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0篇
  免费   243篇
  国内免费   1543篇
化学   2244篇
晶体学   26篇
力学   205篇
综合类   91篇
数学   192篇
物理学   55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海洋天然产物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曾陇梅 《有机化学》1989,9(5):402-413
海洋天然产物化学是目前天然产物化学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近年来,从海洋生物中分离到非常多的化学结构和生理活性上令人注目的新化合物,引起了有机化学家和药物化学家的关注。本文按萜类、太环内酯、聚醚类、生物碱,环肽、含氰化合物、甾醇、聚丙酸酯类化合物等化学结构来概述海洋天然产物研究近年来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2.
碳笼化学(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封继康 《有机化学》1993,13(1):25-34
本文介绍并评述了碳笼化学的最新进展, 指出这是一个前景十分诱人的现代化学新兴领域。  相似文献   
103.
利用Ph3SnOH和3-吲哚丁酸以1:1摩尔比反应,合成了新型含羧酸配体的鼓形 有机锡氧簇合物:六聚苯基锡氧3-吲哚西酸酯。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 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为三斜晶系,空间群P1, a=1.1722(6),b=1.5694(8)nm,c=1.7227(9)nm,α=116.251(8)°,β=100. 854(10)°,γ=95.606(9)°,Z=1,V=2.732(3)nm^3,Dc=1.554g·cm^-3,μ =1.420mm^-1,F(000)=1276,R=0.0630,ωR=0.0762。晶体结构中,六配位的锡原 子呈畸变的八面体构型。  相似文献   
104.
变温红外光谱研究多嵌段聚氨脂脲的微相分离行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方法研究了热处理对由聚环氧丙烷聚醚多元醇、3.5-二乙基甲苯二胺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组成的多嵌段聚氨酯脲(SPUU)的微相分离行为的影响.从室温逐步升温到310℃的过程中,氨基甲酸酯键(UT)之间形成的氢键大量解离,而脲键(UA)之间形成的、具有平面状双分叉结构的氢键在130~200℃范围却大量生成;从310℃缓慢冷却到室温后,部分游离的UT重新形成氢键,而硬段之间形成的UA氢键的含量又有所增加.结果表明:高温热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SPUU的微相分离程度.  相似文献   
105.
以2-苯氧乙醇为起始剂, 合成了两种新型氮支套索冠醚: N-(2-苯氧乙基)单氮杂-18-冠-6 (18CE)与N-(2-苯氧乙基)单氮杂-15-冠-5 (15CE). 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紫外光谱表征了新冠醚及其中间体的结构. 用电导滴定法研究了两冠醚与Na, K, Ag, NH4+, Ni2+, Cu2+, Pb2+和Co2+在25 ℃的配位作用, 计算了1∶1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实验结果表明, 由于N-(2-苯氧乙基)引入氮杂冠醚环和参与配位, 18CE和15CE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分别比单氮杂-18-冠-6, N-(2-羟基乙基)单氮杂-18-冠-6, N-(2-甲氧基乙基)单氮杂-18-冠-6和单氮杂-15-冠-5, N-(2-甲氧乙基)单氮杂-15-冠-5, N-(2-甲氧乙基)单氮杂-15-冠-5的对应配合物明显提高.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和紫外光谱皆提供了支链的苯氧基参与配位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6.
本文利用DSC、IR、WAXD、PLM和SALS等实验手段,探讨了具有相同软段的聚酯型脂肪族和芳香族聚氨酯硬段结晶特性的差异,发现脂肪族聚氨酯的相分离速率极快,氢键主要在硬段间形成,因而对硬段的结晶过程影响不大;而芳香族聚氨酯的相分离速率较慢,软硬段间又能形成氢键,因而对硬段的结晶起了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07.
端羟基芳香酯二醇扩链的聚氨酯-酯的DSC研究陈静,余学海,杨昌正(南京化工学院应化系南京210009)(南京大学化学系南京210093)关键词嵌段聚醚聚氨酯-酯,结晶性,微观相结构,差示扫描量热法,形态结构众所周知,聚氨酯嵌段共聚物是一类结构特殊、用...  相似文献   
108.
黎苇  蔡明中 《应用化学》2004,21(7):669-672
采用溶液缩聚法由酰氯端基聚醚酮酮(PEKK)齐聚物和4,4′-二苯氧基二苯砜(DPODPS)制备了PEKK/DPODPS多嵌段共聚物,用DSC、TGA等方法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共聚物中DPODPS含量的增加,共聚物的熔融温度逐渐降低,而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则逐渐升高。当DPODPS质量分数在32.63%~40.73%范围内时,所得共聚物的Tg为185~193℃,比纯PEKK的Tg高出20~28℃;其Tm为322~346℃,比纯PEKK的Tm降低35~59℃,这既保持了纯PEKK的耐热性,又改善了熔融加工性能。该组成范围内的共聚物的拉伸强度(σi)为86.6~84.2MPa,拉伸模量(M)为3.1~3.4GPa,断裂伸长率(ε)为18.5%~20.3%。  相似文献   
109.
利用羧基取代法, 通过化合物Pt4(OCOCH3)8与过量的丙烯酸作用合成了配合物Pt4(OCOCH3)4(OCOCH=CH2)4. 晶体结构研究结果表明, 化合物Pt4(OCOCH3)8中的4个乙羧基能够被烯丙羧基有规律地选择性替换, 从而形成一个含双键的对称铂配合物. 利用Si—H与不饱和键的加成性质将该配合物嫁接到氢化n型单晶硅(111)表面, 发现配合物Pt4(OCOCH3)4(OCOCH=CH2)4除了能嫁接到单晶硅表面外, 还能在n型单晶硅表面进行自组装而形成许多岛状纳米粒子, 这种组装体系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一定的抗酸性.  相似文献   
110.
本文报道双环笼状磷酸酯酰氯(1)与邻氨基酚和邻苯二胺的反应。1.与邻氨基酚在硼酸和三乙胺存在下一锅反应可得关环产的1-氧代-4-(2'-苯并 唑基)-2,6,7-三氧杂-1-磷杂双环[2.2.2]辛烷(2)。改变1和邻苯二胺反应的加料顺序可得单酰化产物1-氧代-4-(-N-邻苯二胺甲酰基)-2,6,7-三氧杂-1-磷杂双环[2.2.2]辛烷(5)和双酰化产物1,1'-氧代-4,4'-(N,N'-邻苯二胺二甲酰基)-双(2,6,7-三氧杂-1-磷杂双环[2.2.2]辛烷)(4)。对产物的IR, ^1H, ^3^1P NMR和MS谱进行了研究, 并确定了2的晶体和分子结构。结构分析表明, 笼状结构OP(OCH2)3C中基本上不存在应力, 仍保持C3v的对称性。晶体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P21/c, 晶胞参数: a=0.6176(1), b=1.6105(2), c=1.1354(1)nm,β=92.52(1)°, Z=4, 最终偏离因子R=0.0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