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0篇
  免费   710篇
  国内免费   1635篇
化学   3066篇
晶体学   99篇
力学   720篇
综合类   150篇
数学   510篇
物理学   1790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72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324篇
  2013年   229篇
  2012年   231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249篇
  2009年   288篇
  2008年   290篇
  2007年   290篇
  2006年   289篇
  2005年   248篇
  2004年   234篇
  2003年   221篇
  2002年   226篇
  2001年   221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157篇
  1997年   192篇
  1996年   132篇
  1995年   118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93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在中心埋藏浅、测量精度高的场合,采用球体作为有限大小、近于等轴状的场源体的模型进行重力异常正演会造成较大误差。提出一种基于旋转椭球体的等轴状场源体重力异常模型。通过改变长、短轴长度以匹配场源体形态,降低正演误差。在已有绕短轴旋转型旋转椭球体的引力位的基础上,推导旋转椭球体完整的重力异常基本表达式。将结果与球体重力异常比较,分析其间的特征差异,验证了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92.
昌晶晶  王伟  顾伟  刘焜 《摩擦学学报》2016,36(6):667-672
温成形摩擦界面模具与工件之间的传热特性对工件质量和模具寿命有重要影响,固体粉末介质导入该摩擦副可实现高温润滑,但其传热特性与传统加工方式的有很大不同.采用稳态法自行设计了三体界面的传热特性试验,研究和分析了界面温度、接触载荷、层厚对带有石墨粉和氧化铝粉润滑层的H62铜合金和45钢之间的三体界面接触换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带有石墨粉润滑层的三体界面接触换热系数随温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随载荷和层厚的增加先缓慢增加后迅速增加;带有氧化铝粉润滑层的三体界面接触换热系数随温度的变化缓慢升高,与载荷基本成线性关系,随层厚的增加而降低.温度改变了固体润滑剂的材料热阻和上下试样表面硬度及氧化层厚度,载荷改变了三体界面实际接触面积和接触属性,层厚决定能否完全隔开上下试样,不同物性固体润滑剂决定了其材料热阻在三体界面接触热阻中的主次关系.  相似文献   
993.
针对极区经线迅速收敛于极点造成的传统惯导机械编排在极区不适用问题,提出了CGCS2000地球椭球体模型下基于横向地球坐标的惯性导航方法。在构建横向坐标系及伪经纬网的基础上,给出了横向惯导与传统惯导间导航参数的转换关系,推导了横向地理坐标系机械编排,建立了系统误差模型,并以某型船舶为例,通过系统性能的静基座、动基座仿真分析,研究了基于横向地球坐标的惯性导航方法在极区的适用性。仿真分析表明,基于横向地球坐标的惯性导航方法可以克服传统惯导在极区存在的问题,在极点处不存在计算溢出,并可为载体穿越极点时提供高精度的姿态、位置信息,适用于极区。  相似文献   
994.
针对现有的薄壁波纹管材料,从薄壁波纹管特性入手,基于测试试验、模型试验、有限元等方法进行了受力分析阐述并相互验证得出薄壁波纹管作为空心无梁楼盖内腔的可行性,并讨论了施加荷载后3个不同阶段裂缝和挠度之间的不同厚度薄壁波纹管关系,并分析出其弹性阶段强度和屈服强度供结构设计使用。在分析其不足之处的同时也对未来的研究工作做出了展望。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95.
