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9篇
化学   86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物理学   6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通过分子动力学研究了季戊四醇晶体在温度高达500K范围内的结构和振动性质。考察了季戊四醇晶体的晶格参数和分子构型等随温度变化情况,相对晶格常数a来说,晶格常数c容易被压缩。发现C-C,C-H和 C-O键随温度的变化较大,这意味着在分解过程中这些键可能较敏感,即最先断裂可能性较大。研究了季戊四醇晶体在不同温度下的振动,在常压下,我们所计算的振动频率高于实验结果,另外,我们还讨论了由温度引起的频率漂移。  相似文献   
52.
陈应春   《合成化学》1999,7(2):175-178
以六溴甲基苯为核心,季戊四醇三烯丙基醚为支化单元,采用收敛法合成了六方向,具有18个末端烯丙基的多烯烃体系。  相似文献   
53.
郭荣  傅清红  张晓红 《化学学报》2000,58(10):1196-1201
将十六烷增溶于油酸钠(NaOL)/水体系层状液晶的油层,共聚单体三丙烯酸季戊四醇酯(PETA)增溶于油酸钠/水体系层状液晶的两亲双层。72℃下,以增容于油层中的十六烷作为阻隔。在层状液晶同一两新双层内的两新分子油酸钠与共聚单体PETA之间进行共聚,得到了具有层状结构、并具有较好表面活性的共聚物。  相似文献   
54.
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作交联剂,苯乙烯作共聚单体,偶氮二异丁腈作引发剂,在乙醇或其与水的混合溶剂中沉淀聚合制备了交联聚合物微球.研究了反应时间、交联剂用量以及溶剂中水含量对聚合过程及微球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ETA用量在单体质量的5%-35%之间且反应时间不低于6h时可制得单分散聚合物微球.当PETA用量低于20%时,所得微球的粒径随PETA用量的增加逐渐减小,粒径分布逐渐变窄;此后继续提高PETA用量,微球粒径又逐渐增大,粒径分布逐渐变宽.向反应介质中加入水,可明显提高微球产率及单体转化率,但其体积分数达30%时,所得微球分散性变宽.在此基础上对微球的形成机理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5.
以PCl3和季戊四醇为原料合成了中间体3,9$C二氯-2,4,8,10$C四氧代-3,9-二磷杂螺[5.5]十一烷,产率达99.6%.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最佳反应条件为:PCl3和季戊四醇摩尔比为2.5∶1,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1.5h.  相似文献   
56.
通过极限氧指数(LOI)、线性燃烧速率(LBR)、热重分析和锥形量热分析等技术手段研究膨胀型阻燃剂(IFRs)中三聚氰胺聚磷酸盐(MPP)和季戊四醇(PER)的质量比、组成为m(MgO):m(可膨胀石墨,EG):m(SiO2)=1:5:5的协效剂组(MgO/EG/SiO2)和硅烷偶联剂(KH550)对聚丙烯基木塑复合材料(WPC)阻燃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当IFRs中m(MPP):m(PER)=23:2(IFRs-M1)、质量分数为25%时的阻燃性能最佳,膨胀阻燃复合材料WPC/IFRs-M1的LOI和LBR分别为27.1%和3.89 mm/min,较未添加的WPC分别提高48.1%和下降89.79%,燃烧时的热释放速率、总热释放量、总烟释放量和CO2释放量分别降低了76.2%、50.1%、6.9%和65.4%,600 ℃时的残炭率提高了498.3%。 协效剂组和KH550表面处理均可进一步改善WPC/IFRs-M1的阻燃性能,均对IFRs-M1具有良好的阻燃增效作用。 相比于WPC/IFRs-M1,同时用这两种阻燃增效手段的WPC/IFRs-M1/MgO/EG/SiO2/KH550,其LOI提高了3.7%,LBR降低了20.3%;材料的热稳定性明显提高,热失重降低;燃烧时的热释放速率、总热释放量、总烟释放量和CO2释放量分别降低了36.5%、37.6%、57.5%和33.33%,600 ℃时的残炭率提高了84.02%,显示出二者更好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57.
合成了(4-氟-3-三氟甲基苯氧基)环三磷嗪,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仪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热重法分析了其热稳定性,在SRV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评价了其作为季戊四醇酯添加剂对钢/钢体系的润滑作用,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同另一种芳氧基磷嗪化合物X-1P相比,(4-氟-3-三氟甲基苯氧基)环三磷嗪作为高温润滑油添加剂表现出更好的摩擦学性能.就磷嗪衍生物添加剂而言,氟代芳氧基中的氟含量对摩擦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在摩擦过程中,(4-氟-3-三氟甲基苯氧基)环三磷嗪与摩擦副表面发生了复杂的摩擦化学作用,在摩擦副表面形成了含Fe3(PO4)2及FeF2等物质的边界润滑膜,从而表现出减摩、抗磨和承载作用.  相似文献   
58.
建立了抑制电导检测离子色谱法测定工业原料双季戊四醇中总磷含量的方法.采用优化后的色谱条件对样品进行测试,该方法检测重现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便,适用于大气、水体、土壤中等总磷含量的测定.H2PO4-离子的浓度在0.01~0.5 mg/L之间与色谱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9.方法的检出限为3.280μg/L,样品加标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n=6),两水平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8.2%,91.8%.  相似文献   
59.
季戊四醇和丙烯酸为原料直接酯化合成了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考察了原料配比、溶剂用量、催化剂、阻聚剂、温度、脱色剂、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得到较佳反应条件.季戊四醇/丙烯酸/甲苯=1:3.6:1.86(物质的量之比),催化剂选用对甲苯磺酸,季戊四醇质量的4%,采用复合阻聚剂,加入量为丙烯酸质量的3.5%,反应时间6 h,脱色剂TSJ-1用量为季戊四醇用量的3%,产率较高,可达77.1%,副反应少,产品色度较浅可达20号色,生产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60.
以双季戊四醇和丙烯酸为原料直接酯化合成了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考察了原料配比、溶剂用量、催化剂、阻聚剂用量、温度、脱色剂、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反应条件,当双季戊四醇∶丙烯酸∶甲苯=1∶7.2∶3.77(物质的量之比),催化剂选用对甲苯磺酸,加入量为双季戊四醇质量的4%,采用复合阻聚剂,加入量为丙烯酸质量的4%,反应时间8 h,脱色剂TSJ-1用量为双季戊四醇用量的3%,产率较高可达75.0%,副反应少,产品色度较浅可达30号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