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4篇
  免费   1734篇
  国内免费   2379篇
化学   3299篇
晶体学   571篇
力学   23篇
综合类   70篇
数学   7篇
物理学   3007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176篇
  2022年   194篇
  2021年   220篇
  2020年   224篇
  2019年   219篇
  2018年   183篇
  2017年   226篇
  2016年   229篇
  2015年   236篇
  2014年   418篇
  2013年   429篇
  2012年   334篇
  2011年   352篇
  2010年   359篇
  2009年   325篇
  2008年   326篇
  2007年   291篇
  2006年   277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241篇
  2003年   212篇
  2002年   184篇
  2001年   181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由聚苯胺粒子组成的电流变液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由经碱处理的掺杂态聚苯胺(PAn)制得高介电常数的半导体PAn粒子,将其悬浮于电绝缘油可组成电流变液,讨论了电流变(ER)液的静态屈服应力(τ_s),电流密度等性能与PAn的介电常数(ε_p),导电率(σ),体积分数和应用电场强度的关系。对导电率相同的PAn粒子,用氨水处理的PAn粒子ε_p较用NaOH液处理的高,前者在σ足够低如σ≤1.0×10 ̄(-7)/cm时,ER液的τ_s随偶极系数的平方(β ̄2)的增大而呈现非线性增加;后者ER液的τ_s随β ̄2的增大出现一最大值.结果表明:由聚苯胺粒子可组成高电流变活性的无水ER液.  相似文献   
82.
我们曾用慢速动电位扫描法研究化学合成聚苯胺粉末的电化学行为.本文对恒电位电解合成聚苯胺粉末进行了研究.用这种方法制备的粉末由于合成溶液中不含氧化剂因而纯度高.本文还报导了这种聚苯胺粉末电极的交流阻抗测量结果.交流阻抗法曾用于聚苯胺膜的电导和化学合成聚吡咯的电阻测定. 所用盐酸、氟硼酸、硅氟酸、苯胺均为分析纯;苯胺经常压蒸馏提纯;硫酸为超纯;磷酸为分析纯;高氯酸为优级纯.溶液皆用两次蒸馏水配制.  相似文献   
83.
稀土掺杂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结构及电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9  
利用微波加热技术合成稀土掺杂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xRExO4(RE=Y,Nd,Gd,Ce),通过XRD、循环伏安及恒电漉充放电测试研究了稀土掺杂离子对合成正极材料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XRD测试结果表明,合适的掺杂量可以起到扩展锂离子脱嵌通道和稳定骨架结构的作用,稀土离子的引入可以部分取代原有的三价锰离子,由于稀土离子的离子半径较三价锰离子大,因此稀土掺杂锰酸锂材料的晶胞参数比未掺杂材料大,在一定程度上扩充了锂离子迁移的三维通道,更有利于锂离子的嵌入与脱嵌;循环伏安及恒电漉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稀土掺杂有效提高了LiMn2O4材料的电化学循环可逆性及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84.
金属离子掺杂对TiO2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TiO2光催化反应过程涉及光生电荷、电荷迁移、电荷在TiO2表面的反应和溶液体相反应4个顺序相接并相互影响的步骤.在TiO2中掺杂金属离子对以上4个步骤均有重要影响,合理的掺杂可有效地提高其光催化性能.本文综合了国内外此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从提高TiO2光催化性能和优化光催化反应的角度出发,在材料吸光能力、电荷扩散、表面反应、粒径和晶型等方面,全面地分析总结了金属离子掺杂的影响效果和规律性认识,并对TiO2基光催化材料的金属离子掺杂改性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文中还简要介绍了相关的掺杂方法和材料表征手段.  相似文献   
85.
以ZnO纳米柱阵列为模板,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TiO2/ZnO和N掺杂TiO2/ZnO的复合纳米管阵列. 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的结果表明: 两种阵列的纳米管均为六角形结构, 直径约为100 nm, 壁厚约为20 nm; 在N-TiO2/ZnO复合纳米管阵列中, 掺入的N离子主要是以N-Ox、N-C和N-N的形式化学吸附在纳米管表面, 仅有少量的N离子以取代式掺杂的方式占据TiO2晶格O的位置; 表面N物种形成的表面态能级和取代式掺杂导致带隙的窄化, 增强了纳米管阵列的光吸收效率, 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 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 N离子的掺杂有利于N-TiO2/ZnO复合纳米管阵列光催化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86.
研究了中性和经FeCI3掺杂后聚[3-(2, 2, 3, 3-四氟丙氧基)噻吩](P3FT)溶液的光谱性质。中性P3FT具有特殊的溶剂色效应, 其甲醇 溶液的溶剂化吸收带强度随P3FT浓度增大而增强, 该吸收带是高分子链与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即聚合物的聚集态结构)的反映。用电子光谱跟踪FeCI3掺杂P3FT的过程, 结果表明, P3DT随着掺杂程度的增大, 载流子由极化子转变成双极化子, 且双极化子的能级位于禁带中间, 与孤子相似。  相似文献   
87.
BaFClxGBr1—X:Sm体系的热释发光及其归属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BaFClxBr1-x:Sm(0≤x≤1)体系热释发光的研究,发现前人对BaFX(X=Cl,Br)晶体热释发光的归属有误。结合多种技术的研究给出了正确的归属:BaFClxBr1-x:Sm的第一、二、三个热释峰分别归属于F(F^-),F(Cl^-)和F(Br^-)心;BaFX晶体的第一、二个热释峰分别归于F(F^-)和F(X^-)心。论证了结果的正确性,并分析了前人归属错误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88.
在壳聚糖的作用下,采用简单的一步法合成了具有星状结构的氯化银/聚苯胺核壳型复合材料。当壳聚糖的浓度为1%时,所制备的氯化银/聚苯胺复合材料具有高度的分散性,壳层厚度为30~80 nm、核的直径在25~60 nm范围内。通过透射电镜、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对样品的形态和组成进行了表征。循环伏安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复合材料在中性条件下具有很好的电化学活性。  相似文献   
89.
使用超声波作用下的均匀沉淀法,制备了Eu0.10Y1.90-xNdxO3-δ纳米晶荧光粉,用X射线粉末衍射、荧光光谱等对其进行表征.研究了掺杂Nd3 离子对Y2O3∶Eu3 晶格常数、晶粒尺寸及室温光致发光特性的影响.由不同掺杂浓度x=0~0.18下样品的发射光谱强度变化曲线得到猝灭浓度值,探讨了掺杂Nd3 的样品荧光浓度猝灭的机理.发光强度与浓度的关系表明,掺杂离子之间存在的Eu3 -Nd3 或Nd3 -Nd3 间交换相互作用,是导致掺杂样品浓度猝灭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0.
近年来工作温度在500 ̄700℃的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受到广泛关注。稀土掺杂氧化铈尤其是钐、钆掺杂氧化铈在中温下的离子电导率远高于钇掺杂氧化锆(YSZ),是较为理想的IT-SOFC电解质材料。由于掺杂氧化铈难于烧结,不便于制备致密的电解质膜,通过提高掺杂氧化铈粉体细度来降低其烧结温度,是近年来该材料应用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已有各种合成掺杂氧化铈纳米粉的报道,如采用共沉淀法、固态反应法、水热处理法、燃烧法、溶胶-凝胶法等等。其中碳酸盐共沉淀法由于具有成本低、设备简单以及合成粉体细度高等优点而倍受青睐。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