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3篇
化学   228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44篇
数学   15篇
物理学   10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2 毫秒
121.
杨阳  黄嫣嫣  张关心  赵睿  张德清 《化学学报》2016,74(11):871-876
设计合成了一个含有p-乙酰氧基苄基单元的四苯乙烯吡啶盐衍生物,利用羧酸酯酶选择性地切除乙酰基以及所致的连锁反应将其从水溶性吡啶盐结构转为中性吡啶结构,使其聚集,实现荧光“点亮”,从而发展了新型的羧酸酯酶活性分析和抑制剂筛选的荧光探针.  相似文献   
122.
刘霞  马彩莲  伊泽 《合成化学》2016,24(1):12-15
根据活性基团拼接原理,分别以4-甲基-2-氨基苯酚和邻氨基苯酚为原料,SCH2为“桥梁”基团,设计并合成了9个苯并噁唑杂芳基硫醚化合物(6a~6e和10a~10d),其中6, 10a和10d为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 IR和元素分析表征。采用培养皿滤纸发芽法考察了6和10对小麦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适的浓度下,6和10对小麦种子发芽率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3.
四环素类抗生素因具有抗菌和促进畜禽动物生长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业.由于畜禽对抗生素的吸收、代谢较少,30%~90%的抗生素都以本体药物的形式随畜禽粪便排出流入环境.以四环素类抗生素——金霉素为例,研究了金霉素对小麦根生长的毒性效应,建立了不同形态金霉素对小麦根系生长的毒性效应模型:1/EC50=f+/EC+50+f0/EC050+f-/EC-50+f2-/EC2-50,得到各形态金霉素对小麦根毒性强弱的排序:二价阴离子态一价阴离子态中性态阳离子态,共存Ca2+对金霉素毒性的影响与Ca2+以及金霉素的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4.
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无损分析小麦种子短期自然老化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支持向量机建立快速判别小麦种子自然老化程度的分析模型。本实验应用VERTEX 70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以大样品杯旋转采样方式跟踪采集了45份小麦种子在自然老化初期、4个月、7个月、9个月的近红外光谱。标准差可以用来表征数据离散程度,因此本实验通过计算每份样本在4个自然老化阶段的光谱标准差来筛选与自然老化时间显著相关的谱区。为避免单个样本由于偶然因素导致的离散度值异常,实验统计了45份样本的光谱标准差均值,根据均值光谱得到如下谱峰:8 362,6 950,7 563,5 319,4 998和4 478 cm-1处。解析谱峰所在区域对应的化学基团归属可得:6 950 cm-1处对应的是液态水中O-H伸缩振动的一级倍频且该处离散度值较大,因此小麦种子在短期自然老化阶段中水分变化较为显著;5 319,4 998和4 478 cm-1处离散度值较6 950 cm-1处小,对应的是蛋白质仲酰胺、伯酰胺和酰胺的合频和倍频信息,因此蛋白质变化较水分而言相对平缓;8 362和7 563 cm-1处反映的主要是C-H振动的二级倍频信息且离散度值较大,而种子中蛋白质、淀粉等均具有C-H官能团,因此蛋白和淀粉等成分综合变化较为显著。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本文采用多分类支持向量机结合近红外光谱建立快速识别小麦种子四种自然老化程度的定性模型。将180份样本光谱按照3∶1随机抽取135个样本作为训练集,其余样本作为测试集。选择核函数为径向基函数,通过网格搜索法进行参数寻优得到惩罚参数为8,核参数为0.008 974 2时,训练集和测试集的识别正确率可达99.26%和99.78%。实验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支持向量机可快速判别小麦种子短期自然老化程度,为种子贮藏过程中生理特性变化的无损监测及开发利用提供便捷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25.
研究了2-氯酚(2-CP)及2,4-二氯苯酚(2,4-DCP)对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抑制作用及抑制动力学.结果表明,两种氯酚均能显著地抑制AChE的活性,2-CP及2,4-DCP对AChE酶活力的50%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68,0.56mmol·L-1.2-CP及2,4-DCP对AChE的抑制作用类型为混合型的可逆抑制,2-CP对AChE的混合型抑制常数Ki,K′i分别为0.42,2.80mmol·L-1,2,4-DCP对AChE的混合型抑制常数Ki,K′i分别为0.37,0.70mmol·L-1,表明两种氯酚对游离酶的抑制作用均强于其对酶-底物复合物的抑制作用,且后者较前者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26.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电泳方法,分析了彭泽鲫鱼的肝、肾、心、脑、肌、眼等6种组织中的酯酶(EST)和乳脱酸氢酶(LDH)同工酶电泳图谱。结果表明:彭泽鲫鱼具有丰富的EST和LDH同工酶。在不同的组织中,EST和LDH同工酶谱带各不相同,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7.
世界上第一个小麦离体诱变新品种——核组8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核组8号,是通过体细胞组织培养与辐射诱变相结合的离体诱变技术育成的新品种,这在世界上尚属首例.该品种是核技术与生物技术的结合产物,具有高产、早熟、抗病、耐湿、优质等优点.采用离体诱变技术,能成倍提高变异频率、加快变异稳定、缩短育种年限,缩小选择世代的群体,从而提高育种效率.此技术,在作物育种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与广阔的发展前景. A new wheat variety named Hezu 8 was developed by in vitro mutation techniques com-bining the somatic tissue culture with the radiation—induced mutation.This is the first one in theworld for breeding wheat variety in such a way,that the nuclear technology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to b(?)otechnology.Hezu 8 is featured by high yield potential,early maturity,disease resistance,toler-ance to moisture as well as good grain quality.In vitro mutation technique has proved to be helpful inincrement ...  相似文献   
128.
稻子、小麦麸皮中可溶性非淀粉多糖的气相色谱法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田福利  陶克  肖贵斌  曹世明 《色谱》1998,16(2):123-125
讨论稻子、小麦麸皮中可溶性非淀粉多糖的气相色谱法测定。将稻子、小麦麸皮磨细后,用80%乙醇萃取游离糖,剩余物在醋酸缓冲液(pH5.0)条件下分别用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酶解,除掉淀粉。非淀粉多糖用酸水解为各单糖,采用糖醇衍生化成乙酸酯的制备方法,用OV-1701石英毛细管色谱柱,可分离得到非淀粉多糖(NSP)各组成单糖的色谱峰。并以自然界中不存在的阿洛糖作内标物,提高了定性定量分析的准确性,计算出了稻子、小麦麸皮中可溶性非淀粉多糖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9.
抗小麦赤霉病类含氟农药的3D-QSAR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CoMFA方法对一组含氟农药分子的抗小麦赤霉病活性进行了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发现影响药效的立体场与静电场的贡献分别为90.3%和9.7%,立体场的影响是占主导性的。该模型非交叉验证的相关系数(r^2)为0.991,F值是297.524,标准偏差(S)为0.015,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根据该模型,设计并预测了几个新的化合物,其活性都在0.96以上。经过研究表明在预测结构的某些位置添加位阻较大的基团,活性提高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30.
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小麦制品中铝元素的方法是在微波消解条件的优化基础之上进行的。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市场上多种小麦制品中Al元素的含量,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精密度高,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在0.995 0~0.999 9,是一种准确测定、分析小麦制品中铝含量的方法,同时其检测数据为小麦制品的食用安全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