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58篇 |
免费 | 608篇 |
国内免费 | 689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1680篇 |
晶体学 | 33篇 |
力学 | 841篇 |
综合类 | 216篇 |
数学 | 1044篇 |
物理学 | 164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7篇 |
2023年 | 86篇 |
2022年 | 123篇 |
2021年 | 129篇 |
2020年 | 125篇 |
2019年 | 133篇 |
2018年 | 81篇 |
2017年 | 129篇 |
2016年 | 124篇 |
2015年 | 131篇 |
2014年 | 250篇 |
2013年 | 214篇 |
2012年 | 223篇 |
2011年 | 215篇 |
2010年 | 224篇 |
2009年 | 269篇 |
2008年 | 244篇 |
2007年 | 238篇 |
2006年 | 260篇 |
2005年 | 210篇 |
2004年 | 210篇 |
2003年 | 184篇 |
2002年 | 187篇 |
2001年 | 194篇 |
2000年 | 138篇 |
1999年 | 113篇 |
1998年 | 134篇 |
1997年 | 112篇 |
1996年 | 120篇 |
1995年 | 126篇 |
1994年 | 92篇 |
1993年 | 64篇 |
1992年 | 84篇 |
1991年 | 83篇 |
1990年 | 63篇 |
1989年 | 73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室温条件下,采用CFT-Ⅰ型多功能材料表面综合性能测试仪对AISI 4340钢进行了往复干摩擦磨损试验,研究了其摩擦磨损特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对磨痕和亚表层进行了观察和检测,分析了磨损表面微观形貌、亚表层塑性变形和碳氧元素含量演化.结果表明:磨损形式以磨粒磨损为主,并伴随轻微黏着磨损和剥落磨损;磨损表面分布着长度、宽度、深度不一的划痕以及鳞片状和颗粒状磨屑;磨损表面出现轻微氧化,磨屑呈现不同程度的碳富集和氧化;亚表层出现明显摩擦影响层,距表层越近,塑性变形越明显,晶界角逐渐汇聚于表面,在表面处趋于平行;往复运动导致塑性变形方向不一致,磨痕中部,塑性变形向某位置聚集. 相似文献
992.
边裂(边缘开裂)是涂层热致损伤的主要模式之一. 边缘裂纹穿透涂层后,常导致界面脱粘从而驱使涂层与基体剥离,最终丧失对基体的保护作用. 本文以热应力强度因子表征边缘裂纹的扩展驱动力,研究筒壁涂层在热对流作用下的边裂行为. 首先,利用拉普拉斯变换法,得到了瞬态温度场及热应力场的封闭解. 其次,运用Fett等的三参数法确定了筒壁涂层边缘裂纹的权函数. 最后,基于叠加原理和权函数方法计算了边缘裂纹的热应力强度因子. 探讨了无量纲时间、边缘裂纹深度、基体/涂层厚度比、热对流强度等参数对热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热应力强度因子的峰值既非发生在热载荷初始时刻,也非发生在热稳态时刻,而出现在时间历程的中间时刻;增大热对流强度不仅可提高热应力强度因子的峰值,而且使峰值提前出现;其他条件相同时,热应力强度因子随着边缘裂纹长度的增大而降低;增大涂层厚度或减小基体厚度可增强涂层抵抗瞬态热载荷的能力. 相似文献
993.
994.
995.
本文提出一种焦散测试系统,可以快速测取实际工程带裂纹板壳构件工作时的应力强度因子(K_Ⅰ,K_Ⅱ,K_Ⅲ).也可用于检测内部裂纹. 相似文献
996.
997.
998.
999.
1000.
复杂载荷三维裂纹分析双重边界元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提出可用于高温、高转速状态下的热动力机械三维含裂构件热弹性分析方法——双重边界元法.首先建立了考虑温度及离心载荷的双重边界积分方程组,并对边界积分方程组的选取及适用范围进行了讨论。然后提出角非快调元模型离散技术。接着提出超奇异积分方程分析去除奇异性方法及数值积分技术.数值算例表明计算结果与有关权函数解十分吻合,说明了用双重边界元法计算复杂载荷条件下三维应力强度因子的有效性.还讨论了有关热应力强度因子权函数解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