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4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422篇
化学   967篇
晶体学   25篇
力学   229篇
综合类   76篇
数学   91篇
物理学   351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61.
在水相悬浮法的基础上,采用实验室自制的环氧化剂在弱碱性条件下合成环氧化反式-1,4-聚异戊二烯(ETPI),并且对实验的条件进行了探索,对合成出的ETPI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体系中加入适当的乙酸乙酯或氯仿可以提高环氧度。其中,加入乙酸乙酯的体系中最高可获得32%的环氧度,加入氯仿的体系最高可以获得51%的环氧度。相比于传统法(采用过氧甲酸或过氧乙酸作为环氧化剂),本合成法合成出的ETPI产品均一,不会像传统合成法那样发生开环、链断裂和呋喃环形成等副反应。采用该法制备的ETPI生胶的最大拉伸强度在20MPa以上,远高于用传统方法制备的ETPI生胶(近7倍)。对ETPI的性能测试表明,随着环氧度的升高,ETPI的抗湿滑性不断提高,而滚动阻力变化不大。耐油实验表明,当环氧度大于15%时,ETPI的耐油性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962.
采用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NaAMPS)以及N-叔丁基丙烯酰胺(NtBA)为共聚单体,以Cu~0粉/三(2-二甲氨基乙基)胺(Me_6-TREN)为催化体系,四氯化碳(CCl_4)为引发剂,利用单电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ET-LRP)方法合成星型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P(AM/NtBA/NaAMPS)。采用控制变量法分别考察了引发温度、疏水单体含量、AMPS含量、引发剂用量、催化剂铜、单体浓度等因素对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聚合条件并考察了聚合物的耐温抗盐性能。结果表明,当单体浓度为35%,引发温度为25℃,AM、AMPS、NtBA分别占单体总量的93.6%、5%、1.4%(摩尔比),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4942%,催化剂铜的质量分数为0.0848%,钝化剂的质量分数为0.1192%时,所得星型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P(AM/NtBA/NaAMPS)的相对分子质量出现最高值为267万,同时具有一定的耐温抗盐性,其溶液性能与线型化的P(AM/NtBA/NaAMPS)相似,且在相同浓度下CaCl_2对聚合物表观粘度的影响比NaCl大。  相似文献   
963.
为了分析计算粘弹性流体驱替残余油的微尺度力,从水动力学角度探索非牛顿流体的流变特性,选取Oldroyd-B本构方程来模拟粘弹性流体,并结合连续性方程和运动方程得到了粘弹性流体在微孔道中的流动方程,利用边界条件计算得到流动的流场,结合应力张量理论,计算出粘弹性流体作用在残余油上的法向偏应力和水平应力差,计算结果表明:沿流动方向,粘弹性流体的弹性越大,法向偏应力越大;垂直于流动方向,法向偏应力近似对称分布;随着粘弹性流体的弹性变化,水平应力差的变化趋势发生了变化,威森伯格数We越大,残余油所受的水平应力差先逐渐增加,达到峰值后降低,这种趋势更有利于残余油的变形,为下一步分析残余油的变形,并从主体上分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64.
以2-丙硫基-4,6-二氯-5-氨基嘧啶(3)、2-[((3aR,4S,6R,6a S)-6-氨基-2,2-二甲基四氢-3a H-环戊基[d][1,3]二氧-4-基)氧]-1-乙醇L-酒石酸盐(4)为起始原料,经亲核取代、环合、与(1R,2S)-2-(3,4-二氟苯基)环丙胺D-扁桃酸盐(2)发生亲核取代、稀盐酸脱保护制得抗血小板药替格瑞洛,所得目标经1H NMR及MS确证,总收率为65%。  相似文献   
965.
