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47篇
  免费   4801篇
  国内免费   4024篇
化学   4011篇
晶体学   94篇
力学   4033篇
综合类   944篇
数学   10321篇
物理学   10569篇
  2024年   195篇
  2023年   634篇
  2022年   807篇
  2021年   757篇
  2020年   616篇
  2019年   783篇
  2018年   526篇
  2017年   800篇
  2016年   886篇
  2015年   994篇
  2014年   1663篇
  2013年   1201篇
  2012年   1393篇
  2011年   1548篇
  2010年   1509篇
  2009年   1542篇
  2008年   1610篇
  2007年   1306篇
  2006年   1264篇
  2005年   1175篇
  2004年   1219篇
  2003年   1094篇
  2002年   882篇
  2001年   813篇
  2000年   631篇
  1999年   569篇
  1998年   447篇
  1997年   472篇
  1996年   436篇
  1995年   464篇
  1994年   393篇
  1993年   280篇
  1992年   251篇
  1991年   229篇
  1990年   235篇
  1989年   203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利用原子电性作用矢量(Atomic electro-negativity interaction vector,AEIV)和原子杂化状态指数(Atomic hybridization state index,AHSI)对萜类化合物中的C原子进行结构表征并与其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建立了优良的定量构谱相关(QSSR)模型.其中29个单萜类化合物中的290个C原子建模的计算值经留一法(Leave-one-out,LOO)交互校验(Cross-validation,CV)预测值的复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00和0.9867,进一步使用倍半萜、二萜、三萜化合物分子中65个C原子的13C NMR化学位移值来检测该模型的稳定性,模型预测值和观测值间复相关系数(R)为0.9777,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2.
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气相色谱定量结构保留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表征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定量结构-色谱保留关系(QSRR)模型,同时采用逐步回归结合统计检测对模型进行变量筛选,建立了35个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在3种不同固定相(OV-101,DB-1701和DB-WX)上气相色谱保留指数(RI)与MEDV的定量相关模型.在3种固定相上的QSRR模型的建模计算值复相关系数(R)、留一法(leave-one-out)交互校验复相关系数(QCV)分别为0.998 0和0.995 1(OV-101);0.996 3和0.989 6(DB-1701);0.993 7和0.984 1(DB-WX),表明模型具有良好估计能力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3.
吸附O的Cu(110)c(2×1)表面原子结构和电子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方法计算了清洁Cu(110)表面和吸附O原子的Cu(110) c(2×1)表面的原子结构, 结构弛豫和电子结构, 得到了各种表面结构参数. 分别计算了O原子在Cu(110)表面三个可能吸附位置吸附后的能量, 并给出了能量最低的吸附位置上各层原子的弛豫特性和态密度. 结果表明O吸附后的Cu(110)表面有附加列(added-row)再构的特性, O原子吸附在最表层铜原子上方, 与衬底Cu原子的垂直距离为0.016 nm, 以氧分子为能量基准的吸附能为-1.94 eV; 同时由于Cu 3d- O 2p态的杂化作用使得低于费米能级5.5~6.0 eV的范围内出现了局域的表面态. 计算得到清洁的和氧吸附的Cu(110)表面的功函数分别为4.51 eV和4.68 eV. 电子态密度的结果表明:在Cu(110) c(2×1) 表面O吸附的结构下, 吸附O原子和金属衬底之间的结合主要是由于最表层Cu原子3d态和O原子2p态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94.
金纳米粒子共振散射与共振吸收的关系;金纳米粒子;共振散射;共振吸收  相似文献   
995.
用计量置换吸附模型研究液-固色谱中的溶质保留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正华  耿信笃 《化学学报》1990,48(3):237-241
本文以表面物理化学吸附模式为基础, 推导出液-固色谱中溶质计量置换保留模型. 与其他模型进行比较的结果证明本模型为最佳. 提出用参数j作为区别反相色谱和液-固色谱的判据.  相似文献   
996.
利用观测资料反演非线性动力模型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实际观测资料反演非线性动力模型的方法,并用Lorenz系统进行了检验.计算结果表明Lorenz系统可以用观测资料很精确地反演出来.用这种方法建立非线性动力模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7.
张素清 《有机化学》1994,14(2):149-152
本文提出了电子亲合力与诱导效应之间的定量关系。通过计算说明了电子亲合力与诱导效应的定量相关比电负性与诱导效应的定量相关好得多;并应用其定量关系式预测尚未实测到的取代基的电子亲合力值;根据计算结果, 可从不同实验方法测得的电子亲合力值中选择正确的实验值。该定量关系式能更加准确和定量地表征出诱导效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磺酰脲类除草剂的三维药效团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磺酰脲类除草剂是七十年代末期[1,2]开发的一类超高效除草剂,杀草谱广,用量极低.它通过抑制植物体内乙酰乳酸合成酶(ALS,acetolactatesynthase)的活性[3],破坏支链氨基酸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合成,造成杂草的死亡.本文从三维角度出发,利用先进的三维分子设计软件APEX(ActivityPredictionExpertSystem)-3D[4],建立破酸豚类除草剂药效团模型(biophoremodel),辅助设计、筛选活性化合物;再由药效团构造出模拟ALS酶活性位点(activesites)的空间结构,以该模拟结构为基点,以期设计出全新结构的ALS酶抑制剂的…  相似文献   
999.
关于氢在活性炭上高压吸附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利用研制的大容量超级低温恒温槽,以20K为步长,首次在298K至77K,0到7MPa的大范围内系统地研究了氢在活性炭上的吸附特性。采用容积法测定了氢在AX-21活性炭上的一组吸/脱附等温线。通过将该组数据拟合到描述I-型等温线的诸理论模型,发现Dubinin-Astakhov方程在整个实验范围内与实验数据较好地吻合。由非线性回归定出的参数值,使该方程可以±4%的误差预测吸附量。根据该模型作出了三维吸附面,并解析地计算出等量吸附热。除低压部分外,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合良好。最后讨论了D-A方程在超临界领域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00.
聚合物的热压力系数及内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国杰  虞大红 《化学学报》1996,54(2):113-118
本文将我们在前文中提出的修正van der Waals模型, 推广到了液态聚合物中, 从而建立了一个能在宽阔温度范围内准确计算聚合物热压力系数的关系式。式中ν和M分别为聚合物的比体积和链节的摩尔质量, A为聚合物的特性常数。对于本文考察的五种聚合物, 发现它们的链节大小均为聚合物的三个结构单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