显微荧光光谱已经成为流体包裹体系统测试分析中较为成熟的一项技术,可用于区分不同类型的原油与油包裹体,从而为研究含油气盆地的油气成藏历史提供重要依据。不同来源的原油在运聚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混合作用,为了有效识别这一类地质过程,基于不同比例的原油配比混合实验,研究原油混合后的显微荧光光谱的具体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原油混源使得显微荧光光谱参数λmax,QF-535和CIE-XY发生了非线性变化,具体表现为混源后原油的荧光光谱参数均介于两个端元油之间,混源油中某一端元油的比例越大,其荧光光谱参数越靠近这一端元油。在CIE-XY色品图中主要表现为非线性渐变的荧光颜色特征。光谱谱形的改变主要表现为谱形由“单峰型”变为“双峰型”和“三峰型”,同时主峰波长和次峰波长保留了两个端元油的信息;QF-535与混源比例可建立曲线用来定量计算两端元油的相对贡献度。综合上述荧光光谱参数和谱形的变化特征,利用原油和油包裹体的显微荧光分析,识别出东海盆地西湖凹陷A气田有三种不同类型原油充注,中间还发生了一次原油混源作用,即蓝绿色荧光原油和黄色荧光原油发生了混合,定量计算其混源程度为介于47%~55%。  相似文献   
996.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和6-311++g(d,p)基组,研究Li2、LiS和Li2S分子的基态构型.结果表明它们的基电子态分别为X1Σg+、X2Π和X1Σg+.通过非线性曲线拟合,得到基态LiS和Li2分子的4参数Murrell-Sorbie分析势能函数,计算它们的光谱参数和力常数.基于多体项展式理论得到了基态Li2S分子的单重态势能面的分析函数.利用得到的分析势能函数重构基态单重Li2S分子的旋转图、伸缩图和旋转伸缩图,准确地再现了Li2S分子的静态特征,如平衡结构,最低能量,合理反应通道.从等值势能面图看出,反应Li+S+Li→Li2S是一个无阈值反应.S原子攻击Li2分子的反应通道上,有一个过渡态.Li原子攻击LiS分子通道上也有一个过渡态.  相似文献   
997.
图像光谱技术实现精确测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种以灰体辐射为基础测量温度的新方法,它不仅可以测定辐射体的实时温度,而且可以实现无接触和高精度测量。首先,利用多通道CCD图像光谱仪精确测量辐射体在较宽波段内的辐射光谱,作为该辐射体的指纹光谱,将其定义为一个等效的灰体;其次,通过对所测光谱的拟合确定该辐射体的灰体辐射模型的系数,从而确定待测辐射体的灰体辐射模型;最后,通过光谱技术与灰体辐射模型的结合确定给定辐射体的任意温度。通过对无火焰和有火焰这两类热辐射体的实验检验,表明该测温方法具有实时、准确和无接触等优点。  相似文献   
998.
为研究不同算法对弹体侵彻花岗岩模拟的影响,基于仿真分析软件LS-DYNA中的Lagrange算法及SPH(Smooth particle hydrodynamics)算法,采用Lagrange、SPH-Lagrange耦合及SPH算法分别对弹体侵彻、贯穿花岗岩靶体进行数值模拟,并从计算效率、侵彻深度、速度衰减、靶体损伤、Mises应力分布多方面对比模拟结果,分析3种算法用于研究岩石侵彻问题的优势和不足。研究表明:Lagrange算法的计算效率最高,计算精度高,但存在单元畸变、无撞击溅射、无后坑区等问题;SPH算法的计算效率最低,但模拟效果良好;SPH-Lagrange耦合算法兼具二者优势,但会导致应力滞后和应力波不稳定衰减。在大型模拟中应优先选用Lagrange算法和SPH-Lagrange耦合算法。  相似文献   
999.
以(R)-叔丁基亚磺酰胺为手性助剂,与1,3-苯二甲醛经缩合反应制得关键中间体——(Rs,Rs)-双叔丁基亚磺酰亚胺(7);锂化的羧酸酯与7经不对称加成反应合成了两个新型的Rh_2(esp)_2配体类似物——(Rs,Rs',R,R')-β-胺基羧酸酯和(Rs,Rs',R,R',R,R')-α,β-氮杂环丙烷羧酸酯,产率分别为96%和65%,非对映选择性均大于20∶1。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和13C NMR表征。  相似文献   
1000.
以L-亮氨酸(L-Leu)为手性源,经酯化、格氏化、酰胺化等步骤制备手性单体(L-NALAA),以该单体为手性识别基团,在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和交联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的作用下,与烯化功能硅胶发生自由基共聚反应,制备了新型键合硅胶手性固定相,其结构经FT-IR、TGA、EA表征。以4种对映异构体为模型药物对手性材料手性固定相的手性拆分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手性材料手性固定相对奥美拉唑和兰索拉唑的拆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