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77篇
  免费   1761篇
  国内免费   4381篇
化学   7207篇
晶体学   827篇
力学   1442篇
综合类   327篇
数学   164篇
物理学   3452篇
  2024年   114篇
  2023年   316篇
  2022年   352篇
  2021年   390篇
  2020年   305篇
  2019年   388篇
  2018年   279篇
  2017年   410篇
  2016年   416篇
  2015年   450篇
  2014年   860篇
  2013年   742篇
  2012年   621篇
  2011年   625篇
  2010年   612篇
  2009年   638篇
  2008年   747篇
  2007年   475篇
  2006年   478篇
  2005年   427篇
  2004年   486篇
  2003年   596篇
  2002年   520篇
  2001年   489篇
  2000年   287篇
  1999年   202篇
  1998年   157篇
  1997年   151篇
  1996年   166篇
  1995年   157篇
  1994年   114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纤维素/甲壳素共混膜的结构表征与抗凝血性能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以 6wt %NaOH 4wt%尿素为纤维素的新溶剂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出纤维素 甲壳素共混膜 ,为甲壳素在碱性溶液中制膜提供了新的方法 .红外光谱、X 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力学性能、抗凝血性能测试结果表明 ,共混膜中甲壳素含量低于 4 0wt%时 ,纤维素与甲壳素分子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在纤维素中引入适量甲壳素可提高共混膜的抗张强度 ,共混膜的干、湿态抗张强度在甲壳素含量 10wt%时最大 ,其值分别为 89 1MPa和 4 3 7MPa ,比纯态纤维素膜的干、湿态抗张强度分别提高了 6 7%和 11 5 % ;甲壳素的引入可明显降低血小板在共混膜表面的粘附、凝聚与变性 ,增大共混膜的抗凝血参数 ,甲壳素含量达到 5 0wt%时 ,该共混膜具有良好的抗凝血性能  相似文献   
162.
固定n(Ce)/n(Zr)比为0.67/0.33,用共沉淀法制得一系列CeO2-ZrO2-Al2O3固溶体.采用这些固溶体作载体,以Fe2O3为活性组分,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催化剂.BET结果显示,将适量Ce0.67Zr0.33O2引入到Al2O3载体中有助于催化剂保持较高的比表面积.TPR结果显示,载体中引入适量的Ce0.67Zr0.33O2可以改善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能.XRD结果表明,Fe2O3在CeO2-ZrO2-Al2O3载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分散状况,老化前后催化剂的晶相结构基本无明显变化.特别是当载体中m(Ce0.67Zr0.33O2)∶m(Al2O3)的值为1∶2时,Fe2O3/CeO2-ZrO2-Al2O3催化剂在甲烷催化燃烧中显示出最佳的催化性能和抗高温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163.
黄雪红  许国强 《合成化学》2002,10(2):135-139
采用沉淀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酰胺-丙烯酸十四酯),聚(丙烯酰胺-丙烯酸十六酯)和聚(丙烯酰胺-丙烯酸十八酯),重点讨论了共聚物中疏水基团数量及疏水基团链长对增稠性能的影响。采用凯达尔定氮法和动态热分析(DMTA)测定了共聚物的组成及玻璃化温度。  相似文献   
164.
用紧束缚EHT晶体轨道方法对一维〔M(tmp)〕_2ReO_4(M=Ni、Cu、Pd)聚合物进行了能带计算,利用键向量近似方法对能带的结构及组成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该类型聚合物具有不同的导电机理,并进一步研究了环平面间的成键性质及转角改变对聚合物导电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5.
以二甲基硅油接枝端羟基聚氧乙烯(PDMS g PEO OH)为基材,用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I)作脱剂,研究了羟基(OH)与肝素上的羧基(—COOH)之间的脱水缩合反应,制备出肝素化的抗血栓材料PDMS g PEO Hep,并对其涂覆表面的肝素含量和体外抗凝血性能进行了初步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肝素接枝的共聚物具有优良的抗凝血性能和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6.
In this work, we have reported the influence of the addition of base (KOH) on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y of ceria synthesized by alcohothermal process, and the alcohothermal mechanism was also put forward. Furthermore, the prepared CeO2 was used as the support to prepare CuO/CeO2 catalysts via the wet impregnation method. The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N2 adsorption-desorption,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XRD), high 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HRTEM), and temperature-programmed reduction by H2 (H2-TPR). The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the CuO/CeO2 catalysts for low-temperature CO oxidation were studied using a microreactor-GC system. The crystal size of CeO2-A was much smaller than that of CeO2-B,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pper oxide catalysts exhibited higher catalytic activity than that of the CeO2-B-supported catalysts under the same reaction conditions. The alcohothermal mechanism indicated that KOH plays a key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physicochemical and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ceria-based materials.  相似文献   
167.
为了改善镍电极的高温充电效率,采用机械混合的方式将球形Ni(OH)2与不同比例的Lu2O3混合后制成粘结式镍正极。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和XRD等实验结果表明,掺杂Lu2O3后镍电极的析氧过电位明显提高,高温充电效率得到了很大改善,在充电后的电极中β-NiOOH生成;而且Lu2O3的掺杂比例对镍电极的高温性能在不同的充放电倍率下有不同程度的影响,3.5%是最好的掺杂比例,掺杂对高温小电流充电效率的改善作用要大于高温大电流充电。  相似文献   
168.
聚羟基丁酯酯缓释微球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用溶剂蒸发法制备了以新型生物可降解材料聚羟基丁酸酯为载体、以安定为模药的缓释微球,讨论了药物与载体之比对药物含量与包封率的影响,以及制备微球条件对药物释放性能的影响;微球平均粒径为30~40μm,粒径分布在1~1.5之间,最大载药量为19.51%;最高包封率为67.11%;体外累积释放曲线呈“两相”释放特征并拌随初始的“突释效应”。扫描电镜观察微球表面呈皱缩表观形态结构,微球内部横断面具有孔道与孔  相似文献   
169.
李林柯  汪淑敏  黄佳丽  雷寒  储涵  冯燕 《合成化学》2019,27(10):793-797
以咔唑为母体,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可检测半胱氨酸的新型双光子荧光探针(3),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 HR-MS(ESI)和元素分析表征。采用UV-Vis和FL研究了3的光学性能。结果表明:半胱氨酸加量为0~50 eq.时,3的紫外最大吸收峰从365 nm蓝移至342 nm;在350 nm处出现一个等吸收点;在450 nm处的荧光强度增强约23倍。  相似文献   
170.
高硅ZSM—5沸石填充硅橡胶膜的醇—水渗透蒸发分离性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高硅ZSM-5沸石填充疏水性硅橡胶蓦地低浓度醇-水体度醇-水体的渗透蒸发性质的研究有明,提高沸石硅铝比,增加填充量以及进行酸处理皆有利于改善膜对醇-水的分离系数和通量。料液的成,浓度以及温度对膜的分离性质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