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2篇
化学   462篇
综合类   13篇
数学   9篇
物理学   3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建立了山茶油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通过对前处理方法的优化,选择了甲醇和水作为山茶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提取溶剂,经免疫亲和柱富集浓缩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分析,经C18色谱柱分离,在电喷雾离子化正离子模式(ESI+)及多反应监测模式(MRM)下进行测定,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外标法定量。在优化条件下,该方法线性范围为0.4~6.4μg/L,相关系数r2>0.998,最低检出限为0.026μg/kg,在添加水平为0.008,0.016和0.032μg时,方法回收率在85.9%~93.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8%~5.0%。方法可满足山茶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92.
讨论了在毒素存在的情况下收获食饵的食饵—捕食模型的平衡点稳定性,生物经济平衡点的存在性和最优收获问题,利用Pontryagin极大值原理确定了最优收获策略.  相似文献   
93.
吴霓  江天久  江涛 《分析化学》2012,40(8):1181-118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分离和分析了海洋卡盾藻(香港株)溶血毒素的甲醇粗提物,通过对比不同流动相、检测波长、等度和梯度洗脱方式,初步建立了分析其溶血毒素的HPLC方法.结果表明,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海洋卡盾藻溶血毒素的粗提物在50 min内取得了较好地分离.色谱条件为C8硅胶柱(4.6 mm× 1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和水,梯度洗脱(0~10 min,60%→80%乙腈;10~40 min,80% →90%乙腈;40~50 min,90%乙腈);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05和448nm;流速为0.8 mL/min;柱温为25℃.用兔血红细胞法对各个主要色谱峰进行溶血活性检测显示,海洋卡盾藻(香港株)的溶血毒素至少含有5种成分.光谱分析显示一种成分的紫外吸收高峰在448 nm,一种未完全分离的混合组分的紫外吸收高峰为440和446nm,另外3种成分的紫外吸收高峰为205 nm.  相似文献   
94.
周琳婷  李在均  方银军 《分析化学》2012,(11):1635-1641
依次电沉积氧化石墨烯、2,5二(2噻吩)-1-对苯甲酸吡咯和氯金酸于金电极表面,以EDC/NHS为活化剂,将黄曲霉毒素B1(AFB1)抗体共价连接在导电高分子膜上,最后滴涂1,3-二丁基咪唑六氟磷酸盐离子液体于上述修饰电极表面,制得AFB1免疫传感器。以Fe(CN)63-/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H 7.0)为测试底液,采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考察此免疫传感器的电化学行为。研究表明:石墨烯和纳米金的引入明显提高了修饰层的电子转移速率,使电极的表观活性面积由裸金电极的0.1772 cm2增加到0.2188 cm2和0.2640 cm2。当AFB1浓度在3.2×10-15~3.2×10-13mol/L范围内,传感器的交流阻抗响应值与浓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4,检出限为1.1×10-15mol/L。传感器在4℃下保存20周以上,电化学响应保持基本不变。本方法的灵敏度和稳定性优于现有文献报道,并应用于花生样品中痕量AFB1的测定。  相似文献   
95.
鱼肉中微囊藻毒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鱼肉中藻毒素的含量。用BDS C18色谱柱,以水(含1%三氟乙酸):甲醇=30:70(V/V)溶液为流动相,238nm紫外检测。鱼肉样品用甲醇-水和丙酮混合溶剂提取,经正已烷萃取后,将有机相弃去,水相用固相萃取柱净化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该法检测限为10ng/g,峰面积标准曲线在50-250ng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85.1%-88.2%。  相似文献   
96.
藻类肝毒素的富集提取与分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苑宝玲  曲久辉 《分析化学》2001,29(12):1406-1408
采用固相萃取(SPE)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蓝绿藻肝毒素进行富集与分离。以悦目颤藻为研究对象,选择最佳方式破坏其细胞,使其释放出细胞内肝毒素,对肝毒素进行SPE富集提取。用反相HPLC技术,以C18柱作分离术,32%乙腈-水(含0.01mol/L乙酸铵)为流动相,达到了对藻类肝毒素的良好分离。  相似文献   
97.
以BJS 202008《蘑菇中α-鹅膏毒肽等6种蘑菇毒素的测定》方法为基础,参照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和CNAS-GL006《化学分析中的不确定度评估指南》建立相关数学模型,对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蘑菇中6种蘑菇毒素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与评定,包括样品重复测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标准溶液配制、标准曲线拟合、样品处理。通过计算各个不确定度分量,得到测量结果的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蘑菇中6种蘑菇毒素质量分数测定结果为136.4~141.4μg/kg时,扩展不确定度为3.98~5.74μg/kg(k=2)。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主要受样品重复测量和标准溶液配制的不确定度影响。  相似文献   
98.
建立了同时测定肉豆蔻中3种赭曲霉毒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样品经70%甲醇超声提取,HLB柱净化,采用Agilent Proshell 120 EC C18色谱柱,以乙腈(含0.1%甲酸)-水(含0.1%甲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于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下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99.
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是一种由赭曲霉、青霉菌等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具有肝毒性、肾毒性、致癌、致突变作用.鉴于其危害的严重性和污染的广泛性,发展高灵敏度的OTA检测技术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该文阐述了近年来新型电化学传感技术在OTA检测方面的发展及应用,全面综述了目前OT...  相似文献   
100.
综述链格孢霉毒素样品处理及分析方法。样品处理方法主要有液液萃取法、固相萃取法、逆流色谱法和基于QuEChERS原则的处理方法等。在固相萃取技术的基础上,又发展了分散固相萃取法和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法。主要分析方法包括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加压毛细管电色谱法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等仪器检测技术以及酶联免疫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生物传感器技术、快速检测试纸和试剂盒等快速检测技术。最后对链格孢霉毒素样品处理及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