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07篇
  免费   932篇
  国内免费   1286篇
化学   3008篇
晶体学   48篇
力学   552篇
综合类   214篇
数学   2633篇
物理学   3470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323篇
  2022年   382篇
  2021年   410篇
  2020年   277篇
  2019年   263篇
  2018年   183篇
  2017年   282篇
  2016年   304篇
  2015年   297篇
  2014年   510篇
  2013年   471篇
  2012年   676篇
  2011年   623篇
  2010年   400篇
  2009年   433篇
  2008年   590篇
  2007年   411篇
  2006年   404篇
  2005年   412篇
  2004年   389篇
  2003年   316篇
  2002年   272篇
  2001年   259篇
  2000年   189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光同时诱导水中Cr(Ⅵ)的还原与橙黄Ⅱ的氧化;染料;橙黄Ⅱ;Cr(Ⅵ);光还原;光降解  相似文献   
122.
Nd-Fe-B磁体烧结过程晶粒长大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定量描述了Nd-Fe-B磁体烧结过程晶粒长大行为,分析了烧结温度、烧结时间、合金粉末粒度及其分布对烧结过程晶粒长大的影响,讨论了烧结过程晶粒长大机制。在Nd-Fe-B磁体烧结过程开始之后的0—1h时间区段,晶粒长大迅速;随着烧结时间的延长,晶粒长大速度减小。合金粉末平均粒度增大,或者合金粉末粒度分布范围增宽,显著促进Nd-Fe-B磁体烧结过程中晶粒的长大。在Nd-Fe-B磁体的烧结过程中,存在两类晶粒长大机制,即Nd2Fe14B颗粒的溶解与析出、Nd2Fe14B颗粒的并合与长大。Nd2Fe14B颗粒的并合与长大不仅使磁体的平均晶粒尺寸增大,也使晶粒尺寸分布范围增宽,是烧结Nd-Fe-B磁体显微组织中出现异常大晶粒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3.
李丽萍  张璐 《化学教育》2019,40(10):6-11
从通识教育的时代要求和化学的学科地位出发,首先讨论了在化学类通识课程建设中引入跨学科视角的意义和可操作性。随后以通识课"化学与社会"的建设为例,系统地分享了引入跨学科视角后的课程设计理念和内容框架建设,通过课堂实施方案的论述和特色实例的分享总结了课程实施经验,并以学生访谈资料分析讨论了课程取得的效果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方向。以期为跨学科理念在化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转化和落地开拓思路、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24.
粘度法研究高分子溶液行为的实验改进(Ⅱ)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高分子在粘度计毛细管管壁上的吸附不仅会导致毛细管有效管径减小,而且可以导致毛细管界面性质发生显著改变,具体表现为测定高分子溶液流过时间t之前和之后纯溶剂的流过时间t0和t0′与高分子溶液流过时间t对浓度作图外推到浓度为零时的值t0^*并不一致。不同温度时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水溶液粘度测定结果表明,当吸附讷发子显著改变了毛细管界面性质时,需要将高分子溶液粘度测定方法由t/t0′改为t/t0^*。经过改进的粘度测定方法不仅更加普适合理,而且更加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125.
配位聚合物框架材料具有高的比表面积、丰富的孔结构和金属配位中心,一直以来被视为能源领域的潜在电极材料。传统配位聚合物框架材料电导率低,因此,如何设计并合成具有一定导电性的配位聚合物框架材料,满足能源及其相关领域对于材料电学性质的要求,成为配位聚合物框架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方向之一。本综述介绍了近年来导电二维配位聚合物框架材料的设计思路及电导率测量方法,并对这类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能源转化及存储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总结。最后,对二维高导电配位聚合物今后的研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6.
二茂铁甲酰丙酮缩氨基硫脲金属配合物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二茂铁甲酰丙酮与硫代氨基脲在水 -乙醇介质中进行缩合反应 ,得金属有机多齿配体C5H5Fe C5H4COCH2 C(CH3 ) =NNHCSNH2 (简记作 Fc TS) ,该配体分别与 d-过渡金属 [Cu( )、Co( )、Ni( )、Mn( ) ]、 B族金属 [Zn( )、Cd( ) ]及主族金属 [Pb( ) ]乙酸盐反应 ,合成了分子式为 (Fc TS) 2 M(CH3 COO) 2 的 7个新型配合物。经元素分析、IR、UV- Vis,1 H HMR、摩尔电导及固体电导的测定对配合物组成、结构、波谱性质和导电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7.
时间跨越到公元2006年,上海材料研究所的理化检测工作伴随着上海材料研究所60周年大庆的来临,已走过了60个年头。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倍感任重,更觉路漫漫其修远兮。1上材检测历史追溯上海材料研究所开展理化检测工作可追溯到上海解放前夕,1946年成立的南京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所属中央材料试验所即是上海材料研究所的前身。当年陶正耀先生等被选派赴美学习并选购一批先进的测试设备,如60吨万能材料试验机、布氏和洛氏硬度计、冲击试验机、大型金相显微镜、化学分析仪器及标准物质等,至今实验室里还可看到一些当年购进的仪器设备。上海材料研…  相似文献   
128.
将改进的基本度量理论与热力学微扰理论相结合,提出了胶体/高分子系统排空相互作用的IRDFT理论。该理论解释了在实际胶体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的排斥体积效应和高分子链内相关性的竞争机制。应用该IRDFT,分别以线性链状和环状结构的高分子及其单体为排空元,计算了不同排空元条件下的胶体间排空相互作用。研究表明:对于絮凝破坏,自由环状高分子具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9.
江龙 《化学通报》2002,65(7):499-500
198 4年陈宗淇和戴闽光两位教授编撰了一本供高等学校研究生使用的教科书《胶体化学》。十几年来 ,这本书一直为国内大多数高等学校研究生教学所采用。随着科技的发展 ,胶体化学的内容不断丰实 ,无论是理论 ,抑或实用 ,在此领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为了适应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需要 ,本世纪初 ,我国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决定组织国内各学科的教育专家和著名学者编写一批可供高等学校研究生使用的教材 ,由陈宗淇、王广信、徐桂英三位教授编撰的《胶体与界面化学》就是其中之一。新出版的《胶体与界面化学》保留了《胶体化学》的主要特点 ,内容…  相似文献   
130.
蒋栋成 《大学化学》2002,17(5):62-62
简要介绍了《胶体与界面化学》一书的内容、特点 ,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