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Ru系双贵金属催化剂(Ru-M/Zr O2,M为Rh、Ir、Pd、Au、Pt),采用程序升温表面反应(TPSR)技术研究了其催化同时去除碳颗粒和NOx的活性,并考察了含硫含水条件对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Ru系双贵金属催化同时去除碳颗粒和NOx的活性受贵金属组合的影响较为明显,Ru-Rh/Zr O2、Ru-Ir/Zr O2和Ru-Pd/Zr O2对碳颗粒和NOx同时去除表现了较高的协同活性,Tpeak低于510℃,η高于35%,其协同催化路径为:Ru催化NO氧化成NO2,Rh、Pd或Ir催化NO2与碳颗粒反应,使碳颗粒迅速氧化,同时NOx迅速还原.含硫含水条件对Ru系双贵金属催化去除碳颗粒具有促进作用,对Ru系双贵金属催化去除NOx具有抑制作用.与其他双贵金属催化剂相比,Ru-Rh/Zr O2和Ru-Ir/Zr O2表现了较强的抗硫抗水性能,而Ru-Pd/Zr O2的抗硫抗水性能最差.  相似文献   
966.
运用生物电子等排及拼合设计原理,设计并合成了14个新型的噻吩并四氢吡啶芳酸醚类化合物(4a~4j和8a~8d),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ESI-MS表征。采用Bron比浊法测定了4a~8d对腺苷二磷酸(ADP)和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活性。结果表明:4-【3-{6,7-二氢噻吩并[3,2-c]吡啶-5(4H)-基}丙氧基】-苯甲酸对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4-【3-{6,7-二氢噻吩并[3,2-c]吡啶-5(4H)-基}丙氧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显示出较强的抑制活性,其IC50分别为0.020 mmol·L-1和0.018 mmol·L-1。  相似文献   
967.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第一性原理研究了以单空位缺陷(SV)石墨烯为载体的Pt,Fe及PtFe二元金属催化剂的抗CO中毒能力.结果表明,对于单金属原子Pt和Fe,Fe更易吸附在SV石墨烯上;而对于PtFe二元金属催化剂,SV石墨烯对其固定能力明显好于Pt-SV,即Pt催化剂中掺杂Fe大大增加了SV石墨烯对金属催化剂的稳定性.Pt,Fe及PtFe二元金属催化剂抗CO中毒能力的研究结果表明,PtFe-6结构的抗CO中毒能力明显强于Pt-SV,接近于Fe-SV的抗CO中毒能力,在所有二元金属催化剂中PtFe-6的稳定性最好,明显优于Pt在SV石墨烯上的稳定性.通过在Pt中加入非贵金属Fe既可提高DMFC中阳极Pt催化剂的抗CO中毒能力,又可提高其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68.
路面抗滑性能直接影响着道路交通安全,而基于路表纹理特征的路面抗滑性能评估方法目前存在着可解释性差、准确度不高的问题.该研究使用精度为0.05 mm的便携式三维激光表面分析仪采集了185组路面纹理数据,通过动态摩擦因数测试仪获得了相应路段0~80 km/h速度范围内的路面摩擦数据,构建了综合表征路面纹理空间、横剖、深度方向复杂度的复合分形维数指标,建立了10 km/h和70 km/h速度下的路面抗滑性能随机森林评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分形维数具备独立描述纹理复杂程度的能力,但与路面动态摩擦因数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复合分形维数对70 km/h速度下动态摩擦因数预估的准确度为0.78,可用于评价轮胎橡胶快速滑动状态下的路面抗滑性能;复合分形指标中的空间、横剖、表层、浅层、深层剖面分形特征共同影响着路面抗滑性能,在进行路面纹理形貌评价时,应从多种空间视角下进行纹理特征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969.
一种结构新颖的二苯并碘五环内盐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自杰  陈渝  李裕林 《化学学报》1989,47(5):516-517
研究了用Eschweiler-Clarke反应的3,7-二氨基二苯并碘五环 氯化物的N-甲基化,生成了一个新的二苯并碘五环内 盐, 用IR, NMR和MS测定了内 盐的结构.  相似文献   
970.
用微径柱测定血清中七种抗痉药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卓海通  刘超 《色谱》1991,9(1):49-52
苯妥英、卡马西平和硝基安定等药物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抗癞痫和镇静药物。但常因病人不遵医嘱滥服药物而发生中毒或无效等。为了给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案,对抗痉药物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和药代动力学研究十分重要。分别测定抗癫痫药和氮卓类药的HPLC法已有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