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5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476篇
化学   860篇
晶体学   73篇
力学   65篇
综合类   16篇
数学   17篇
物理学   35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具有纳米结构的导电聚合物因其诱人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综述了聚苯胺、聚吡咯以及聚噻吩等导电聚合物的零维、一维、二维以及三维纳米结构的合成方法,并介绍了聚合物纳米结构的表征以及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参考文献60篇。  相似文献   
22.
二磺酸掺杂高热稳定性导电聚苯胺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有机二磺酸作为掺杂剂合成了具有高热稳定性的二磺酸掺杂导电聚苯胺。研究了反应时间、温度、酸/苯胺摩尔比等因素对产率、产物的导电率与分子量的影响。利用微波加热的方法测试有机二磺酸掺杂聚苯胺的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有机二磺酸掺杂的导电聚苯胺在微波场中升温速率快,并且具有良好的反复升温性能。  相似文献   
23.
导电氧化物电极上丁酸丁酯电化学合成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俊翔  陈康宁 《电化学》1998,4(4):423-427
本文研究了某些氧化物电极在不同条件下对丁醇电解直接合成丁酸丁酯的影响,并测定了这些氧化物电极上的丁醇氧化极化曲线,结果表明Ti/PbO2电极在加入SnO2,Sb2O3,PdOx中间层后,不仅电极的PbO2层不易脱落,而且使电极的电催化性能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4.
离子液体在导电高分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离子液体作为介质,在导电高分子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测试,以及导电高分子电化学器件中(电化学电容、发光电化学池、驱动器、太阳能电池)的最新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展望了离子液体在导电高分子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5.
溶剂对固相反应法制备H7PW12O42掺杂聚苯胺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固相反应法,分别以微量的水和乙腈作为溶剂,制备了磷钨酸(H7PW12O42)掺杂聚苯胺,并以红外光谱(FTIR),电子扫描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循环伏安(cyclic voltamogram)等测试方法对聚苯胺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固相反应法合成的聚苯胺分子链排列有序,晶化率较好,并且表现出有较好的电化学稳定性。而以微量的乙腈作为溶剂通过固相反应法得到的磷钨酸掺杂聚苯胺在颗粒形貌、结晶性、导电率等方面均优于相同条件微量的水作为溶剂时的掺杂聚苯胺。  相似文献   
26.
以异溴丁酸羟乙酯为引发剂、溴化亚铜和2,2′-联吡啶为催化剂和配体,引发丙烯酸琥珀酰胺酯(NAS)进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得到的聚丙烯酸琥珀酰胺酯(PNAS)的分子量可以通过配比和转化率预测.进一步与单端氨基苯胺四聚体(TA)在50℃下反应,得到的聚合物用1H-NMR和FT-IR的测试,结果表明,当TA/NAS的摩尔比为3∶1时,PNAS上的琥珀酰胺酯可以完全被取代,从而得到侧链为苯胺四聚体的导电高分子.聚合物的结构和分子量以及分布用核磁共振氢谱、FT-IR和GPC进行表征;电化学性质用循环伏安法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27.
由聚苯胺粒子组成的电流变液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由经碱处理的掺杂态聚苯胺(PAn)制得高介电常数的半导体PAn粒子,将其悬浮于电绝缘油可组成电流变液,讨论了电流变(ER)液的静态屈服应力(τ_s),电流密度等性能与PAn的介电常数(ε_p),导电率(σ),体积分数和应用电场强度的关系。对导电率相同的PAn粒子,用氨水处理的PAn粒子ε_p较用NaOH液处理的高,前者在σ足够低如σ≤1.0×10 ̄(-7)/cm时,ER液的τ_s随偶极系数的平方(β ̄2)的增大而呈现非线性增加;后者ER液的τ_s随β ̄2的增大出现一最大值.结果表明:由聚苯胺粒子可组成高电流变活性的无水ER液.  相似文献   
28.
纳米级碳导电剂的种类对licoo2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碳纳米管;锂离子电池;正极;倍率容量;导电剂  相似文献   
29.
W/O型微乳液活化能和导电机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电导行为是微乳液的重要性质之一。自Lagourette和Lagues发现了W/O型微乳液电导渗透(Percolation)现象后,人们开始了微乳液导电机理的研究。较流行的观点认为,界面层中表面活性剂分子的阴离子在微乳颗粒碰撞时发生跃迁而使W/O型微乳液具有导电性。  相似文献   
30.
LaxBa1—xCoO3系导电陶瓷导电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LaxBa1-xCoO导电陶瓷的导电性及其导电机制进行了研究,在x=0.5mol处,导电陶瓷具有金属态导是性,在La0.5Ba0.5CoO3陶瓷中,存在着氧缺位和导电电子,并且此种导电陶瓷具有较高的电子和氧离子混合导电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