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0篇
化学   192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5篇
综合类   38篇
数学   7篇
物理学   7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本文报道了一个带有增强子的人巨细胞病毒(hCMV)启动子和人凝血因子ⅨcDNA的双拷贝反转录病毒载体(double-copy retroviral vector)-N2CMVIX的构建,转染PA317包装细胞后再离体感染血友病B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可产生具有凝血活性的Ⅸ因子蛋白高达3420 ng/10~6细胞/24 h。将这些转染人Ⅸ因子cDNA的成纤维细胞包埋于胶原,植入小鼠皮下或腹腔内,人凝血因子Ⅸ蛋白表达最高值达105 ng/ml血浆,可在小鼠体内持续表达12天,其中90%以上的Ⅸ因子具有凝血话性,为血友病B基因治疗临床试验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42.
43.
为了研究人凝血IX因子cDNA在转基因小鼠内的表达,特别是顺式调节顺序的存在位置,本文将3种具有不同结构的人凝血IX因子cDNA的重组基因导入离体培养细胞,发现外源的人IX因子cDNA都能表达人IX因子蛋白,进而将它们分别作成转基因小鼠,结果发现在转基因小鼠内都失去了表达特性。这些结果证实了在人凝血IX因子cDNA中存在着决定其在转基因小鼠内表达的顺式调节顺序,同时也排除了这种顺式调节顺序存在于3′端非编码顺序中的可能性。作者再结合一些相关研究的结果,认为其顺式调节顺序可能存在于5′端的非编码顺序中。  相似文献   
44.
比较了N-乙酰半胱氨酸(NAC)及乙酰左旋肉毒碱(ALCAR)对12C6+离子照射小鼠的损伤效应,并探讨了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利用4Gy剂量的12C6+离子束对预先给予NAC(100mg/kg)和ALCAR(100mg/kg)保护的昆明小鼠进行单次全身照射。随后检测肝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TAC)、DNA单链断裂和细胞凋亡率。结果显示,与照射对照组相比,提前给予NAC和ALCAR均极显著地增强了肝组织的抗氧化能力(P0.001),减轻了12C6+离子导致的肝组织中DNA断裂(P0.001)和细胞凋亡(P0.001)。此外,还发现ALCAR组抗重离子辐照损伤的能力显著地高于NAC组(P0.05)。实验结果提示了NAC和ALCAR可通过抵御组织内的氧化胁迫,阻止DNA链的断裂和细胞的凋亡,实现对C离子辐照损伤的保护效应。而且ALCAR比NAC可能更适合成为有潜力、有希望的抗C重离子辐射药物。  相似文献   
45.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may metastasize to many organs. The survival rate is almost zero for metastatic HCC patients.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HCC metastasis need to be understood better and new therapies must be developed. We have developed the "in vivo microscopy" to study the mechanisms that govern liver tumor cells spreading through the microenvironment in vivo. A recently developed "in vivo flow cytometer" combined with real-time confocal fluorescence imaging is used to assess spreading and the circulation kinetics of liver tumor cells. We measure the depletion kinetics of two related human HCC cell lines, high-metastatic HCCLM3 cells and low-metastatic HepG2 cells, which are from the same origin and obtained by repetitive screenings in mice. More than 60% of the HCCLM3 cells are depleted within the first hour. Interestingly, the low-metastatic HepG2 cells possess noticeably slower depletion kinetics. In comparison, less than 40% of the HepG2 cells are depleted within the first hour. The differences in depletion kinetics might provide insights into early metastasis processes.  相似文献   
46.
