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3篇
  免费   293篇
  国内免费   663篇
化学   1922篇
晶体学   76篇
力学   435篇
综合类   86篇
数学   87篇
物理学   100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51.
应用液/液界面微电极对二苯并18-冠-6(DB18-C-6)辅助推动Ba~(2+)在1,2-二氯乙烷/水(DCE/W)界面转移的电化学过程进行了详细探讨,证明该过程遵循TIC机理,是受扩散控制的可逆过程。通过转移电流和反应物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测定了Ba~(2+)以及用其它方法难以测定的DB18-C-6。  相似文献   
52.
研究了在硝酸钠存在了碘化存在下碘化钾-孔雀录-水液-固体系浮选分离铋(Ⅲ)的行为,探讨了Bi^3 与常见离子分离的条件。结果表明,控制一定的条件,该体系能使Bi^3 与常见离子Zn^2 、Cu^2 、Co^2 、Ni^2 、Mn^2 、Al^3 、Fe^2 分离。  相似文献   
53.
采用双乳液法研制配糖蛋白B的肠溶微胶囊,考察了微胶囊的形态、粒径及其分布,在摸拟肠液的缓冲液中进行溶解释放试验。配制了两种口服微胶囊混悬制剂,并考察了它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4.
建立了樟脑酚液中的樟脑,苯酚的气相色谱定量法。樟脑的平均回收率为99.89%,RSD=0.71;苯酚的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0.61%。  相似文献   
55.
一氧化二氮—乙炔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镍—镉浸渍液中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用一氧化二氮-乙炔火焰原子吸收法分析镍-镉浸渍液中硅.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干扰少,重现性好.硅量在5~50μg.m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测定样品中硅34.0μg.ml~(-1)(n=10)时,相对标准偏差为2.2%.标准加入回收率在98%~103%范围内,适用于镍-镉浸渍液中硅的分析.  相似文献   
56.
水中痕量镉的准液膜富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惠芬  李金昶 《分析化学》1995,23(7):805-808
准液膜法是在液膜法基础上提出的新分离方法,它保持了液膜法分离富集的高效能,但省去了液膜法的制乳与破乳过程,使操作更为简便易行。本文用此法富集了水及废水中痕量镉,富集倍数可达230倍,镉的回收率在97%以上。  相似文献   
57.
58.
Pb2+在液/液界面迁移的电化学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双硫腙络合推动Pb2+在水/乙酰丙酮界面迁移的伏安过程. 实验证明, 该过程是受扩散控制的不可逆过程, Pb2+由水相转移到有机相中, 与双硫腙形成络合物Pb(DzH)2. Pb2+的峰电位在-0.3 V处, 并且在5× 10-6~0.1 mol•L-1范围内与峰电流成正比. 这一方法为工业废水中铅的在线、现场测定提供了可靠、灵敏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9.
60.
程序涂渍柱“柱效能程序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理论上给出程序柱“柱效能程序效应”的概念并导出了函数关系式,通过计算机可计算柱效能程序效应与柱内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实践证明实验数据的变化趋势与理论数据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