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34篇 |
免费 | 295篇 |
国内免费 | 463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837篇 |
晶体学 | 75篇 |
力学 | 43篇 |
综合类 | 54篇 |
数学 | 636篇 |
物理学 | 44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32篇 |
2022年 | 67篇 |
2021年 | 81篇 |
2020年 | 48篇 |
2019年 | 46篇 |
2018年 | 44篇 |
2017年 | 53篇 |
2016年 | 67篇 |
2015年 | 98篇 |
2014年 | 133篇 |
2013年 | 106篇 |
2012年 | 107篇 |
2011年 | 99篇 |
2010年 | 105篇 |
2009年 | 115篇 |
2008年 | 81篇 |
2007年 | 113篇 |
2006年 | 94篇 |
2005年 | 69篇 |
2004年 | 69篇 |
2003年 | 52篇 |
2002年 | 58篇 |
2001年 | 45篇 |
2000年 | 25篇 |
1999年 | 27篇 |
1998年 | 36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32篇 |
1995年 | 25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27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33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23.
24.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V=nRθ,是依据三个实验定律进行热力学理论推导的结果。根据它可以用理想气体实现热力学温标。pV=nRT是依据实验事实得到的理想气体绝对温标的定义式。两者的物理意义是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25.
本文利用60 MeV质子束流,开展了NAND (not and) flash存储器的质子辐照实验,获取了浮栅单元的单粒子翻转截面,分析了浮栅单元错误的退火规律,研究了质子辐照对浮栅单元的数据保存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浮栅单元单粒子翻转截面随质子能量的升高而增大,随质子注量的升高而减小.浮栅单元错误随着退火时间的推移持续增多,该效应在低能量质子入射时更为明显.经质子辐照后,浮栅单元的数据保存能力有明显的退化.分析认为高能质子通过与靶原子的核反应,间接电离导致浮栅单元发生单粒子翻转,翻转截面与质子注量的相关性是因为浮栅单元单粒子敏感性的差异.质子引起的非电离损伤会在隧穿氧化层形成部分永久性的缺陷损伤,产生可以泄漏浮栅电子的多辅助陷阱导电通道,导致浮栅单元错误增多及数据保存能力退化. 相似文献
26.
研究了衬底温度对MOCVD技术制备的ZnO薄膜的微观结构和光电特性影响. XRD和SEM的研究结果表明,衬底温度对ZnO薄膜的微观结构有显著影响,明显的形貌转变温度大约发生在175℃,低于175℃,薄膜呈镜面结构,晶粒为球状,高于177℃的较高温度范围,薄膜从“类金字塔”状的绒面结构演化为“岩石”状显微组织;随着温度增加,薄膜的晶粒尺寸明显增大.绒面结构的未掺杂ZnO薄膜具有17.96 cm2/V·s的高迁移率和3.28×10-2 Ω·cm的低电阻率,对ZnO薄膜的进一步掺杂和结构优化有望应用于Si薄膜太阳电池的前电极.
关键词:
MOCVD
ZnO薄膜
透明导电氧化物
太阳电池 相似文献
27.
28.
29.
30.
A simulation on the electric field distribution near the electrode is proposed to explain the reason for using nanosized carbon black mixed with ethylene vinyl acetate, as the electrode could lead to more charge injection into the polymer than using a deposited metal electrode. The electrode is simplified to a layer of conductive semi-spheres with fixed size and constant electric potential. By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it is found that both the size of the semi-spheres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adjacent semi-spheres could dramatically influence the electric field near the surface of the spheres; these are considered to be the two decisive factors for the charge injecting rate at electrodes of various material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