年   421篇
  2009年   492篇
  2008年   1274篇
  2007年   366篇
  2006年   356篇
  2005年   429篇
  2004年   330篇
  2003年   356篇
  2002年   364篇
  2001年   276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1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电子技术基础》是学好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它研究电子元器件和电子电路在各种领域的应用,它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因此,应帮助学生学好本课程.1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因此在学习之初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厌学畏难的心理.如在绪论课,给学生介绍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电子产品,如电视机、手机、DVD等,同时介绍电子技术在自动控制中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其实用性,激发学习兴趣.再如,在  相似文献   
52.
自从2005年我国地质部门发布了对珠穆郎玛峰的最新测量高度为8844.43米之后,在一些期刊上相继见到有关于从地质力学角度讨论山到底可能"长"到多高的文章,并有断言:9000米是山的极限高度.笔者读后对其核心论述初觉不妥,既而经查阅资料后再研究,形成了颇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53.
坚持改革 不断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伯驺 《大学数学》2003,19(1):61-64
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的<高等数学>第五版已于今年7月出版了,这套书从第一版开始到第四版,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成为国内影响最大的高等数学教材.第五版对第四版作了较大的修订,在第五版发行开始之际,利用这次研讨会的机会对第五版的编写情况、修订第四版的指导思想向全国广大同仁们作一次全面的介绍和汇报,对于大家了解与使用第五版教材,听取同仁们对新版教材的意见,我想这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相似文献   
54.
 我国老一辈物理学家余瑞璜说过:“我自中学以来热爱物理,从来没有一秒钟的闪念,后悔学物理.六十年来,除了有旁的事外,从早上六点到下午五点半,一直就追求隐藏在自然界的深处的真理而从来不申请奖金”.那么,八十年代的大学生、中学生,是否也象老一辈物理学家那样,对物理这门学科感兴趣?是否出自对真理的追求,选择研究物理这一艰难的道路?本刊将陆续发表同学们的来信,人们从中会得到肯定的答案.  相似文献   
55.
 穆斯堡尔在阅读自己关于191Ir共振的第一篇文章时突然意识到,他可以直接由多谱勒位移实验来确定自然宽度的谱线--他预见到会有一场竞争.他把文章送到在他看来“没有多少人阅读的德文《自然科学》杂志上”发表.当立即有二百多人来索取复印本时,他“迅速意识到这竟是犯了一个多么大的错误”.他因发现这种“无反冲γ射线共振吸收效应”,获得1961年诺贝尔物理奖.鲁道夫·路德维希·穆斯堡尔生于1929年1月31日.他在一些工业实验室花费了一年时间,后来进入慕尼黑工业大学,1952年完成学位课程,1954年完成了他的论文.1955-1957年,他到马克斯-普朗克医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58年在慕尼黑工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56.
57.
58.
59.
一堂物理课     
 我是一位中学教师,我深爱《现代物理知识》,在讲授《卢瑟福核式结构》一课时,我向同学们言简意赅地介绍了那上面的一篇文章:《原子核壳模型发现前后》.当我讲述卢瑟福提出有效模型是怎样成功地解释盖革与马斯顿的实验结果时,同学们顿时活跃起来,纷纷想一展身手,体验一次科学发明的过程.然而,物理上的每一个发现,都是科学家凭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验事实而获得的.在教师的指导下,同学们通过阅读教材,得出了如下结论:“如果是枣糕式模型,α粒子穿过原子内部时,它受到原子内两侧的斥力相互抵消,使α粒子偏转不会很大”.  相似文献   
60.
新《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已颁布 ,新一轮的高中数学教材的编写正在实施 .为了配合中学教师对新课标的学习 ,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智慧搞好新教材的建设 ,本刊将特开办“新课标、新教材论坛”专栏 ,欢迎广大读者将对新课标的认识 ,在新课标指导下的教材建设中的问题及处理方法等向本刊赐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