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5篇
化学   88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9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2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新鄂西香茶菜素为首次从抗癌中草药鄂西香茶菜[Rabdosia henryi (Hemsl) Hara]的叶子中分离得到的二萜化合物。前人曾从毛叶香茶菜[R. japonica (Burm. f)Hara]中分离出该化合物并依据光谱数据推测其结构(右图)。但其结晶学研究尚未见报道。为研究其立体结构及分子在晶体中的排布方式,我们对该化合物的晶体进行了X射线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3.
藏药麻花艽中四种苦苷类化学成分的HPLC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藏药麻花艽中龙胆苦苷(gentiopicroside)、落干酸(loganic acid)、獐牙菜苦苷(swertiamarin)和獐牙菜苷(sweroside)4种苦苷类成分的HPLC分析方法。色谱柱为Eclipse XDB-C8(4.6 mm i.d.×150 mm,5μm),流动相为体积分数5%乙腈 10 mmoL甲酸~95%乙腈水溶液,检测波长为240 nm。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和回收率,为麻花艽中苦苷类成分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从采自西藏的皱叶香茶菜中分离鉴定了3对B-闭联对映贝壳杉烯型二萜化合物:二萜化合物皱叶香茶菜素(Ⅰ)和二氢皱叶香茶菜素(Ⅱ);isodocarpin(Ⅲ)和dihydroisodocarpin(Ⅳ)及Carpalasionin(Ⅴ)和dihydrocarpalasionin(Ⅵ)。(Ⅰ)、(Ⅲ)和(Ⅴ)分别与对应的二氢化合物(Ⅱ)、(Ⅳ)和(Ⅵ)以混合物的形式被分离和鉴定。化合物(Ⅱ)为新化合物,(Ⅰ)、(Ⅳ)和(Ⅵ)首次在自然界发现,(Ⅲ)和(Ⅴ)为已知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比野生与种植青海川西獐牙菜中微量元素的变化,分别采集野生川西獐牙菜与种植青海川西獐牙菜种子采收前后的全植株,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了其铜、锌、铁、锰、钴等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野生川西獐牙菜较种植青海川西獐牙菜中微量元素含量高,种植川西獐牙菜在成熟种子采收后较采收前(花果期)铁、锰、钴、锌等元素含量高。  相似文献   
6.
7.
口腔环境因素对树脂牙摩擦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0,他引:7  
采用往复滑动摩擦磨损试验台,通过体外模拟口腔环境,考察了树脂牙同TA2钛球对摩时的摩擦磨损性能,探讨了几种口腔环境因素对树脂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树脂牙在人工唾液介质中同钛球对摩时表现出较好的摩擦磨损性能;随着法向咬合力增加,树脂牙的主要磨损机制由轻微磨粒磨损转变为严重粘着磨损,耐磨性能变差;人工唾液和碳酸饮料长期浸泡处理对树脂牙摩擦磨损性能影响很小;而在温度0~60℃范围内经热循环老化预处理后树脂牙的耐磨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定量处理2D NOE实验数据最精确的方法-全弛豫矩阵分析法定量分析了天然有机化合物显脉香茶菜素的相敏NOESY谱,计算出显脉香茶菜素分子中各质子间的交叉弛豫速率,根据1/rtf6σtf计算出相应的质子间距离,结果表明:用全弛豫矩阵分析法计算出的质子间距与分子力学计算以及用单晶X-射线衍射法测得的质子间距离基本一致,为用核磁共振方法确定分子在溶液中的三维空间结构提供了可靠的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9.
香茶菜属3种植物不同器官红外光谱-排序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香茶菜属(Isodon)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是国内中药生产的一类重要原料。与其他方法比较,应用OMNI采样器-FTIR直接测定法鉴定中药材具有简便、快速和准确的优点,而且不需要对样品进行萃取或粉碎处理。本文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了香茶菜属中的内折香茶菜(Isodon inflexus)、线纹香茶菜(I.lophanthoides)和大萼香茶菜(I.macrocalyx)三个种类11个样品的红外光谱,分析比较了11个样品在红外光谱图上的差异程度。分析表明,基于红外光谱的主成分分析在反映不同样品植物化学组成差异程度上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川西獐牙菜的正丁醇提取物进行成分分离鉴定,并用峰面积归一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实验中从川西獐牙菜正丁醇提取物非沥青质的3种馏分中共分离出122种化学成分,非极性馏分中以烷烃类为主,极性馏分中以饱和脂肪酸类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