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5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476篇
化学   860篇
晶体学   73篇
力学   65篇
综合类   16篇
数学   17篇
物理学   35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在论述磁控溅射制备的掺钛氧化锌薄膜研究意义的基础上,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有关采用磁控溅射制备的掺钛氧化锌薄膜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掺钛氧化锌薄膜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2.
周晓平  马琳  冯宗财  谢木标 《人工晶体学报》2015,(4):1091-1094,1107
采用恒电流电解法,以0.1mol/LNH4NO3、0.01mol/LZn(CH3COO)2水溶液为电解液,成功将ZnO电沉积于ITO导电玻璃的表面。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ZnO晶核在ITO导电玻璃表面上的生长过程,对其生长取向、排列方式及微观形貌等方面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的规律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研究了电沉积时间对ZnO结晶性的影响。结果表明:ZnO在ITO导电玻璃上的电沉积过程,经历了晶核生成、增长成片、片状组合、定向排列、团聚成花、团聚成块等连续过程;随着沉积时间的增长,沉积厚度增加,使得ZnO晶体的结晶性变差。  相似文献   
73.
沈宸  陆云 《高分子学报》2014,(10):1328-1341
从方法学上总结了目前石墨烯/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途径,重点介绍了其在能源领域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应用,并归纳了其在传感器材料、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电致变色器件及锂离子电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4.
全氟辛酸(PFOA)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品,广泛应用于油库、机场、军事设施等场所的消防材料中,也是氟塑料、氟橡胶和有机氟织物整理剂等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原料[1]。PFOA是具有中等毒性的肝致癌物,可增加人类患癌的风险,由于其化学惰性及其广泛的生产及使用,已造成严重的环境累积及污染[1]。当前,一些食品接触材料中会使用含氟聚合物,较常见的如不粘锅的含氟涂层,具有独特的耐热、耐低温、自润滑及化学稳定性等特点[2]。其中  相似文献   
75.
研究了原位聚合法制备聚酰胺/聚苯胺导电纤维,并对制备的复合纤维进行红外及光学显微镜测试,结果表明聚苯胺与纤维成功复合。对制备的复合纤维进行电导率测试,采用控制单一变量法探讨了苯胺单体在不同的条件下聚合对纤维电导率的影响,并讨论了反应温度对聚合过程和电导率的影响,得出最佳的工艺条件为:纤维经30%的甲酸溶液预处理20min,苯胺单体浓度为0.8M,氧化剂过硫酸铵浓度为1M,掺杂酸为盐酸,浓度为0.8M,冰水浴条件,反应时间为4h,得到的聚酰胺/聚苯胺导电纤维的电导率为3.7S/m。  相似文献   
76.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导电配位型化合物(FeCp2)0.65FNi(C3S7)2].通过元素分析(EA),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核磁共振(^1HNMR),紫外光谱(UV)对该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77.
有机PTC复合材料的交联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有机PTC导电复合材料经高能射线辐照交联的条件。通过实验,分析了氧气氛对交联的影响、辐照剂量对结晶度的影响和交联对材料的电阻-温度曲线的影响。  相似文献   
78.
压力对聚苯胺导电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导电高聚物聚苯胺薄膜经过定向拉伸后,其有序度、电导及跃迁势垒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研究了准静水压力对定向拉伸前后,聚苯胺薄膜电学性质的影响。发现未定向拉伸的聚苯胺薄膜的电导随压力单调增加,跃迁势垒T0随压力单调减少,而定向拉伸后的聚苯胺薄膜则在0.47 GPa出现电导的极大值,在0.35~0.71 GPa之间出现T0的极小值,这个异常行为与聚乙炔、聚噻吩等导电高聚物均不相同。  相似文献   
79.
衬底温度对MOCVD法沉积ZnO透明导电薄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衬底温度对MOCVD技术制备的ZnO薄膜的微观结构和光电特性影响. XRD和SEM的研究结果表明,衬底温度对ZnO薄膜的微观结构有显著影响,明显的形貌转变温度大约发生在175℃,低于175℃,薄膜呈镜面结构,晶粒为球状,高于177℃的较高温度范围,薄膜从“类金字塔”状的绒面结构演化为“岩石”状显微组织;随着温度增加,薄膜的晶粒尺寸明显增大.绒面结构的未掺杂ZnO薄膜具有17.96 cm2/V·s的高迁移率和3.28×10-2 Ω·cm的低电阻率,对ZnO薄膜的进一步掺杂和结构优化有望应用于Si薄膜太阳电池的前电极. 关键词: MOCVD ZnO薄膜 透明导电氧化物 太阳电池  相似文献   
80.
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技术制备了SnO2:(Sb,In)透明导电薄膜,优化了制备工艺参数,获得了最佳制备条件,研究表明,4%的铟掺杂有效地改善了薄膜的内部结构,使得紫外-可见光的透过率显著增加;7%的锑掺杂释放出了更多的载流子,使薄膜的方块电阻降低,2%的磷掺杂因准连续杂质能带的形成进一步提高了薄膜的电导率.Sb、In、P的掺入使得SnO2薄膜的紫外-可见光的透过率达83%,方块电阻达38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