目的通过抑制CVB3病毒性心肌炎小鼠中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研究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心肌炎组(CVB组)、心肌炎+泛素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处理组(CVB+T组)、正常对照组(Sham组)、正常对照+处理组(Sham+T组),每组各18只.前两组腹腔接种CVB3病毒诱发急性心肌炎,后两组腹腔注射PBS,CVB+T组和Sham+T组次日腹腔注射MG-132,0.75 mg/kg,连续给药7d.第8天取材,观察小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测定心肌CVB3病毒复制及血清肌钙蛋白I(cTnI)、脑钠肽(BNP)水平.结果心肌病理检查显示,Sham组与Sham+T组未见异常变化,CVB+T组心肌炎症性浸润和变性坏死较CVB组显著减轻;心脏重量/身体重量比值CVB组为6.18±0.40、CVB+T组为5.32±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I、BNP水平CVB组为(3.88±0.08)μg/L、(3002±256)pg/ml, CVB+T组为(1.52±0.05)μg/L、(1506±142)pg/ml,CVB+T组均降低(均P<0.05);荧光定量PCR显示CVB3 mRNA水平CVB组(1.42±0.06)高于CVB+T组(0.72±0.04)(P<0.05).结论抑制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减少了CVB3病毒复制,显著减轻心肌炎小鼠心脏病理损伤,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鼠脑组织中8种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左旋多巴、多巴胺、二羟基苯乙酸、5-羟色胺、5-羟基吲哚乙酸和高香草酸)的含量,并研究其含量随百草枯中毒时间的长短而产生的变化情况。取小鼠36只,分为6组,每组6只。其中一组为对照组,其余5组的小鼠均按30mg·kg-1的剂量给予灌服百草枯,对照组小鼠灌服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按给毒后达到6,12,24,48,72h时,用1%戊巴比妥钠溶液先后将其麻醉并在低温条件下取其脑组织。按1g∶7.5mL的比例在每份脑组织中加入组织匀浆液并匀浆30s,在4℃高速离心2次,每次15min,取其上清液供色谱分析。在Hypeisil GOLD aQ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上,用不同比例的甲醇和30mmol·L~(-1)磷酸二氢钾-磷酸缓冲溶液(pH 4.6)的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并用荧光检测器测定各组分的峰面积,用外标法定量。上述8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线性范围均在1 000μg·L~(-1)以内,其检出限(3S/N)在0.34~5.26μg·L~(-1)之间。对样品重复测定5次,测得8组分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在0.58%~4.2%之间,加标回收试验得出其回收率在90.8%~106%之间。同时测得了在百草枯染毒后3d内8种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情况,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8.
多肽纳米药物由于具有易于设计改造、良好的靶向性、生物相容性和较长的血液循环时间等优势,在生物医学与肿瘤诊疗中具有巨大的潜力.近年来,利用肿瘤微环境原位构建多肽纳米材料的策略已被广泛研究,本文综述了多肽纳米材料通过不同的刺激响应(pH、酶和氧化还原等)实现体内自组装,从而对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产生的积极效果.重点阐述了不同的刺激响应型自组装多肽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如对于药物递送系统中的药物富集、渗透和内吞等过程的增强作用,同时简单介绍了其在生物成像上的应用,最后对体内自组装多肽纳米材料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9.
紫杉醇治疗小鼠S180肉瘤的体内31P MRS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紫杉醇治疗小鼠S180肉瘤的31P MRS参数的变化及这些参数的变化是否早于常规观察的瘤体积的变化.方法:利用表面线圈31P NMR方法,研究小鼠皮下接种的S180肉瘤.结果:用药48h后给药组的PCr/Pi、β-NTP/Pi、PME/β-NTP比值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别(P<0.05),而肿瘤体积在给药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别,31P MRS参数的变化早于瘤体积变化.结论:小鼠S180肉瘤31P MRS不仅可以给出定量的结果,而且可以较早地显示出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50.
以泰和乌骨鸡及其黑素为药物直接喂养小鼠,测定实验鼠红细胞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及血浆过氧化脂质的含量,以探讨乌骨鸡是否具有抗衰老作用。实验结果表明:1)泰和乌骨鸡及其黑素有提高小鼠红细胞过氧化氢酶活性的趋势,但其提高的幅度尚未达到显著水平;2)泰和乌骨鸡及其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